一种中压电源车的进排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09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压电源车的进排风结构,包括底盘、车厢、发电机组、中压柜和电缆绞盘,底盘上设有车厢,车厢内靠前部设有发电机组、后部设有中压柜和电缆绞盘,车厢后背板上部设有后进风百叶窗,内设有轴流风机,车厢侧板靠后上部位置设有侧进风百叶窗,车厢前部设有一排风室,排风室上方设有一顶排风百叶窗,排风室与车厢之间设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后进风百叶窗内增设轴流风机,同时将侧进风百叶窗后移,增设前排风室,并设置顶排风百叶窗,大大降低了排放的热气和噪声对驾驶室的影响。同时通过增设车厢骨架,加强进风百叶窗机排风百叶窗的安装强度,提高耐用性,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压电源车的进排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应急电源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压电源车的进排风结构。
技术介绍
中压电源车是在电力设备维修时替代电网提供应急电源的设备,随着人们对用电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24小时不间断的用电设备也被广泛使用,因此中压电源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传统低压电源车不同的是,中压电源车需要配备中压配电柜,以及不间断并机并网时所用的电缆,为操作方便,中压配电柜及电缆一般都放置在车厢后部,而发电机组就靠近驾驶室设置。为保证发电机组的工作稳定,中压电源车上都设有进排风系统,一般车厢后部和侧面进风,前部排风,如图1所示,这种进排风结构将排风口设置在驾驶室后,受驾驶室阻挡会导致前部噪声增加,且发电机组运行排出的热风直接排向驾驶室,影响驾驶室内的工作人员,同时侧进风百叶窗与发电机组距离较近,雨天使用时,车厢内部由于发电机进气的需求产生负压,水汽会从侧进风百叶窗处吸进车厢内部,降低发动机组的使用寿命。经长期使用发现,现有进排风结构,百叶窗安装不够牢固,车辆长时间行驶,容易脱落,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压电源车的进排风结构,避免驾驶室噪声过大,温度过高,又可避免水汽进入车厢内部,同时增加百叶窗的安装牢固性。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压电源车的进排风结构,包括底盘、车厢、发电机组、中压柜和电缆绞盘,底盘上设有车厢,车厢内靠前部设有发电机组、后部设有中压柜和电缆绞盘,所述车厢后背板上部设有后进风百叶窗,所述后进风百叶窗内设有轴流风机,所述车厢侧板靠后上部位置设有侧进风百叶窗,所述车厢前部设有一排风室,所述排风室上方设有一顶排风百叶窗,所述排风室与车厢之间设有出风口。优选的,所述轴流风机朝向车厢内部固定在车厢原骨架上,所述后进风百叶窗向车厢后部外凸起安装,所述车厢后部设有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为多折弯板,所述后进风百叶窗用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横杆和下横杆上。优选的,所述下横杆上焊接有一加强筋。优选的,所述侧进风百叶窗朝向车厢内部凸起安装,所述车厢上设有竖杆,所述侧进风百叶窗用螺栓固定在竖杆上。优选的,所述侧进风百叶窗两竖框内侧焊接有折弯板。优选的,所述顶排风百叶窗朝向车厢内下方凸起安装,所述车厢的顶部焊接有横向骨架,与所述顶排风百叶窗锁紧。本技术在后进风百叶窗内增设轴流风机,同时将侧进风百叶窗后移,增设前排风室,并设置顶排风百叶窗,大大降低了排放的热气和噪声对驾驶室的影响。同时通过增设车厢骨架,加强进风百叶窗机排风百叶窗的安装强度,提高耐用性,降低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中压电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进排风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俯视示意图。图4是后部进风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后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侧进风百叶窗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顶排风百叶窗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底盘、2车厢、3发电机组、4中压柜、5电缆绞盘、6后进风百叶窗、7侧进风百叶窗、8排风百叶窗、21隔断、22上横杆、23下横杆、24加强筋、25竖杆、26横向骨架、61轴流风机、71折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1是现有电源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底盘1、车厢2、发电机组3、中压柜4和电缆绞盘5。底盘1上设有车厢2,车厢2内靠前部设有发电机组3、后部设有中压柜4和电缆绞盘5。车厢2后背板上部设有后进风百叶窗6,发电机组3两侧的车厢侧板上部设有侧进风百叶窗7,车厢2前挡板上设有排风百叶窗8。图2~7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在后进风百叶窗6内增加一组轴流风机61(本实施例根据车厢宽度设置三个轴流风机),向内部吸风,增加进风量,同时减少侧进风百叶窗7的面积(缩短侧进风百叶窗7的高度),并将侧进风百叶窗7后移,远离发电机组3,至靠车厢2后部,在车厢后部形成一进气区,可减少水汽进入,延长发电机组3的使用寿命。排风百叶窗8的安装位置由前挡板改至车厢顶部靠前端位置,并在排风百叶窗8与发动机组3之间设置一隔断21,隔断21上设有出风口(图中未示出),即排风百叶窗8下方形成一独立排气室81,热风及噪声都从顶部排出,雨水也因隔断21的存在,不会进入车厢2内。后进风百叶窗6、侧进风百叶窗7和排风百叶窗8的框架截面形状均为形,为保证安装的牢固性,在车厢2的骨架上增设便于百叶窗安装的车厢骨架,如图4、图6和图7所示。为方便轴流风机61的安装,轴流风机61朝向车厢2内部,直接用螺栓固定在车厢原骨架(图中未示出)上,后进风百叶窗6向车厢后部外凸起安装,在车厢2后部、后进风百叶窗6上边框安装的位置增设上横杆22,后进风百叶窗6的下边框安装处增设下横杆23,上横杆22和下横杆23焊接在车厢原骨架上,为多折弯板,形状如图4所示,后进风百叶窗6用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横杆22和下横杆23上。为保证强度,下横杆23处还焊接有一加强筋24。侧进风百叶窗7朝向车厢2内部凸起安装,安装位置两侧的车厢原骨架上增设有竖杆25,侧进风百叶窗7用螺栓固定在竖杆25上,为保证强度,在侧进风百叶窗7两竖框内侧焊接有折弯板71。顶排风百叶窗8直接朝向车厢内下方凸起安装,车厢顶部对应焊接加设横向骨架26,与顶排风百叶窗8锁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压电源车的进排风结构,包括底盘、车厢、发电机组、中压柜和电缆绞盘,底盘上设有车厢,车厢内靠前部设有发电机组、后部设有中压柜和电缆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背板上部设有后进风百叶窗,所述后进风百叶窗内设有轴流风机,所述车厢侧板靠后上部位置设有侧进风百叶窗,所述车厢前部设有一排风室,所述排风室上方设有一顶排风百叶窗,所述排风室与车厢之间设有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电源车的进排风结构,包括底盘、车厢、发电机组、中压柜和电缆绞盘,底盘上设有车厢,车厢内靠前部设有发电机组、后部设有中压柜和电缆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背板上部设有后进风百叶窗,所述后进风百叶窗内设有轴流风机,所述车厢侧板靠后上部位置设有侧进风百叶窗,所述车厢前部设有一排风室,所述排风室上方设有一顶排风百叶窗,所述排风室与车厢之间设有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电源车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朝向车厢内部固定在车厢原骨架上,所述后进风百叶窗向车厢后部外凸起安装,所述车厢后部设有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为多折弯板,所述后进风百叶窗用螺栓固定安装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桂林黄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