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07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由电机、左桥壳、右桥壳、一套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2个半轴、半轴套管、轮毂、整体式制动器构成;其中,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包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二级行星减速机构和差速器;所述左桥壳设有圆柱形内腔,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设置在左桥壳圆腔中,左桥壳与右桥壳通过双头螺柱与电机连接,两侧的半轴套管通过圆柱销固定在左、右桥壳上;左、右两个半轴分别布置在左、右桥壳中,其中右半轴穿过电机空心转子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具有结构紧凑,可以实现较大传动比,采用套管式轴头,传递扭矩大质量小、成本低且易于加工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卡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对整车的需求也逐步提升。现有的同轴式电驱桥方案,包括两级圆柱齿轮方案和轮边行星排减速方案等,其轴向尺寸过大,不利于整车布置,同时还面临质量增加的问题。为满足扭矩需求,所需的传动比也较大。为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圆柱齿轮方案需要精度更高的齿轮,成本变高,质量大且工艺复杂;同时,NVH方面也具有较高的风险。而对轮边减速方案来说,虽可以实现较大传动比,但轮边的空间小,不易布置减速机构,且至少需要三套行星减速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由电机1、左桥壳5、右桥壳6、一套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2个半轴7、半轴套管8、轮毂9以及整体式制动器10构成;其中,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包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2、二级行星减速机构3和差速器4;所述左桥壳5设有圆柱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左桥壳(5)、右桥壳(6)、一套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2个半轴(7)、半轴套管(8)以及轮毂(9)构成;其中,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包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2)、二级行星减速机构(3)和差速器(4);/n所述左桥壳(5)设有圆柱形内腔,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设置在左桥壳(5)圆腔中,左桥壳(5)与右桥壳(6)通过双头螺柱与电机(1)连接,两侧的半轴套管(8)通过圆柱销固定在左、右桥壳上;左、右2个半轴(7)分别布置在左、右桥壳中,其中右半轴穿过电机空心转子轴;/n其中,所述一级行星减速机构(2)包括一级行星齿轮支架(2.4)和一级齿圈(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左桥壳(5)、右桥壳(6)、一套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2个半轴(7)、半轴套管(8)以及轮毂(9)构成;其中,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包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2)、二级行星减速机构(3)和差速器(4);
所述左桥壳(5)设有圆柱形内腔,两级行星排减速机构设置在左桥壳(5)圆腔中,左桥壳(5)与右桥壳(6)通过双头螺柱与电机(1)连接,两侧的半轴套管(8)通过圆柱销固定在左、右桥壳上;左、右2个半轴(7)分别布置在左、右桥壳中,其中右半轴穿过电机空心转子轴;
其中,所述一级行星减速机构(2)包括一级行星齿轮支架(2.4)和一级齿圈(2.5),所述一级齿圈(2.5)通过圆柱销与桥壳(5)进行定位,并用卡环及垫片对齿圈和圆柱销进行轴向定位;
所述二级行星减速机构(3)包括二级太阳轮(3.1)、二级行星齿轮支架(3.4)和二级行星齿轮支架端盖(3.5),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支架(2.4)左侧通过花键与二级太阳轮(3.1)配合,并使用圆柱滚子轴承与二级行星齿轮支架端盖(3.5)支撑,右侧通过球轴承与电机左侧端盖支撑;
所述差速器(4)包括差速器左壳(4.1)和两个半轴齿轮(4.2),差速器左壳(4.1)与二级行星齿轮支架(3.4)通过螺栓连接,差速器左壳(4.1)左侧通过球轴承支撑在左桥壳(5)中,左、右半轴一侧分别与差速器左、右半轴齿轮(4.2)啮合,另一侧则通过螺栓与轮毂(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行星减速机构(2)还包括一级太阳轮(2.1)、3个一级行星齿轮(2.2)和一级行星齿轮轴(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太阳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许可李庆臣姜雷王林国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