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70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包括步骤:爬模爬升后顶标高位于系梁底标高减系梁下倒角高度,浇筑本节段墩身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爬模顶部悬挂梁,分别安装系梁下倒角段模板、系梁中段模板、系梁上倒角段模板,再浇筑混凝土,再依次拆除系梁上倒角段、系梁中段、位于系梁下爬模操作平台和横桥向连接梁、横桥向侧的墩柱模板、系梁下倒角段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高墩系梁施工时需全部拆除原有墩身模板,造成反复安拆的问题;墩身、系梁两个施工体系达到融合效果,系梁施工整体过程中无需任何支架,同时利用墩身施工中的模板一体平台,及保证了功效,又大大提高了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当桥墩达到一定高度时,需在墩间设置系梁连接,保证桥墩的整体稳定性。现阶段高墩系梁施工基本采用托架法和落地支架法。托架法:在墩身预留孔洞穿设钢棒,在钢棒上搭设型钢平台施工系梁。需在墩身内提前预埋构件成孔,预埋位置精度要求高,钢平台的搭设优劣受施工人员素质左右。落地支架法:支架搭设、拆除时间长;当墩高过高时,造成支架高宽比太大,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且使用支架材料数量大,施工周期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爬模爬升后顶标高位于系梁底标高减系梁下倒角高度,浇筑本节段墩身混凝土;S2、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爬模顶部悬挂梁,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爬模爬升后顶标高位于系梁底标高减系梁下倒角高度,浇筑本节段墩身混凝土;/nS2、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爬模顶部悬挂梁,分别安装系梁下倒角段模板、系梁中段模板、系梁上倒角段模板,浇筑系梁下倒角段、系梁中段、系梁上倒角段混凝土;/nS3、依次拆除系梁上倒角段、系梁中段、位于系梁下爬模操作平台和横桥向连接梁、横桥向侧的墩柱模板、系梁下倒角段模板;/nS4、爬模依次爬升,到达系梁上倒角段顶,重新安装拆除的操作平台和模板,进入正常施工爬升阶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爬模爬升后顶标高位于系梁底标高减系梁下倒角高度,浇筑本节段墩身混凝土;
S2、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爬模顶部悬挂梁,分别安装系梁下倒角段模板、系梁中段模板、系梁上倒角段模板,浇筑系梁下倒角段、系梁中段、系梁上倒角段混凝土;
S3、依次拆除系梁上倒角段、系梁中段、位于系梁下爬模操作平台和横桥向连接梁、横桥向侧的墩柱模板、系梁下倒角段模板;
S4、爬模依次爬升,到达系梁上倒角段顶,重新安装拆除的操作平台和模板,进入正常施工爬升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A1、爬模爬升后顶标高位于系梁底标高减系梁下倒角高度;
A2、在爬模里程方向竖向安装多层对拉杆,顺桥向预埋爬模爬锥,浇筑本节段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肢薄壁高墩系梁无支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如罗宁谭俊宋德佩李云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