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拼装的桥梁设施,包括顶底板模块、斜腹杆模块、直腹杆模块、横梁模块,所述顶底板模块包括波折钢板、横杆、横联板、第一螺栓孔/泄水孔、第一连接板、第一销孔,所述横联板等间距固定在波折钢板的中部位置,所述横杆分别对称且间距设置在波折钢板下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螺栓孔/泄水孔贯穿开设在波折钢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波折钢板的两端且位于横杆的下侧。本方案的桥梁设施可实现模块化拼装,可以拼接为多种跨径、不同梁高、不同形式的桥梁设施,能够满足常规临时跨越的需求;拼装快捷方便,仅使用少量螺栓和剪力销,即可完成全桥架设;构件种类较少,重复利用率高;稳定性强,降低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拼装的桥梁设施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拼装的桥梁设施。
技术介绍
常规桥梁结构可按材料分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组合结构几种,一般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于此同时,在考虑临时性或应急跨越时,它们也拥有一些缺点: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期长;预制混凝土结构需要提前按需完成预制,且结构较重,一般需要合适的道路运输和起重设备要求,重复利用较困难;钢结构多用于大跨度桥梁和临时性施工措施和可重复利用的小型结构;组合梁兼具钢和混凝土结构优势,但也拥有较长的施工周期,且难以回收再利用。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模块化拼装的桥梁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化拼装的桥梁设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拼装的桥梁设施,包括顶底板模块、斜腹杆模块、直腹杆模块、横梁模块,所述顶底板模块包括波折钢板、横杆、横联板、第一螺栓孔/泄水孔、第一连接板、第一销孔,所述横联板等间距固定在波折钢板的中部位置,所述横杆分别对称且间距设置在波折钢板下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螺栓孔/泄水孔贯穿开设在波折钢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波折钢板的两端且位于横杆的下侧,所述第一销孔贯穿开设在横杆远离波折钢板的一端;所述斜腹杆模块包括第一翼板、第一腹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腹板倾斜45°,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在第一腹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翼板对称固定在第一腹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螺栓孔贯穿开设在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直腹杆模块包括第二翼板、第二腹板、第三连接板和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二腹板为垂直的板状,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固定在第二腹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翼板对称固定在第二腹板的两侧,所述第三螺栓孔贯穿开设在第三连接板上;所述横梁模块包括横梁板、耳板和第二销孔,所述横梁板的两端均对称固定有两个耳板,所述第二销孔贯穿开设在耳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顶底板模块与顶底板模块之间通过端部的第一连接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底板模块中的波折钢板包括五个折段。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桥梁设施结构体系明确,各构件利用率高,整体用钢量少,可达每平米200kg左右,造价低。2)具有模块化优势,可以拼接为多种跨径、不同梁高、不同形式的桥梁设施,能够满足常规临时跨越的需求。3)拼装快捷方便,仅使用少量螺栓和剪力销,即可完成全桥架设。4)构件种类较少,重复利用率高,使用完成后可拆卸重复利用。5)各构件体积小重量轻。最大构件顶底板每延米重量可控制在100kg以内,方便使用小型起重设备或人力架设;构件尺寸小,一般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方便山区、发生自然灾害地区等道路不通畅地区使用。6)顶底板一方面充当桥梁纵向主受力弦杆,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桥面结构的一部分。7)顶底板采用波折钢板,既可以给腹杆拼接螺栓预留位置,使之不影响桥面通行,又可以增加主弦杆的抗弯刚度,增加通行舒适性,同时防止钢板局部失稳,并减少钢板梁因剪力滞效应产生的浪费。8)与一般桁架拼装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单片桁架宽度较大,有较好的单片梁稳定性,降低施工风险。9)横梁采用紧密排布的竖板,同时满足桥面通行和横向受力要求。在弯矩较小位置与顶底板采用双剪力销的方式连接,方便施工,并能保证桥梁设施整体横向连接和稳定性,形成框架结构。销耳尺寸长,构造紧密,即保证了横梁的横向稳定,又限制了整体桥梁设施的纵向变形。综上所述,本方案的桥梁设施可实现模块化拼装,可以拼接为多种跨径、不同梁高、不同形式的桥梁设施,能够满足常规临时跨越的需求;拼装快捷方便,仅使用少量螺栓和剪力销,即可完成全桥架设;构件种类较少,重复利用率高;稳定性强,降低施工风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顶底板模块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顶底板模块的立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顶底板模块的标准断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顶底板模块的连接断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斜腹杆模块的立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斜腹杆模块的侧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直腹杆模块的立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直腹杆模块的侧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横梁模块的平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横梁模块的侧面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拼装模式一双片梁模式的平面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拼装模式二多片梁模式的平面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拼装模式三单层小跨径直腹杆刚构模式的立面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拼装模式四单层小跨径斜腹杆刚构模式的立面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拼装模式五双层小跨径简支模式的立面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拼装模式六多层大跨径简支模式的立面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中拼装模式七双层小跨径连续模式的立面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中拼装模式八多层大跨径连续模式的立面图。图中:1顶底板模块、101波折钢板、102横杆、103横联板、104第一螺栓孔/泄水孔、105第一连接板、106第一销孔、2斜腹杆模块、201第一翼板、202第一腹板、203第二连接板、204第二螺栓孔、3直腹杆模块、301第二翼板、302第二腹板、303第三连接板、304第三螺栓孔、4横梁模块、401横梁板、402耳板、403第二销孔、5第四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10,一种模块化拼装的桥梁设施,包括顶底板模块1、斜腹杆模块2、直腹杆模块3、横梁模块4,顶底板模块1包括波折钢板101、横杆102、横联板103、第一螺栓孔/泄水孔104、第一连接板105、第一销孔106,横联板103等间距固定在波折钢板101的中部位置,横杆102分别对称且间距设置在波折钢板101下部的两侧,第一螺栓孔/泄水孔104贯穿开设在波折钢板101的中部,第一连接板105固定在波折钢板101的两端且位于横杆102的下侧,第一销孔106贯穿开设在横杆102远离波折钢板101的一端;斜腹杆模块2包括第一翼板201、第一腹板202、第二连接板203和第二螺栓孔204,第一腹板202倾斜45°,第二连接板203分别固定在第一腹板202的上下两端,第一翼板201对称固定在第一腹板202的两侧,第二螺栓孔204贯穿开设在第二连接板203上;直腹杆模块3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拼装的桥梁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底板模块(1)、斜腹杆模块(2)、直腹杆模块(3)、横梁模块(4),所述顶底板模块(1)包括波折钢板(101)、横杆(102)、横联板(103)、第一螺栓孔/泄水孔(104)、第一连接板(105)、第一销孔(106),所述横联板(103)等间距固定在波折钢板(101)的中部位置,所述横杆(102)分别对称且间距设置在波折钢板(101)下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螺栓孔/泄水孔(104)贯穿开设在波折钢板(101)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板(105)固定在波折钢板(101)的两端且位于横杆(102)的下侧,所述第一销孔(106)贯穿开设在横杆(102)远离波折钢板(101)的一端;/n所述斜腹杆模块(2)包括第一翼板(201)、第一腹板(202)、第二连接板(203)和第二螺栓孔(204),所述第一腹板(202)倾斜45°,所述第二连接板(203)分别固定在第一腹板(202)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翼板(201)对称固定在第一腹板(202)的两侧,所述第二螺栓孔(204)贯穿开设在第二连接板(203)上;/n所述直腹杆模块(3)包括第二翼板(301)、第二腹板(302)、第三连接板(303)和第三螺栓孔(304),所述第二腹板(302)为垂直的板状,所述第三连接板(303)分别固定在第二腹板(302)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翼板(301)对称固定在第二腹板(302)的两侧,所述第三螺栓孔(304)贯穿开设在第三连接板(303)上;/n所述横梁模块(4)包括横梁板(401)、耳板(402)和第二销孔(403),所述横梁板(401)的两端均对称固定有两个耳板(402),所述第二销孔(403)贯穿开设在耳板(40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拼装的桥梁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底板模块(1)、斜腹杆模块(2)、直腹杆模块(3)、横梁模块(4),所述顶底板模块(1)包括波折钢板(101)、横杆(102)、横联板(103)、第一螺栓孔/泄水孔(104)、第一连接板(105)、第一销孔(106),所述横联板(103)等间距固定在波折钢板(101)的中部位置,所述横杆(102)分别对称且间距设置在波折钢板(101)下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螺栓孔/泄水孔(104)贯穿开设在波折钢板(101)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板(105)固定在波折钢板(101)的两端且位于横杆(102)的下侧,所述第一销孔(106)贯穿开设在横杆(102)远离波折钢板(101)的一端;
所述斜腹杆模块(2)包括第一翼板(201)、第一腹板(202)、第二连接板(203)和第二螺栓孔(204),所述第一腹板(202)倾斜45°,所述第二连接板(203)分别固定在第一腹板(202)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翼板(201)对称固定在第一腹板(202)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礼,
申请(专利权)人:董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