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包括安装板、安装孔、压紧机构和固定机构,安装板的顶部开凿有两个安装孔,安装板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紧机构,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固定板,安装板顶部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磁环固定块与U型手指,能够很好的对磁环进行放置,同时通过两个U型手指之间的缝隙,能够更好的对铜线进行限位,防止铜线在分线绞线的过程中发生左右飘走的情况,此外通过设置压紧机构,便于更好的对放置之后的磁环进行固定,从而保证铜线在进行分线绞线时不会出现上下跳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座,特别涉及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属于分线绞线
技术介绍
现有生活中,在对磁环进行分线绞线时,使用的力度较大,从而容易导致磁环和铜线发生上下左右跳动和飘移,使得分线与绞线操作不精准不合格,那么就需要有一个稳固的磁环固定位将磁环固定住,使磁环不会左右上下跳动,同时还能保证铜线能够精准的出线,而不会左右上下飘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包括安装板、安装孔、压紧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凿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紧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凿有通槽,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L”型结构的磁环压块,所述磁环压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气缸,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贯穿通槽与连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方形结构的磁环固定块,所述磁环固定块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U型手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设置为“L”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垫板的顶部且位于连接块的外侧通过螺钉连接有“U”字形结构的限位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与垫板的一侧均与安装板的外侧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U型手指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磁环固定块与U型手指,能够很好的对磁环进行放置,同时通过两个U型手指之间的缝隙,能够更好的对铜线进行限位,防止铜线在分线绞线的过程中发生左右飘走的情况,此外通过设置压紧机构,便于更好的对放置之后的磁环进行固定,从而保证铜线在进行分线绞线时不会出现上下跳动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压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安装孔;3、压紧机构;31、固定板;32、通槽;33、磁环压块;34、连接杆;4、固定机构;41、气缸;42、连接板;43、垫板;44、连接块;45、限位板;46、传动杆;47、磁环固定块;48、U型手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包括安装板1、安装孔2、压紧机构3和固定机构4,安装板1的顶部开凿有两个安装孔2,便于更好的对设备整体进行安装与固定;安装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紧机构3,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4。进一步的,压紧机构3包括固定板31,安装板1顶部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31,固定板31的中部开凿有通槽32,固定板3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L”型结构的磁环压块33,磁环压块3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4,通过连接杆34可以推动“L”型结构的磁环压块33进行转动,从而便于更好的对放置好的磁环进行压紧固定。进一步的,固定机构4包括气缸41,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41,气缸4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2,连接板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板43,垫板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4,连接块44靠近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6,传动杆46远离连接块44的一端贯穿通槽32与连接杆34的底部转动连接,连接块44的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方形结构的磁环固定块47,磁环固定块47远离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U型手指48,通过气缸41带动连接块44向上移动,同时带动传动杆46进行移动,通过传动杆46与连接杆34、磁环压块33之间的配合,便于更好的进行动力传递。进一步的,安装板1设置为“L”型结构,通过设置“L”型结构的安装板1,便于更好的对压紧机构3与固定机构4进行安装。进一步的,垫板43的顶部且位于连接块44的外侧通过螺钉连接有“U”字形结构的限位板45,便于更好的对连接块44的移动进行限位。进一步的,连接板42与垫板43的一侧均与安装板1的外侧滑动连接,便于更好的增加连接板42与垫板43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两个U型手指48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磁环的铜线从间隙中穿过,便于更好的对铜线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左右飘走。具体的,磁环固定块47设计为方形结构,磁环即放置在该方形顶部上,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U型手指48,两个U型手指48中间有一铜线出线缝口,磁环的铜线从该缝口统一出来,由两个U型手指48夹挡住铜线,以保证铜线不会左右飘走,在磁环固定块47的后方,有一可升降的磁环压块33,该磁环压块33通过气缸41控制上下,通过磁环压块33的上下以达到对磁环的进一步的固定,上道工序的送料夹将磁环送至磁环固定块47时,气缸41带动连接块44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杆46移动,传动杆46带动连接杆34转动,连接杆34控制磁环压块33上扬成打开状,当磁环已放置在磁环固定块47的顶部时,气缸41控制磁环压块33下压成合闭状,此时两个U型手指48与磁环压块33共同牢固的固定住磁环,使磁环不会在分线绞线时上下和左右跳动,使分线绞线更精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包括安装板(1)、安装孔(2)、压紧机构(3)和固定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开凿有两个安装孔(2),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紧机构(3),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包括安装板(1)、安装孔(2)、压紧机构(3)和固定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开凿有两个安装孔(2),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紧机构(3),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中部开凿有通槽(32),所述固定板(3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L”型结构的磁环压块(33),所述磁环压块(3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环分线绞线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气缸(41),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41),所述气缸(4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2),所述连接板(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板(43),所述垫板(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巨亮,严有朋,王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展晖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