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包括底板、旋转气动夹持装置、若干个圆棒托块、直线移动机构及可伸缩磨削组件,所述旋转气动夹持装置设于底板左侧,所述圆棒托块设于旋转气动夹持装置前侧,所述直线移动机构设于底板右侧,所述可伸缩磨削组件设于直线移动机构上,所述圆棒托块顶部设有弧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气动夹持装置夹持硬质合金圆棒,用户可稳定夹持多种直径大小的圆棒,夹持稳定不易甩脱;利用圆棒托块的弧形凹槽承托圆棒,降低圆棒在旋转磨削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幅度,防止圆棒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被打断;可伸缩磨削组件与直线移动机构相互配合,可方便用户对整段圆棒进行磨削加工,圆棒表面磨削均匀,加工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
本技术涉及磨削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硬质合金棒材是由高硬度的WC颗粒和相对韧性较好的结合剂组成的复合材料,因而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硬度、耐磨性、延展性等。硬质合金棒材的结构特点是直径小、长度长,长度尺寸公差范围较小且垂直度要求较高。因此,硬质合金圆棒的磨削一般采用车床进行车削,车床设备较为昂贵,而且在加工较为细长的工件时,由于圆棒中间部分悬空过多,在加工时会呈现工件震动的情况,有可能会造成工件被打断的情况出现;另外,采用手动对圆棒进行打磨的话,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圆棒表面凹凸不平,加工精度低,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夹持稳定、加工方便,剥削精度高的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包括底板、旋转气动夹持装置、若干个圆棒托块、直线移动机构及可伸缩磨削组件,所述旋转气动夹持装置设于底板左侧,所述圆棒托块设于旋转气动夹持装置前侧,所述直线移动机构设于底板右侧,所述可伸缩磨削组件设于直线移动机构上;其中,所述旋转气动夹持装置包括有伺服电机、安装架、联轴器及气动卡盘,所述安装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设于固定架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气动卡盘连接;所述可伸缩磨削组件包括连接板、伸缩气缸、升降气缸、固定支架及打磨辊,所述连接板与直线移动机构连接,所述伸缩气缸设于连接板侧端,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打磨辊设于固定支架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中,可伸缩磨削组件还包括有锁紧螺杆,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底端设有开口,所述打磨辊套设在圆孔上,所述锁紧螺杆从固定支架侧端贯穿连接于开口。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中,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包括直线线性模组、滑轨及滑块,所述直线线性模组及滑轨相互平行设于底板上,所述滑块设于滑轨上,所述直线线性模组及滑块分别与连接板的底部两侧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托块顶部设有弧形凹槽。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中,所述圆棒托块的数量为两块。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气动卡盘夹持硬质合金圆棒,用户可稳定夹持多种直径大小的圆棒,夹持稳定、加工过程中不易甩脱;利用圆棒托块的弧形凹槽承托圆棒,降低圆棒在旋转磨削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幅度,防止圆棒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被打断;可伸缩磨削组件与直线移动机构相互配合,可方便用户对整段圆棒进行磨削加工,圆棒表面磨削均匀,加工精度高;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易于生产制造、适用范围广,可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伸缩磨削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伸缩磨削组件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包括底板1、旋转气动夹持装置2、若干个圆棒托块3、直线移动机构4及可伸缩磨削组件5,所述旋转气动夹持装置2设于底板1左侧,所述圆棒托块3设于旋转气动夹持装置2前侧,所述直线移动机构4设于底板1右侧,所述可伸缩磨削组件5设于直线移动机构4上。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旋转气动夹持装置2夹持硬质合金圆棒,可稳定夹持多种直径大小的圆棒,夹持稳定、加工过程中不易甩脱;利用圆棒托块承托3圆棒,降低圆棒在旋转磨削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幅度,防止圆棒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被打断;可伸缩磨削组件5与直线移动机构4相互配合,可方便用户对整段圆棒进行磨削加工,使圆棒表面磨削均匀,提高磨削加工精度。如图1所示,旋转气动夹持装2置可夹持多种直径大小的硬质合金圆棒,并使其保持稳定旋转状态以便磨削加工。所述旋转气动夹持装置2包括有伺服电机21、安装架22、联轴器23及气动卡盘24,所述安装架22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1设于固定架22上,所述伺服电机21通过联轴器23与气动卡盘24连接。本实施例中,气动卡盘24可将不同直径大小的硬质合金圆棒稳定夹持,并通过联轴器23与伺服电机21连接,当伺服电机21启动时,可带动圆棒进行稳定的旋转运动,以配合可伸缩磨削组件5进行旋转加工。需要说明的是,气动卡盘24作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对气动卡盘24的结构及原理作过多赘述。如图2及图3所示,当圆棒在旋转状态下时,可伸缩磨削组件5与圆棒抵接,达到磨削的加工效果。所述可伸缩磨削组件5包括连接板51、伸缩气缸52、升降气缸53、固定支架54及打磨辊55,所述连接板51与直线移动机构4连接,所述伸缩气缸52设于连接板51侧端,所述伸缩气缸52的活塞杆与升降气缸54连接,所述升降气缸54的活塞杆与固定支架54连接,所述打磨辊55设于固定支架54上。本实施例中,伸缩气缸52可调节打磨辊55与圆棒之间的距离位置关系,升降气缸53可调节打磨辊55与圆棒之间高低位置关系。通过伸缩气缸52及升降气缸53的作用,可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打磨辊55对圆棒磨削的幅度,实用方便。如图1所示,直线移动机构4可调节可伸缩磨削组件5的位置,使用户可对整段圆棒进行加工。作为优选的,所述直线移动机构4包括直线线性模组41、滑轨42及滑块43,所述直线线性模组41及滑轨42相互平行设于底板1上,所述滑块43设于滑轨42上,所述直线线性模组41及滑块43分别与连接板51的底部两侧连接。本实施例中,当圆棒中的某一段长度加工完毕后,直线线性模组41启动,可通过滑轨及42滑块43的配合带动可伸缩磨削组件5移动,以对下一段长度的圆棒进行加工。采用直线线性模组41及滑轨42双轨移动的方式,可提高可伸缩磨削组件5在加工移动时的稳定性,减少在加工状态下产生的振动。如图2及图3所示,为方便用户拆装打磨辊55,作为优选的,可伸缩磨削组件5还包括有锁紧螺杆56,所述固定支架54上设有圆孔540,所述圆孔540底端设有开口541,所述打磨辊55套设在圆孔540上,所述锁紧螺杆56从固定支架54侧端贯穿连接于开口541。本实施例中,由于打磨辊55在长期磨削状态下会产生磨损,通过锁紧螺杆56调节固定支架54中开口541的松紧度,以方便用户更换磨损严重的打磨辊55,提高维护的便利性。如图2所示,为降低圆棒在旋转磨削状态下产生的振动,作为优选的,所述圆棒托块3顶部设有弧形凹槽30。本实施例中,弧形凹槽30对圆棒具有承托的作用,有效降低圆棒在高速旋转磨削的状态下产生的振动幅度,防止圆棒工件被打断。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所述圆棒托块3的数量为两块。本实施例中,圆棒托块3的数量为两块,当然,用户还可根据圆棒的长度设置不同数量的圆棒托块3,本实施例不作过多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旋转气动夹持装置、若干个圆棒托块、直线移动机构及可伸缩磨削组件,所述旋转气动夹持装置设于底板左侧,所述圆棒托块设于旋转气动夹持装置前侧,所述直线移动机构设于底板右侧,所述可伸缩磨削组件设于直线移动机构上;/n其中,所述旋转气动夹持装置包括有伺服电机、安装架、联轴器及气动卡盘,所述安装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设于固定架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气动卡盘连接;/n所述可伸缩磨削组件包括连接板、伸缩气缸、升降气缸、固定支架及打磨辊,所述连接板与直线移动机构连接,所述伸缩气缸设于连接板侧端,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打磨辊设于固定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合金圆棒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旋转气动夹持装置、若干个圆棒托块、直线移动机构及可伸缩磨削组件,所述旋转气动夹持装置设于底板左侧,所述圆棒托块设于旋转气动夹持装置前侧,所述直线移动机构设于底板右侧,所述可伸缩磨削组件设于直线移动机构上;
其中,所述旋转气动夹持装置包括有伺服电机、安装架、联轴器及气动卡盘,所述安装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设于固定架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气动卡盘连接;
所述可伸缩磨削组件包括连接板、伸缩气缸、升降气缸、固定支架及打磨辊,所述连接板与直线移动机构连接,所述伸缩气缸设于连接板侧端,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打磨辊设于固定支架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