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连铸转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34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包连铸转臂,包括对称设置的面板,与面板相互平行的中间筋板,面板、中间筋板底部通过底板焊接固定,面板与中间筋板之间焊接有筋板,面板、上撑板、竖直壁板、斜撑板、底撑板焊接形成中间弯折的腔体结构;中间筋板两侧固定有立筋板,立筋板上下两端与筋板焊接,立筋板侧边与上撑板、竖直壁板、斜撑板、底撑板焊接;面板外侧焊接有加强板,固定在立筋板上端的筋板与斜撑板、底撑板的焊缝不重合。优点是:结构合理,提高结构强度,减少维修次数;通过改变原设计的坡口形式,提高了钢包连铸转臂强度,减少设备大修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连铸转臂
本技术属于钢包支撑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钢包连铸转臂。
技术介绍
见图1、图2,钢包连铸臂是支撑钢包的部件,一旦出现裂纹,甚至断裂,就需要停产修复,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经过观察连铸臂裂纹出现的位置主要是坡口处,见图4,B1处焊缝由于坡口开的较小,焊接未到位,且由于焊接质量差导致的焊缝强度不高。此外,坡口附近面板的塞焊孔也出现裂缝,见图3,究其原因主要是面板在受力最大处开了与裂纹同方向的塞焊孔,进而造成钢板强度降低,塞焊孔处焊接质量差。为减少连铸转臂的修复次数,需要增加连铸转臂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连铸转臂,增加转臂强度,减少设备大修次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包连铸转臂,包括对称设置的面板,与面板相互平行的中间筋板,面板、中间筋板底部通过底板焊接固定,面板与中间筋板之间焊接有筋板,面板、上撑板、竖直壁板、斜撑板、底撑板焊接形成中间弯折的腔体结构;中间筋板两侧固定有立筋板,立筋板上下两端与筋板焊接,立筋板侧边与上撑板、竖直壁板、斜撑板、底撑板焊接;面板外侧焊接有加强板,固定在立筋板上端的筋板与斜撑板、底撑板的焊缝不重合。所述的上撑板与竖直壁板采用k型坡口形式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钢包连铸转臂改变内部结构以及焊接位置,取消受力最大处的塞焊孔,使钢包连铸转臂结构强度加大,减少维修次数;通过改变原设计的坡口形式,提高了钢包连铸转臂强度,减少设备大修次数,大大的降低修复成本和人力、物力,提前恢复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原连铸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塞焊孔的示意图。图4是裂纹的位置示意图。图5是断裂修复后的钢包连铸转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沿b-b线的剖视图。图7是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立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3-面板2-中间筋板41、42、43、44-筋板5-底板6-斜撑板7-底撑板8-上撑板9-竖直壁板10-立筋板11-加强板12-塞焊孔13-裂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见图5-图9,钢包连铸转臂包括对称设置的面板1、3,与面板1、3相互平行的中间筋板2,面板1、3、中间筋板2底部通过底板5焊接固定,面板1、3与中间筋板2之间焊接有筋板43、44,面板1、3、上撑板8、竖直壁板9、斜撑板6、底撑板7焊接形成中间弯折的腔体结构;中间筋板2两侧固定有立筋板10,立筋板10与中间筋板2平行,提高受力强度;立筋板10上下两端与筋板43、44焊接,立筋板10侧边与上撑板8、竖直壁板9、斜撑板6、底撑板7焊接;面板1、3外侧焊接有加强板11,提高结构强度;固定在立筋板10上端的筋板43与斜撑板6、底撑板7的焊缝不重合,减少焊接,提高强度,见图5的A2处;将B1处焊缝的坡口形式改为图5所示B2处的k型坡口形式,提高焊接质量,从而提高结构强度。具体的焊接顺序为:第一次组焊件:中间筋板2、安装在塞焊孔12上的筋板43、斜撑板6、底撑板7、上撑板8、竖直壁板9;第二次组焊:立筋板10;第三次组焊:设置在立筋板10底部的筋板44;第四次组焊件:底板5、面板1、3;第五次组焊件:加强板11。焊接时:焊前预热80℃-100℃,采用烤枪进行预热,气体保护焊焊接,焊丝采用ER50-6,焊丝,优选的焊丝;窄道多层焊,焊间边焊接边锤击消应力,碳弧气刨清焊根;焊接后打磨焊缝两侧,去除飞溅、铁锈、钢渣;探伤,焊接后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标准为GB/T11345-89Ⅱ级探伤合格,并表面焊缝质量满足JB/T5000.3标准要求。本技术结构更加合理,提高结构强度,避免发生局部裂纹的现象。取消受力最大处的塞焊孔,使钢包连铸转臂结构强度加大,减少维修次数;通过改变原设计的坡口形式,提高了钢包连铸转臂强度,减少设备大修次数,大大的降低修复成本和人力、物力,提前恢复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连铸转臂,包括对称设置的面板,与面板相互平行的中间筋板,面板、中间筋板底部通过底板焊接固定,面板与中间筋板之间焊接有筋板,面板、上撑板、竖直壁板、斜撑板、底撑板焊接形成中间弯折的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筋板两侧固定有立筋板,立筋板上下两端与筋板焊接,立筋板侧边与上撑板、竖直壁板、斜撑板、底撑板焊接;面板外侧焊接有加强板,固定在立筋板上端的筋板与斜撑板、底撑板的焊缝不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连铸转臂,包括对称设置的面板,与面板相互平行的中间筋板,面板、中间筋板底部通过底板焊接固定,面板与中间筋板之间焊接有筋板,面板、上撑板、竖直壁板、斜撑板、底撑板焊接形成中间弯折的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筋板两侧固定有立筋板,立筋板上下两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淑华韩宏刚齐胜文李秋阳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