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29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涉及农业化肥技术领域,以农业废弃物、高纤维物质生活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禽畜粪便、蘑菇废弃物、腐植酸等为主要原料,在腐熟菌剂的作用下腐熟,再加入微生物功能菌和螯合态微量元素复配制得的有机肥料。该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得到的产品中所含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线虫的雌虫及卵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本产品能够很好的预防和杀灭地下病害,为植物根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进而增产增收提高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还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很好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能够增产10%以上,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优良肥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化肥制备
,具体为一种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各种肥料的生产和施用量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其施用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投入低产出导致施肥成本增加。目前,我国化肥领域的氮肥利用率仅为15%-40%,磷肥利用率仅为10%-20%,钾肥利用率仅为20%-50%。2、绿色环保差,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土壤肥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也是农业可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过量施用化肥,会恶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堵塞土壤孔隙,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营养元素失衡、板结、污染和肥力下降。3、作物品质低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目前人们普遍反映果不香、瓜不甜、菜无味、面不精、肉不鲜,这些都是由于不合理施肥所致。另一方面,土壤地下病虫害已经成为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线虫的食道腺可分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是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可使植物组织细胞发育过度,形成巨型细胞,或使细胞中胶层溶解引起细胞分裂,细胞壁被破坏,造成根部和皮层形成空洞及细胞死亡。最典型的就是根结线虫危害植物后所形成的巨型细胞,结果在根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瘤叫“根结”,也有的线虫分泌物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使根停止生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而表现矮化。植物线虫分泌物的化学作用能对植物细胞及组织产生影响,最终使植物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有的线虫可以传播病毒,增加和扩大了病毒病的发生,这种危害性也是相当大的。同时,线虫还与其他病毒如真菌、细菌互相作用,共同治病,造成复合病害,加重病害的发生。所以,线虫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土壤中的元素通常可以反复循环和利用,典型的再循环过程包括:①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②生物的残体归还土壤;③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物残体,释放养分;④养分再次被生物吸收。占土壤全氮量95%以上的有机氮必须经过微生物的矿化作用,才能转化为无机氮。土壤中的氮,主要通过淋洗、氨挥发等形式损失。土壤中的非活性磷含量很大,不被植物吸收,增加解磷菌可以将固定态磷转化成植物吸收利用的磷,提高磷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多数含钾原生矿物都具有很强的抗风化稳定性,含钾矿物的风化作用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通过风化作用直接转化成速效性钾(交换性钾+水溶性钾)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通过解钾细菌的作用,能够将非交换性钾释放出来,形成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钾。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能偶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含有的腐殖质具有生理活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且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本产品中添加的生物肥功能菌是通过微生物固体发酵直接制备而成的微生物活菌制剂,具有繁殖能力快,形成芽孢多,易存活,抗逆环境强的特点。本品能分解硅谷酸盐和铝硅酸盐及其它矿石中的含钾矿物,具有溶磷、释钾功能,同时能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有机酸、氨基酸、多糖、激素等有利于植物吸收和利用的物质。本品在土壤中繁殖后,也抑制其他病原菌的生长。大部分的磷、钾等养分也成为组成菌体的成分。在菌体的灰分中钾的含量可高达33%-34%。菌体内的钾在菌体死亡后,游离出来,又可被植物吸收利用。作为微生物肥料中的一种重要功能菌,表现出了提高土壤速效磷、钾含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多种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原料;S2:将秸秆用粉碎机粉碎为0.5-0.8cm的有机肥原料放入A池中,含水量在40%-50%,按1:2000的比例将腐熟菌剂加入秸秆中,采用逐级混合法混匀,码好发酵,隔两天加一次水,保持含水量,腐熟快结束时停止加水,最后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腐熟期间两天翻抛一次,腐熟周期一般为15-20天;S3:将禽畜粪便放入B池中,加入水保持含水量为30%-50%,加入腐熟菌剂进行腐熟发酵,腐熟期间两天翻抛一次,腐熟周期一般为10-15天;S4:将A、B两池中的有机腐熟原料按照10:1-20:1比例混合,加入微生物功能菌和螯合态微量元素,再加入腐植酸混合均匀后进行造粒处理,既得成品。优选的,禽畜粪便、蘑菇废弃物、腐植酸等。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腐熟菌剂为是由胶冻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而微生物功能菌是由微生物固体发酵直接制备而成的微生物活菌制剂,主要有解磷解钾菌、抗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组成。优选的,所述农业废弃物为玉米秸秆、麦秆、稻壳、谷秆、红薯藤、蚕豆秸、油菜壳等;园林绿化垃圾为杂草、树叶等;禽畜粪便为鸡粪、牛粪等;作物秸秆有机原料和禽畜粪便有机原料比例为10:1-20:1。优选的,所述螯合态微量元素中所用的微量元素为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硼酸等,螯合态微量元素用量为0.1%-5%。优选的,发酵周期为10-15天,水的添加量为30%-50%,在腐熟开始时添加腐熟菌剂,在腐熟结束混合时添加微生物功能菌,造粒前添加螯合态微量元素和腐植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专利技术采用原生态物料,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该产品添加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杀灭线虫及其卵的作用,能够很好的防治地下病虫害,产品中添加的微生物功能菌具有解磷、解钾的作用,能够将土壤中的固持态磷、钾变成作物能够吸收的磷、钾,降低肥料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另外产品中的抗生物质除具有抑制作物病菌生长的作用外,还能使病菌的附着、滋生、感染更为不易,该产品中的原生态腐熟物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成份,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肥力,通过科学的添加适当的螯合态微量元素,可以与化肥在肥效上实现互补,明显地改善土壤的缺素症状,显著减少作物因微量元素缺失而引发的病害。本品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原料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生态环保无公害无残留,是一种绿色有机产品。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原料;原料为农业废弃物、高纤维物质生活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禽畜粪便、蘑菇废弃物、腐植酸等;农业废弃物为玉米秸秆、麦秆、稻壳、谷秆、红薯藤、蚕豆秸、油菜壳等;园林绿化垃圾为杂草、树叶等;禽畜粪便为鸡粪、牛粪等;作物秸秆有机原料和禽畜粪便有机原料比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准备原料;/nS2:将秸秆用粉碎机粉碎为0.5-0.8cm的有机肥原料放入A池中,含水量在40%-50%,按1:2000的比例将腐熟菌剂加入秸秆中,采用逐级混合法混匀,码好发酵,隔两天加一次水,保持含水量,腐熟快结束时停止加水,最后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腐熟期间两天翻抛一次,腐熟周期一般为15-20天;/nS3:将禽畜粪便放入B池中,加入水保持含水量为30%-50%,加入腐熟菌剂进行腐熟发酵,腐熟期间两天翻抛一次,腐熟周期一般为10-15天;/nS4:将A、B两池中的有机腐熟原料按照10:1-20:1比例混合,加入微生物功能菌和螯合态微量元素,再加入腐植酸混合均匀后进行造粒处理,既得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原料;
S2:将秸秆用粉碎机粉碎为0.5-0.8cm的有机肥原料放入A池中,含水量在40%-50%,按1:2000的比例将腐熟菌剂加入秸秆中,采用逐级混合法混匀,码好发酵,隔两天加一次水,保持含水量,腐熟快结束时停止加水,最后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腐熟期间两天翻抛一次,腐熟周期一般为15-20天;
S3:将禽畜粪便放入B池中,加入水保持含水量为30%-50%,加入腐熟菌剂进行腐熟发酵,腐熟期间两天翻抛一次,腐熟周期一般为10-15天;
S4:将A、B两池中的有机腐熟原料按照10:1-20:1比例混合,加入微生物功能菌和螯合态微量元素,再加入腐植酸混合均匀后进行造粒处理,既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线虫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S1中原料为农业废弃物、高纤维物质生活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孙明泉孙培全李建林孙荣春隋文杰贾洪玉马超张明杨立风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市皓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