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才均专利>正文

一种纺织提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12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提拉装置,属于纺织装置领域,包括侧板、集尘箱、支撑板、齿轮和第一连杆机构,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第一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纺织提拉装置,通过设置电机、齿轮和提拉机构,两个提拉机构能够将纺线撑起,从而实现对纺线的提拉,电机工作时能够带动一个齿轮旋转,通过改变提拉机构整体的位置又能对纺线的提拉效果进行更变,通过利用双级调节的效果,提高了对纺线提拉的精准度,以调节出更加适合纺线的提拉程度,降低纺线断裂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提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纺织提拉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设备是人们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设备,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纺织设备愈来愈先进,能够将各种纤维材料纺织成布匹形状,纺织设备的进步大大的提高了纺织平的质量和极大的降低了纺织制造成本,更好的促进了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专利文献CN201821246420.8公开了一种纺织提拉装置,该方案中记载了“通过设置伸缩方管,能够有效的避免纺织过程中因拉扯力过大而发生断线,同时在纺织过程中能够较为方便的对纺线进行提拉,加快纺织的效率”然而该方案的结构简单,只能对纺线进行简单的提拉,且提拉效果不好,且如果出现提拉多度的情况很容易导致纺线断裂,且无法对纺线断裂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纺线出现断裂,很可能会导致纺线工作出现极大的问题,同时纺线在生产过程中表面会附着大量灰尘,大量灰尘容易在纺织过程中膨起,进而在空气中扩散,很容易对纺织工作的工人造成影响,且现有技术需要剪断纺线时,需要工人使用剪切工具将纺线剪断,操作麻烦,而现有的剪线装置一般只具备一个刀片,一个刀片将纺线切断可能会导致纺线的切口处容易出现起毛或分叉的情况,不利于工人下次将纺线安装在纺织设备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纺织提拉装置,其能够有效对纺线进行提拉,且利用双级提拉的效果更容易精准操控,同时能够及时对断线情况进行发现方便处理,最后能够提前对纺线中的灰尘进行处理避免后续工作灰尘膨出影响工作环境等特点。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提拉装置,包括侧板、集尘箱、支撑板、齿轮和第一连杆机构,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第一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滑块的上表面,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滑槽内,两个滑块的相对面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的上表面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槽,滑板滑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二滑槽内,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机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套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齿轮左右设置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提拉机构,第二轴承的外表面与防断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转轴背面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的下表面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背面,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位于支撑板的左侧,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向辊,导向辊的内部卡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侧板的相对面,多个导向辊之间设置有毛刷辊,毛刷辊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的相对面,所述毛刷辊的左侧设置有处理箱,处理箱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处理箱内设置有热处理机构和切线机构,两个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尘箱,集尘箱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第一风扇,集尘箱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风扇,所述集尘箱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滤网,滤网固定连接在定位机构的正面,定位机构可拆卸连接在两个定位块之间,定位块固定连接在集尘箱的背面。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拉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外表面的支柱,支柱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凹槽内壁开设的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与凹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提拉辊。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断机构包括位于两个提拉辊之间的顶板,顶板的下表面从前往后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侧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三弹簧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通过第一定位杆分别与四个第二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报警器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位于底板上侧的承载板,承载板的上表面卡接有滑套,滑套内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环和插块,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和插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通过第二定位杆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处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处理箱内部的螺旋管,螺旋管缠绕在金属管的外表面,螺旋管内部靠近金属管的位置开设有喷气孔,金属管的外表面对应喷气孔的位置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处理箱内壁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的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贯穿处理箱的上侧,鼓风机的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另一端与螺旋管的外表面连通,所述处理箱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热管,电热管的外表面缠绕有两个导热丝,导热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环,金属环卡接在金属管的外表面,所述处理箱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斜对称设置的振动器,振动器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处理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贯穿孔。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贴合在集尘箱背面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挡板相远离的一侧面均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外壳的背面开设有两个限位孔,限位孔内设置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贯穿挡板的一侧面并与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板远离拉绳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贯穿外壳的一侧面,所述卡块设置在卡槽内,卡槽开设在定位块的一侧面。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下表面的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与固定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片铰接,第一固定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结构与第一连杆机构结构相同。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处理箱内壁左侧面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位于第二外壳的上侧,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夹板,第一夹板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杆与两个插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插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按压块的下表面和套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底端贯穿第一外壳上表面卡接的套管延伸至第一外壳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活塞,活塞位于第一储液管内,第一储液管固定连接在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储液管的右侧面与第一通管的一端连通,第一通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右侧面并连通在第二储液管的右侧面,所述第二储液管固定连接在第二外壳内,两个第二储液管的相对面均连通有第二通管,第二通管的另一端与波纹管的外表面连通,波纹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第二夹板的下表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集尘箱(7)、支撑板(8)、齿轮(11)和第一连杆机构(13),所述支撑板(8)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13),第一连杆机构(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8)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机构(14),第二连杆机构(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滑块(28)的上表面,所述滑块(28)滑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滑槽(16)内,两个滑块(28)的相对面通过连接板(17)固定连接,连接板(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19),滑板(19)的上表面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槽(18),滑板(19)滑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二滑槽(20)内,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机构(15),所述支撑板(8)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套设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齿轮(11)左右设置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提拉机构(12),第二轴承的外表面与防断机构(2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转轴(10)背面的一端与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25)的下表面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9)的背面,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侧板(1)位于支撑板(8)的左侧,两个侧板(1)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向辊(4),导向辊(4)的内部卡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侧板(1)的相对面,多个导向辊(4)之间设置有毛刷辊(6),毛刷辊(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的相对面,所述毛刷辊(6)的左侧设置有处理箱(2),处理箱(2)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之间,处理箱(2)内设置有热处理机构(30)和切线机构(31),两个侧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尘箱(7),集尘箱(7)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第一风扇(29),集尘箱(7)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风扇(3),所述集尘箱(7)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通孔(24),第一通孔(24)内设置有滤网(22),滤网(22)固定连接在定位机构(21)的正面,定位机构(21)可拆卸连接在两个定位块(27)之间,定位块(27)固定连接在集尘箱(7)的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集尘箱(7)、支撑板(8)、齿轮(11)和第一连杆机构(13),所述支撑板(8)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机构(13),第一连杆机构(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8)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机构(14),第二连杆机构(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滑块(28)的上表面,所述滑块(28)滑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滑槽(16)内,两个滑块(28)的相对面通过连接板(17)固定连接,连接板(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19),滑板(19)的上表面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槽(18),滑板(19)滑动连接在底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二滑槽(20)内,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机构(15),所述支撑板(8)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套设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齿轮(11)左右设置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提拉机构(12),第二轴承的外表面与防断机构(2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转轴(10)背面的一端与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25)的下表面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9)的背面,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侧板(1)位于支撑板(8)的左侧,两个侧板(1)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向辊(4),导向辊(4)的内部卡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侧板(1)的相对面,多个导向辊(4)之间设置有毛刷辊(6),毛刷辊(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的相对面,所述毛刷辊(6)的左侧设置有处理箱(2),处理箱(2)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之间,处理箱(2)内设置有热处理机构(30)和切线机构(31),两个侧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尘箱(7),集尘箱(7)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第一风扇(29),集尘箱(7)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风扇(3),所述集尘箱(7)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通孔(24),第一通孔(24)内设置有滤网(22),滤网(22)固定连接在定位机构(21)的正面,定位机构(21)可拆卸连接在两个定位块(27)之间,定位块(27)固定连接在集尘箱(7)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拉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10)外表面的支柱(121),支柱(12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24);
所述凹槽(124)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25),第二固定板(125)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7),限位块(127)设置在凹槽(124)内壁开设的限位槽(122)内;
所述第二固定板(125)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123)与凹槽(124)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固定板(125)之间转动连接有提拉辊(1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断机构(23)包括位于两个提拉辊(126)之间的顶板(231),顶板(231)的下表面从前往后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压力传感器(232);
所述压力传感器(232)的下侧设置有压板(234),压板(234)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三弹簧(233)与顶板(2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23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通过第一定位杆(235)分别与四个第二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23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器(2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报警器(26)固定连接在支撑板(8)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15)包括位于底板上侧的承载板(154),承载板(154)的上表面卡接有滑套(153),滑套(153)内设置有滑杆;
所述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环和插块(151),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四弹簧(152),第四弹簧(152)的两端分别与滑套(153)和插块(15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板(154)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才均洪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郑才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