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99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系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滑动腔,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活塞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腔中,且所述活塞装置能够在制动踏板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滑动腔滑动,所述活塞装置将所述第一滑动腔分隔为容积可变的外腔和负载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外腔,所述负载腔内注入液压油;制动装置,包括助力组件和制动油缸,所述制动油缸的制动活塞通过移动而对车辆进行制动,所述助力组件能推动所述制动活塞移动;第一阀组件,能使负载腔选择性连通于所述制动油缸的活塞腔和储油箱。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产生滞后感且在助力失效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紧急制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刹车系统是汽车等机动车辆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使用者通过脚踏板等结构进行刹车。现有机动车辆中多采用电子制动产品,为了避免刹车结构中纯机械接触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伤害使用者的脚部或脚感不好,电子制动产品中带有踏板模拟器。现有踏板模拟器通常为纯弹簧结构,利用弹簧的弹力使使用者产生阻尼感和滞后感。但纯弹簧结构无法准确控制踏板感曲线,纯弹簧模拟的结构几乎无滞后感,使用者在踩制动踏板时十分费力且顶脚,在助力失效工况下,弹簧模拟结构将会大幅度降低驾驶者对制动装置的作用力,驾驶者需克服弹簧力才能对制动装置施压,紧急制动较慢。因此,需要一种制动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系统,能够产生滞后感且在助力失效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紧急制动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动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滑动腔,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活塞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设有第一滑动腔,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n活塞装置(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腔中,且所述活塞装置(2)能够在制动踏板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滑动腔滑动,所述活塞装置(2)将所述第一滑动腔分隔为容积可变的外腔和负载腔,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外腔,所述负载腔内注入液压油;/n制动装置(3),包括助力组件和制动油缸(35),所述制动油缸(35)的制动活塞通过移动而对车辆进行制动,所述助力组件能推动所述制动活塞移动,且所述助力组件推动所述制动活塞移动的距离与所述制动踏板带动所述活塞装置移动的距离正相关;/n第一阀组件,能使所述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设有第一滑动腔,且所述第一滑动腔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
活塞装置(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腔中,且所述活塞装置(2)能够在制动踏板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滑动腔滑动,所述活塞装置(2)将所述第一滑动腔分隔为容积可变的外腔和负载腔,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外腔,所述负载腔内注入液压油;
制动装置(3),包括助力组件和制动油缸(35),所述制动油缸(35)的制动活塞通过移动而对车辆进行制动,所述助力组件能推动所述制动活塞移动,且所述助力组件推动所述制动活塞移动的距离与所述制动踏板带动所述活塞装置移动的距离正相关;
第一阀组件,能使所述负载腔选择性连通于所述制动油缸(35)的活塞腔和储油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装置(2)包括:
第一活塞组件,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开口伸出与所述制动踏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塞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腔中;
第二活塞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腔中,且背离所述负载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踏板连接件(21)、推杆(22)和第一活塞(23),所述踏板连接件(21)的一端与所述制动踏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22)连接,所述推杆(22)与所述第一活塞(23)连接,所述第一活塞(23)能够在所述推杆(22)的推动下沿所述第一滑动腔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腔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之间的部分为推杆腔,所述推杆腔中充设液压油,所述推杆腔通过第二阀组件选择性连通于所述制动油缸的活塞腔和所述储油箱(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立新陶喆刘海珍于鑫高昌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