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双后桥轴荷转移的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系统,属于车辆底盘
,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双后桥轴荷转移的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双胎提升桥空气悬架获得了广泛应用,其具体结构参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813670A,其包括车架、中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后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中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后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的结构、功能相同,中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的中驱动桥上固定着托臂梁,中驱动桥空气弹簧的底座分别安装在托臂梁上,其顶端通过支架安装在车架上,承受垂直载荷。后驱动桥空气悬架承载系统的后驱动桥上固定着托臂梁,后驱动桥空气弹簧的底座分别安装在托臂梁上,其顶端通过支架安装在车架上,承受垂直载荷,V形推力杆开口端和车架相连,其另一端和中驱动桥相连。下直推力杆一端连中驱动桥,另一端和车架上的固定支架相连。V形推力杆和下直推力杆组成四连杆机构,保证驱动桥的运动轨迹,同时传递纵向力和侧向力。参见图2,空气悬架控制系统主要有电子式控制系统和机械式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双后桥轴荷转移的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系统,包括贮气筒(1)、高度阀(2)、中驱动桥空气弹簧(3)和后驱动桥空气弹簧(4),所述贮气筒(1)与所述高度阀(2)连接,所述高度阀(2)分别与所述中驱动桥空气弹簧(3)和后驱动桥空气弹簧(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阀(2)和所述中驱动桥空气弹簧(3)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阀(6),所述高度阀(2)和所述后驱动桥空气弹簧(4)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阀(7),所述中驱动桥空气弹簧(3)和所述后驱动桥空气弹簧(4)分别连接三位五通电磁阀(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双后桥轴荷转移的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系统,包括贮气筒(1)、高度阀(2)、中驱动桥空气弹簧(3)和后驱动桥空气弹簧(4),所述贮气筒(1)与所述高度阀(2)连接,所述高度阀(2)分别与所述中驱动桥空气弹簧(3)和后驱动桥空气弹簧(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阀(2)和所述中驱动桥空气弹簧(3)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阀(6),所述高度阀(2)和所述后驱动桥空气弹簧(4)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阀(7),所述中驱动桥空气弹簧(3)和所述后驱动桥空气弹簧(4)分别连接三位五通电磁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双后桥轴荷转移的空气悬架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学玉,赵峰,李栋彬,陈钊,袁正萍,蔡林,杨晖,胡腾,伊政,陈秀,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