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制程酸雾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84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7
湿制程酸雾预处理系统,包括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安装有设有排风口的排风风压控制层的塔体,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塔体腔体内的均可供气体穿过的第一匀流层、第一级填料层、臭氧催化层、第二匀流层、第二级填料层、除雾层,套装在塔体底部的水槽,设置在第一级填料层和臭氧催化层之间的第一喷淋头,设置在第二级填料层和除雾层之间的第二喷淋头;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通过设有循环泵的管道与水槽相连通,塔体的侧壁上还设有向臭氧催化层通入臭氧的臭氧进气管道;本装置轻便体积小安装方便,在源头上消除制程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气,本装置能在最小成本消耗的前提下将酸雾净化并达到排放标准,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制程酸雾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湿制程酸雾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酸性废气是指雾状的酸类物质,在空气中酸雾的颗粒很小,其粒径约为0.1μm至10μm之间,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它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如果将酸雾直接排放至空气中极易造成空气污染。电池工厂湿制程设备所产生的酸性废气主要由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等无机酸所形成的酸雾。目前国内针对酸雾废气的净化方法主要采用喷淋循环法,喷淋循环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基础的废气处理方法,根据喷淋洗涤塔内气体与液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顺流、逆流和错流三种形式。通过液滴与含酸雾气流的碰撞、接触,循环碱液中和了废气中的酸性成分,以达到净化酸雾的作用。常规的处理设备对酸雾的处理存在以下缺陷:1、目前电池工厂所用到的酸雾净化塔主要在设施端,主要将产线所有产生酸性废气的设备通过酸排管道汇总到一起,经酸排风机吸入酸雾处理塔进行处理,但因其吸收面积过大,需要满负荷大功率的排风风机才能够达到负压标准,且真正吸入酸雾处理塔的酸雾占比较低,大约为2%左右,因而造成处理规模和成本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湿制程酸雾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供废气通入的进风口(11)、顶部安装有设有排风口(10)的排风风压控制层(9)的塔体(16),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塔体(16)腔体内的均可供气体穿过的第一匀流层(3)、第一级填料层(4)、臭氧催化层(5)、第二匀流层(6)、第二级填料层(7)、除雾层(8),套装在塔体(16)的底部用于盛放液体同时其内部盛放的液体将塔体(16)的底部进行密封的水槽(1),设置在第一级填料层(4)和臭氧催化层(5)之间的第一喷淋头(17),设置在第二级填料层(7)和除雾层(8)之间的第二喷淋头(18);第一喷淋头(17)和第二喷淋头(18)通过设有循环泵(12)的管...

【技术特征摘要】
1.湿制程酸雾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供废气通入的进风口(11)、顶部安装有设有排风口(10)的排风风压控制层(9)的塔体(16),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塔体(16)腔体内的均可供气体穿过的第一匀流层(3)、第一级填料层(4)、臭氧催化层(5)、第二匀流层(6)、第二级填料层(7)、除雾层(8),套装在塔体(16)的底部用于盛放液体同时其内部盛放的液体将塔体(16)的底部进行密封的水槽(1),设置在第一级填料层(4)和臭氧催化层(5)之间的第一喷淋头(17),设置在第二级填料层(7)和除雾层(8)之间的第二喷淋头(18);第一喷淋头(17)和第二喷淋头(18)通过设有循环泵(12)的管道与水槽(1)相连通,塔体(16)的侧壁上还设有向臭氧催化层(5)通入臭氧的臭氧进气管道(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制程酸雾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槽(1)内安装有用于对水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板(15)以及用于测量水槽内液体酸碱度的P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许吴而义丁可庄曹珂史海涛杨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