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与立卧混合式钢管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69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卧混合式钢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焊接抢以及多个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钢管安装口;焊接抢通过立杆设于所述底座上;多个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通过立柱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能够连接立式设置的两段钢管以及卧式设置的两段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设置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通过转换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能够同时实现钢管在焊接过程中立式焊接和卧式焊接,实现了工作过程中根据待焊接钢管的实际尺寸对焊接方式的快速更替,有效的提高了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与立卧混合式钢管焊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与立卧混合式钢管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焊接是一种制造技术,它是适用工业发展的需要,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直接服务于机械制造工业。许多设备中的大型结构件,几乎都是焊接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焊接结构件朝着大型、超大型方面发展,这需要为焊接生产提供质量更高,性能更好,功能更全的各种焊接机。目前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进行较大工件A段、B段相对接装配时,现有的辅助工具中只能实现钢管的立式焊接或者卧式焊接,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钢管的实际尺寸以及重量来判断采用立式焊接或者卧式焊接,现有的焊接装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再者,现有作业中为了使较大工件A段、B段能够稳定对接须由作业人员直接手扶工件进行对接,从而使作业人员与焊接设备以及工件接触,在移动过程中存在因工件自重势能失控时坠落及倾翻等原因,造成起重作业人身伤害的安全事故风险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柱(4);/n第一夹持组件(1),通过套管(11)可活动的设于立柱(4)上,第一夹持组件(1)包括夹持爪(31)与伸缩杆(32),所述夹持爪(31)与被夹持的钢管表面配合的一侧设有驱动转轮(313),驱动转轮(313)的转动方向为沿着钢管表面水平转动,所述伸缩杆(32)包括固定段(321)以及与固定段(321)可活动连接的伸缩段(322),所述伸缩段(32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爪(31)连接,所述固定段(321)的一端与套管(11)连接;方形套筒(21),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立柱(4)上,所述方形套筒(21)上设有滑槽(212)与第三卡槽(2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4);
第一夹持组件(1),通过套管(11)可活动的设于立柱(4)上,第一夹持组件(1)包括夹持爪(31)与伸缩杆(32),所述夹持爪(31)与被夹持的钢管表面配合的一侧设有驱动转轮(313),驱动转轮(313)的转动方向为沿着钢管表面水平转动,所述伸缩杆(32)包括固定段(321)以及与固定段(321)可活动连接的伸缩段(322),所述伸缩段(32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爪(31)连接,所述固定段(321)的一端与套管(11)连接;方形套筒(21),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立柱(4)上,所述方形套筒(21)上设有滑槽(212)与第三卡槽(211);
第二夹持组件(2),与第一夹持组件(1)结构相同,设于第三卡槽(211)上,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位于同一竖直面,且第一夹持组件(1)与第二夹持组件(2)的驱动转轮(313)的转动方向相同;
第三夹持组件(3),与第一夹持组件(1)结构相同,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槽(212)内,所述第三夹持组件(3)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三夹持组件(3)的驱动转轮(313)的转动方向为沿着钢管表面垂直转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与第三夹持组件(3)的驱动转轮(313)转动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爪(31)一端包括一曲面(311),所述曲面(311)与被夹持的钢管表面相匹配,所述夹持爪(31)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32)连接,所述曲面(311)外周面方向上设有凹槽(312)与第一电机,所述驱动转轮(313)与第一电机安装在凹槽(312)上,所述驱动转轮(313)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外表面与被夹持的钢管表面相匹配,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驱动转轮(313)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夹持爪(31)沿圆柱面(311)轴向一端设有榫块(314),沿圆柱面(311)轴向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榫块(314)相对应的榫口(3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钢管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段(322)外周面上沿伸缩段(322)轴向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展方一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