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书英专利>正文

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42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大型管道对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升降机构、对接组件、夹持固定组件、焊接组件、第二升降机构和连接板。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机构;每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每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持固定组件;两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两组第一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焊接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对接机构不仅提高了管道对接效率,还节省了大量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型管道对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大型管道的对接安装工程,通常先搭建支撑架,然后在支撑架上安装手拉葫芦,利用手拉葫芦手动控制对接管的起吊高度和角度。由于对接管处于悬吊状态,对接时容易发生摇摆,对齐对接口所花费的时间长,难度大。而当一段对接管对接完毕后,安装下一段时,吊具、支架等又需要重新搭建,费时费力。另外,在焊接对接管口时,一般采用自动焊接机,工人将自动卡接机的卡座卡接在对接管口一侧的管壁上,对管壁进行360度的焊接,焊接完毕后再次拆下,安装至下一段需要焊接的对接管口处。尽管焊接采用自动焊接机,然而不断地拆装,仍然浪费了大量人力、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升降机构、对接组件、夹持固定组件、焊接组件、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板。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机构,两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相互对称;每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每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持固定组件,两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两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对接组件移动座和对接组件固定座,所述对接组件固定座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所述对接组件固定座的上方活动卡接有所述对接组件移动座。两组第一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焊接组件。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焊接环,所述焊接环上设置有齿轮环;所述焊接组件还包括自动焊接机座,所述自动焊接机座两侧设置有齿轮,所述自动焊接机座两侧的齿轮与所述焊接环上的齿轮环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嵌套在所述开放式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壳体的底板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液推杆,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电液推杆的最大外径;所述电液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液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顶板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顶板和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与所述第一齿轮不接触,所述固定卡块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对接组件移动座和对接组件固定座。所述对接组件固定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座底板,所述固定座底板与所述固定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其中一组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第二电机,两组第二电机之间的中心连线与两组第一电机之间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两组所述第二电机同样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贯穿所述固定座底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固定座底板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底板的两侧壁内还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对接组件移动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座底板。所述移动座底板的两侧边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底板下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直齿条,所述第一直齿条位于两组所述第一滑块之间;所述第一直齿条的两侧均可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移动座底板的上端还设置有两根固定辊,所述固定辊为圆柱体,其中一根所述固定辊的一端与第二直齿条固定连接,另外一根固定辊的一端与第三直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齿条与第三齿轮的一端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直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直齿条与第三直齿条活动卡接在所述移动座底板两端设置的凹槽内;两根所述固定辊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一端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三齿轮与摇手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板侧板、第一夹持板底板、第二夹持板侧板和第二夹持板底板;所述第一夹持板侧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二夹持板侧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夹持板底板上端,所述第一夹持板底板和第二夹持板底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板8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底板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四直齿条,两组所述第四直齿条相互对称。所述第二夹持板底板的两侧同样分别固定安装有第四直齿条,两组所述第四直齿条同样相互对称;所述第四直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进一步的,第一夹持板侧板和第二夹持板侧板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组所述对接组件移动座。进一步的,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焊接环,所述焊接环包括两组齿轮环和两组圆环;两组所述齿轮环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两组所述齿轮环之间不接触。两组所述圆环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齿轮环之间的侧壁上,所述圆环与所述齿轮环同圆心设置,且所述圆环的厚度小于所述齿轮环的厚度;所述圆环的内壁与所述齿轮环之间形成圆环槽。进一步的,所述焊接组件还包括焊接座,所述焊接座包括第四齿轮和焊接座壳体。两组所述第四齿轮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焊接座壳体的两侧,并与所述齿轮环啮合;所述转动轴承设置在所述焊接座壳体的内部,贯穿所述焊接座壳体的两侧壁;所述焊接座壳体的一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焊接座壳体的开放式结构的两端转动设置有圆环外轮,所述圆环外轮用于在所述圆环上滚动;所述焊接座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四组圆环内轮。所述焊接座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承上。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座壳体的上端还设置有自动焊接机机头,所述焊接座壳体与所述自动焊接机机头卡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的解决了大型管道对接时吊装不稳、找齐对接口所花费的时间长难度大的问题,还解决了多段对接管安装时重复搭建支架、安装吊具的问题。最后解决了焊接装置不断拆装的问题,省时又省力。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底座(1)、第一升降机构(2)、对接组件(3)、夹持固定组件(4)、焊接组件(5)、第二升降机构(7)、连接板(8);/n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机构(2),两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相互对称;每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每组所述连接板(8)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持固定组件(4),两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4)与所述连接板(8)滑动连接;两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4)之间设置有对接组件(3),所述对接组件(3)包括对接组件移动座(301)和对接组件固定座(302),所述对接组件固定座(302)与所述连接板(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板(8)的上方;所述对接组件固定座(302)的上方活动卡接有所述对接组件移动座(301);/n两组第一升降机构(2)之间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7),所述第二升降机构(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 ,所述第二升降机构(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上固定安装有焊接组件(5);/n所述焊接组件(5)包括焊接环(9),所述焊接环(9)上设置有齿轮环;所述焊接组件(5)还包括自动焊接机座(10),所述自动焊接机座(10)两侧设置有齿轮,所述自动焊接机座(10)两侧的齿轮与所述焊接环(9)上的齿轮环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底座(1)、第一升降机构(2)、对接组件(3)、夹持固定组件(4)、焊接组件(5)、第二升降机构(7)、连接板(8);
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机构(2),两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相互对称;每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每组所述连接板(8)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持固定组件(4),两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4)与所述连接板(8)滑动连接;两组所述夹持固定组件(4)之间设置有对接组件(3),所述对接组件(3)包括对接组件移动座(301)和对接组件固定座(302),所述对接组件固定座(302)与所述连接板(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板(8)的上方;所述对接组件固定座(302)的上方活动卡接有所述对接组件移动座(301);
两组第一升降机构(2)之间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7),所述第二升降机构(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上固定安装有焊接组件(5);
所述焊接组件(5)包括焊接环(9),所述焊接环(9)上设置有齿轮环;所述焊接组件(5)还包括自动焊接机座(10),所述自动焊接机座(10)两侧设置有齿轮,所述自动焊接机座(10)两侧的齿轮与所述焊接环(9)上的齿轮环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
所述第一壳体(20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第一壳体(201)的上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壳体(20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壳体(202),所述第二壳体(202)的一端嵌套在所述开放式结构内,且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201)的内壁贴合;
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底板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壳体(201)和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2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液推杆(203),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电液推杆(203)的最大外径;所述电液推杆(2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201)的底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液推杆(20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202)的顶板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0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
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第一电机(204),且所述第一电机(20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204)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轴承(206)活动贯穿所述第二壳体(202)的顶板和所述连接板(8);所述第一电机(204)的输出轴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806);所述第一齿轮(806)位于所述连接板(8)的上方;
所述第一齿轮(806)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卡块(801),所述固定卡块(801)与所述第一齿轮(806)不接触,所述固定卡块(801)固定安装在连接板(8)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3)包括对接组件移动座(301)和对接组件固定座(302);
所述对接组件固定座(30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座底板(303),所述固定座底板(303)与所述固定卡块(80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中一组所述第一电机(20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第二电机(205),两组第二电机(205)之间的中心连线与两组第一电机(204)之间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两组所述第二电机(205)同样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底板上;所述第二电机(205)的输出轴通过第三轴承(304)活动贯穿所述固定座底板(303);所述第二电机(205)的输出轴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305);所述第二齿轮(305)位于所述固定座底板(30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型管道焊接用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底板(303)的两侧壁内还开设有第一滑槽(306),所述对接组件移动座(30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座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贾书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