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松泽专利>正文

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633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套管,外套管内插接有内管,内管顶部固定连接有内气囊,内管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侧管,侧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气囊,外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底环和顶环,顶环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支撑盆,支撑盆上开设有竖直向的通孔,内管外圈的顶部开设有气孔。通过设置支撑盆,在将支撑组件插入子宫内,支撑盆将宫颈从底部托起,宫颈底部四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使得宫颈内圈微微张开,便于形成一定间隙,防止宫颈堵塞,提高防粘合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效果,利于在气囊的多方位进行共同膨胀,提高膨胀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
技术介绍
宫腔粘连又称Asheman综合征,是由于妊娠或非妊娠子宫的创伤,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使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从而导致月经异常、不孕或反复流产等,其本质是内膜纤维化,在术后进行临时护理时,现有的防粘连护理装置还有如下不足:1、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防粘连护理支撑装置一般采用气囊支撑方式,气囊支撑一般只能撑起子宫内腔,对于宫颈部位则不便于撑起,若宫颈部亦采用气囊撑起则造成子宫的堵塞,存在一定安全隐患;2、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子宫气囊在充气时,由于气囊位于体内,且气囊一般具有一定弹性,不便于观察气囊的实际充气大小,在充气操作时,一般所采用的气管充气由于单向出气,使得气囊在膨胀时,膨胀部位较为集中,不利于在气囊的多方位进行共同膨胀,影响膨胀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具备宫颈内圈微微张开,便于形成一定间隙,防止宫颈堵塞,提高防粘合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效果,观察外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包括外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内插接有内管(2),所述内管(2)顶部固定连接有内气囊(21),所述内管(2)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侧管(22),所述侧管(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气囊(23),所述外套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底环(31)和顶环(32),所述顶环(32)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支撑盆(33),所述支撑盆(33)上开设有竖直向的通孔(332),所述内管(2)外圈的顶部开设有气孔(24),所述气孔(24)顶视图呈环形阵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包括外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内插接有内管(2),所述内管(2)顶部固定连接有内气囊(21),所述内管(2)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侧管(22),所述侧管(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气囊(23),所述外套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底环(31)和顶环(32),所述顶环(32)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支撑盆(33),所述支撑盆(33)上开设有竖直向的通孔(332),所述内管(2)外圈的顶部开设有气孔(24),所述气孔(24)顶视图呈环形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泽刘君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松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