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63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水转运除杂的钢包组件,包括外架、钢水包、控制杆、联动结构和塞杆,钢水包底部设有流孔,钢包组件还包括外壳和依次连通冷却管道、搅流机构、缓流机构、卸料口,冷却管道盘旋设置于钢水包底部,冷却管道由内管壁、外管壁与对合结构组成,内管壁和外管壁对准并合拢后形成冷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钢水包底部增加冷却管道和搅流机构,先对管道内流动的钢水降温使管道内形成炉渣,其次再对钢水进行搅拌,使钢水内部的夹杂物由内部移动至钢水外表接触炉渣,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冷却管道设置为可相互拆分的两部分,从而工作人员可以将冷却管进行分离,对通道内壁粘附的炉渣进行清除,延长钢包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行业所使用的钢水包,具体为一种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
技术介绍
在钢铁冶金行业中比较常见的钢水包,其内衬是由用轻质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温层及用耐火砖砌筑的工作层所构成。钢水包用于炼钢厂、铸造厂在平炉、电炉或转炉前承接钢水、进行浇注作业。目前常用的钢水包结构形式有塞杆式,塞杆式的钢水包适用于10吨以下钢水转移。针对市场上双相不锈钢存在局部防腐蚀及焊接性能不稳定的缺陷,申请人通过冶炼工艺、冶炼控制温度、调配化学成份等多种方法,稳定产品质量。当前手段是通过增加LF炉弱吹时间、控制LF炉喂入钢水中的硅钙数量等多种方式结合,保证钢水中的大型夹杂物不断上浮被炉渣吸附,控制AOD炉还原和脱硫期钢水中的夹杂物与卷渣现象,控制LF炉精炼阶段产生的内生夹杂物。AOD冶炼、LF精炼和连铸过程,不断减少钢水中夹杂物总数和尺寸,逐渐减少全氧含量,实现增加双相不锈钢的防腐蚀及焊接性能,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同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目前在钢水转移时,由于温度冷却会导致钢水流动性降低,内部夹杂物上浮受到影响,夹杂物不及时与炉渣吸附则影响到钢铁品质。因此,如何在钢水在钢包转移过程中,确保钢水搅动以使得内部夹杂物接触炉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钢水包底部增加冷却管道和搅流机构,先对管道内流动的钢水降温使管道内形成炉渣,其次再对钢水进行搅拌,使钢水内部的夹杂物由内部移动至钢水外表接触炉渣,从而使得炉渣尽可能多的吸附夹杂物,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中将冷却管道设置为可相互拆分的两部分,从而工作人员可以将冷却管进行分离,对通道内壁粘附的炉渣进行清除,延长钢包组件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包括钢水包、外架、控制杆、联动结构和塞杆,钢水包底部设有流孔,钢包组件还包括冷却外壳、冷却管道、搅流机构、缓流机构和卸料口,流孔、冷却管道、搅流机构、缓流机构和卸料口依次连通,所述冷却外壳包裹并密封冷却管道、搅流机构和缓流机构,冷却外壳与冷却管道、搅流机构和缓流机构之间留有流动性的冷却液体,冷却管道用于钢水经过并降温降低温度促使管道壁内炉渣附着,将降温后的钢水送入到搅流机构;搅流机构用于接收钢水并搅拌钢水,使钢水内析出的夹杂物朝向通道内壁表面移动;缓流机构用于减缓钢水向下冲击的速度;卸料口用于承接缓流机构内流出的钢水并往外排出;所述冷却管道盘旋设置于钢水包底部,冷却管道由内管壁、外管壁与对合结构组成,对合结构用于内管壁和外管壁对准并合拢,内管壁和外管壁对准并合拢后形成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连接流孔与卸料口。优选的,对合结构包括夹壁和紧固件,内管壁和外管壁设有夹壁,夹壁与内管壁和外管壁均为一体成型设置,夹壁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夹壁沿钢水包的轴向延伸,夹壁与内管壁/外管壁形成管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冷却通道内设有多段隔热套,隔热套外壁和内管壁/外管壁的内壁接触,相邻的隔热套首尾抵接。优选的,所述内管壁和外管壁外表面设有用于增加同冷却液体接触面积的换热片。优选的,所述搅流机构包括搅流管、搅流块和涡轮,涡轮和搅流块通过支架枢接于搅流管内部,涡轮和搅流块同步旋转,搅流块包括搅流通道、搅流入口和搅流出口,搅流通道两端连接搅流入口和搅流出口。优选的,所述搅流通道沿搅流块轴心螺旋设置,流体经过搅流通道时带动搅流块扭转,搅流块扭转方向与涡轮扭转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搅流通道入口处设有挡流板,挡流板边缘处设有侧边孔。优选的,所述搅流入口和搅流出口均为条状通孔,所述搅流入口贴合所在搅流块端面的边缘,搅流出口沿所在搅流块端面圆周阵列设置,搅流出口朝向搅流块中心。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通过在钢水包底部增加搅流机构,通过搅拌钢水的方式,将钢水内部的夹杂物不断的翻滚到钢水最外处,使得炉渣吸附夹杂物。二、缓流机构使得钢水流动方向由竖直向下变为水平流动,从而避免钢水直接向下冲击形成过大的溅射。三、钢水在经过冷却管道时,可以在冷却外壳和冷却管道之间通入冷却液,降低管道内钢水温度,促进钢水与管道壁之间析出炉渣,增加夹杂物的吸附面积。四、由于冷却管道与冷却外壳之间会通入冷却液体,导致冷却管道内壁温度降低,使得钢水中大量的炉渣析出并附着在冷却管道内壁,若不对炉渣进行清除,则炉渣不断堆积堵塞管道,因此通过将原有的冷却管道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内管壁和外管壁,使得管道可以打开,之后通过对冷却通道内壁上的炉渣以敲击的方式进行清除,避免冷却器管道内堆积过多的炉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钢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钢包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冷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冷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冷却管道的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2中冷却管道的拆分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搅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搅流机构的剖视图。图10为实施例中搅流机构的拆分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中挡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中搅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中搅流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中搅流出口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中缓流机构中钢水流动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水包;10、塞杆;11、联动结构;12、控制杆;13、外架;14、流孔;2、冷却管道;20、冷却通道;21、内管壁;22、外管壁;23、隔热套;24、换热片;25、夹壁;3、搅流机构;30、搅流管;31、挡流板;310、侧边孔;32、搅流块;320、搅流通道;321、搅流入口;322、搅流出口;323、侧溢孔;33、支架;34、涡轮;4、缓流机构;40、水平缓流挡壁;41、缓流孔;42、缓流通道;43、竖直缓流挡壁;44、排空孔;45、主流通道;5、卸料口;6、冷却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3所示的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包括钢水包1、外架13、控制杆12、联动结构11和塞杆10,钢水包1底部设有流孔14。通过下压控制杆12,联动结构11带动塞杆10向上移动,流孔14脱离塞杆10的封堵,钢水从流孔14内向下流动。钢包组件还包括冷却外壳6、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缓流机构4和卸料口5,流孔14、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缓流机构4和卸料口5依次连通,冷却外壳6包裹并密封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和缓流机构4,冷却外壳6与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和缓流机构4之间留有流动性的冷却液体。冷却管道2用于钢水经过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包括钢水包(1)、外架(13)、控制杆(12)、联动结构(11)和塞杆(10),钢水包(1)底部设有流孔(14),其特征在于:钢包组件还包括冷却外壳(6)、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缓流机构(4)和卸料口(5),流孔(14)、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缓流机构(4)和卸料口(5)依次连通,所述冷却外壳(6)包裹并密封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和缓流机构(4),冷却外壳(6)与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和缓流机构(4)之间留有流动性的冷却液体,/n-冷却管道(2),用于钢水经过并降温降低温度促使管道壁内炉渣附着,将降温后的钢水送入到搅流机构(3);/n-搅流机构(3),用于接收钢水并搅拌钢水,使钢水内析出的夹杂物朝向通道内壁表面移动;/n-缓流机构(4),用于减缓钢水向下冲击的速度;/n-卸料口(5),用于承接缓流机构(4)内流出的钢水并往外排出;/n所述冷却管道(2)盘旋设置于钢水包(1)底部,冷却管道(2)由内管壁(21)、外管壁(22)与对合结构组成,内管壁(21)和外管壁(22)相互分离,对合结构用于内管壁(21)和外管壁(22)对准并合拢对接,内管壁(21)和外管壁(22)对准并合拢后形成冷却通道(20),冷却通道(20)连接流孔(14)与卸料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包括钢水包(1)、外架(13)、控制杆(12)、联动结构(11)和塞杆(10),钢水包(1)底部设有流孔(14),其特征在于:钢包组件还包括冷却外壳(6)、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缓流机构(4)和卸料口(5),流孔(14)、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缓流机构(4)和卸料口(5)依次连通,所述冷却外壳(6)包裹并密封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和缓流机构(4),冷却外壳(6)与冷却管道(2)、搅流机构(3)和缓流机构(4)之间留有流动性的冷却液体,
-冷却管道(2),用于钢水经过并降温降低温度促使管道壁内炉渣附着,将降温后的钢水送入到搅流机构(3);
-搅流机构(3),用于接收钢水并搅拌钢水,使钢水内析出的夹杂物朝向通道内壁表面移动;
-缓流机构(4),用于减缓钢水向下冲击的速度;
-卸料口(5),用于承接缓流机构(4)内流出的钢水并往外排出;
所述冷却管道(2)盘旋设置于钢水包(1)底部,冷却管道(2)由内管壁(21)、外管壁(22)与对合结构组成,内管壁(21)和外管壁(22)相互分离,对合结构用于内管壁(21)和外管壁(22)对准并合拢对接,内管壁(21)和外管壁(22)对准并合拢后形成冷却通道(20),冷却通道(20)连接流孔(14)与卸料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其特征在于:对合结构包括夹壁(25)和紧固件,内管壁(21)和外管壁(22)设有夹壁(25),夹壁(25)与内管壁(21)和外管壁(22)均为一体成型设置,夹壁(25)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炉渣清理的钢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壁(25)沿钢水包(1)的轴向延伸,夹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阳张绵涛杨伟标滕松成胡涛张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友谊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