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E样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752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E样杯,杯体的底面为圆形结构,在杯体底面的径向方向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两末端对应设有两个接触槽,且接触槽的深度大于收纳槽的深度,热电偶的两触极水平置于收纳槽内,热电偶两触极的末端均沿着杯体的轴向方向折弯并形成触接部,两所述触接部对应置于两接触槽内;在杯体底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孔,两限位孔之间的连线与收纳槽相垂直,且两限位孔之间的连线位于杯体底面圆心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使用时,不需要考虑杯体的正负极是否会接反,使用效果好。

A CE sample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E样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CE样杯。
技术介绍
:圆形CE样杯(又称定碳圆杯、浇样圆杯)因其快速、简便、可靠和低成本而广泛用于铁水成分现场控制,它是由设计合理的样杯体,高精度的热电偶及激冷剂组成。目前市场上的圆形CE样杯的底面结构图如图4所示,其底面大致为十字形结构,底面上设有两个限位圆弧槽,使用时,通过限位圆弧槽与接线座上的限位柱相配合,保证触极与接线座上的接触头相接触。该种结构在使用时,不能一次找准限位圆弧槽与限位柱的正确接触位置,特别是工作经验不丰富的操作人员,反正找位置会造成CE样杯底损坏,导致废品,且该结构的圆形CE样杯使用时,浇注工不易分清正负极,影响工作效率,触极与接触头之间的接触也不好,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CE样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CE样杯,包括杯体、热电偶和激冷剂,所述热电偶固定于杯体内,且热电偶与杯体同轴设置,热电偶的两个触极均穿过杯体底壁并置于杯体的下端面上,激冷剂固定于杯体的内腔底面上,所述杯体的底面为圆形结构,在杯体底面的径向方向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两末端对应设有两个接触槽,且接触槽的深度大于收纳槽的深度,热电偶的两触极水平置于收纳槽内,热电偶两触极的末端均沿着杯体的轴向方向折弯并形成触接部,两所述触接部对应置于两接触槽内;在杯体底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孔,两限位孔之间的连线与收纳槽相垂直,且两限位孔之间的连线位于杯体底面圆心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槽的宽度小于收纳槽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的深度大于接触槽的深度。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槽的深度为0.8-1.2cm。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槽的深度为0.8-1.2mm。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使用时,不需要考虑杯体的正负极是否会接反(因为杯体只能以特定地角度插接在接线座上,错误角度时,不会与接线座插接配对),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CE样杯的底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结构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CE样杯的底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CE样杯,包括杯体1、热电偶2和激冷剂3,热电偶2固定于杯体1内,且热电偶2与杯体1同轴设置,热电偶2的正、负两个触极均穿过杯体1底壁并置于杯体1的下端面上,激冷剂3固定于杯体1的内腔底面上。杯体1的底面为圆形结构,在杯体1底面的径向方向设有收纳槽11,在收纳槽11的两末端对应设有两个接触槽12,且接触槽12的深度大于收纳槽11的深度。热电偶2的两触极水平置于收纳槽11内,热电偶2两触极的末端均沿着杯体1的轴向方向折弯并形成触接部21,两触接部21对应置于两接触槽12内。在杯体1底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孔13,两限位孔13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收纳槽11相垂直,且两限位孔13圆心之间的连线位于杯体1底面圆心的一侧。接触槽12的宽度小于收纳槽11的宽度。限位孔13的深度大于接触槽12的深度,在限位孔13与接线座上的限位柱相配合时,可以保证接触头更可靠地与热电偶2的两触极相触接。接触槽12的深度为0.8-1.2cm,收纳槽11的深度为0.8-1.2mm。使用时,只要将限位孔13对准限位柱即可,使用及其方便,对准方便,不会损坏杯体,且使用时,不需要考虑CE样杯的正负极是否会接反,工作效率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E样杯,包括杯体(1)、热电偶(2)和激冷剂(3),所述热电偶(2)固定于杯体(1)内,且热电偶(2)与杯体(1)同轴设置,热电偶(2)的两个触极均穿过杯体(1)底壁并置于杯体(1)的下端面上,激冷剂(3)固定于杯体(1)的内腔底面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1)的底面为圆形结构,在杯体(1)底面的径向方向设有收纳槽(11),收纳槽(11)的两末端对应设有两个接触槽(12),且接触槽(12)的深度大于收纳槽(11)的深度,热电偶(2)的两触极水平置于收纳槽(11)内,热电偶(2)两触极的末端均沿着杯体(1)的轴向方向折弯并形成触接部(21),两所述触接部(21)对应置于两接触槽(12)内;在杯体(1)底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孔(13),两限位孔(13)之间的连线与收纳槽(11)相垂直,且两限位孔(13)之间的连线位于杯体(1)底面圆心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E样杯,包括杯体(1)、热电偶(2)和激冷剂(3),所述热电偶(2)固定于杯体(1)内,且热电偶(2)与杯体(1)同轴设置,热电偶(2)的两个触极均穿过杯体(1)底壁并置于杯体(1)的下端面上,激冷剂(3)固定于杯体(1)的内腔底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底面为圆形结构,在杯体(1)底面的径向方向设有收纳槽(11),收纳槽(11)的两末端对应设有两个接触槽(12),且接触槽(12)的深度大于收纳槽(11)的深度,热电偶(2)的两触极水平置于收纳槽(11)内,热电偶(2)两触极的末端均沿着杯体(1)的轴向方向折弯并形成触接部(21),两所述触接部(21)对应置于两接触槽(12)内;在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万奋王凯黄承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集团盛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