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996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探入部和手持部。其中,探入部具有容置腔,探入部的一端为球面,另一端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手持部具有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手持部与探入部可拆卸连接组成L型结构,手持部方便患者自身手持操作,处于收纳状态的手持部位于容置腔内,收纳及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阴道扩张器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便于清洗、方便卫生,可长期用于家庭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
技术介绍
宫颈癌是在女性肿瘤患者中为高发病之一,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方案常采用近距离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也适用于子宫内膜癌、阴道癌等患者。很多患者在接受了阴道近距离放疗后,会出现阴道狭窄、黏连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影响患者的后续随诊、检查、病情评估以及二次治疗。为了避免上述状况,患者可利用阴道扩张装置进行积极、有效的阴道扩张治疗。阴道扩张治疗,需要患者在放疗后至少半年内每周2-3次使用阴道扩张装置进行持续30分钟以上的扩张治疗。而现有的工具主要包括普通的查体用鸭嘴状阴道扩张器,缺点是其通常用来观察病灶,不适宜长时间放置;或者自行网上购买各类型的自慰棒,但其存在着安全性、卫生性、尺寸无法保证等问题。此外,由于上述的器具结构、操作复杂,多数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接受程度较差,使用并不方便,且也不宜清洁,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阴道扩张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且不易清洗及收纳的技术问题。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包括:探入部,具有容置腔,所述探入部的一端为球面,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手持部,具有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探入部可拆卸连接组成L型结构,处于收纳状态的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可选地,所述探入部包括探入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探入本体一端的端头部,所述探入本体为空心结构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端头部为半球状形成所述球面。可选地,所述探入本体为圆柱体。可选地,所述探入本体的外径为2.5cm-6.0cm。可选地,所述探入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手持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手持部能够与所述探入本体螺纹连接。可选地,所述探入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可选地,所述探入本体的外壁上包覆有柔性膜。可选地,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能够卡接于所述开口中。可选地,所述端盖的一端与所述探入本体铰接,相对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探入本体卡接。可选地,所述手持部为圆柱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包括探入部和手持部。其中,探入部具有容置腔,探入部的一端为球面,另一端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手持部具有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手持部与探入部可拆卸连接组成L型结构,手持部方便患者自身手持操作,处于收纳状态的手持部位于容置腔内,收纳及携带方便。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阴道扩张器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便于清洗、方便卫生,可长期用于家庭治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阴道扩张器第一种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阴道扩张器收纳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阴道扩张器第二种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中:1、探入部;2、手持部;3、端盖;4、柔性膜;5、刻度;11、探入本体;12、端头部;111、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参见图1和图2,其包括探入部1和手持部2。其中,探入部1具有容置腔,探入部1的一端为球面,另一端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手持部2具有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手持部2与探入部1可拆卸连接组成L型结构,手持部2方便患者自身手持操作,处于收纳状态的手持部2位于容置腔内,收纳及携带方便。便携式阴道扩张器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便于清洗、方便卫生,可长期用于家庭治疗。具体地,探入部1包括探入本体11和设置于探入本体11一端的端头部12,探入本体11为空心结构形成容置腔,端头部12为半球状形成球面。容置腔用于装置手持部2,将端头部12选为半球状使得表面光滑,以保护接触的身体部位,防止患者使用时有疼痛感。在本实施例中,探入本体11优选为圆柱体,对应地,手持部2优选为圆柱体,结构简单,易于收纳。可选地,探入部1上设置端盖3,端盖3能够卡接在容置腔的开口中,封堵开口,以避免容置腔内装有的手持部2掉出而遗失。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端盖3与探入部1分离而易遗失,将端盖3与探入部1一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端盖3的一端与探入本体11铰接,相对的另一端能够与探入本体11卡接。进一步地,探入本体11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111,手持部2设置有外螺纹,手持部2能够与探入本体11螺纹连接,从而探入本体11与手持部2拆装方便。进一步地,探入本体11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5,以方便患者及时获知顶压深度。进一步地,探入本体11的外径为2.5cm-6.0cm,以满足不同阴道条件的患者。在本实施例中,探入本体11的外径优选为三种尺寸,分别为3cm、4cm、5cm。如图3所示,所述探入本体11的外壁上包覆有柔性膜4,以减缓使用时的不适感,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膜4优选为透明材质,便于读取刻度5。在本实施例中,探入本体11和手持部2的材质均优选为聚丙烯材料,其耐高温、耐消毒,方便患者重复使用。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探入部(1),具有容置腔,所述探入部(1)的一端为球面,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n手持部(2),具有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手持部(2)与所述探入部(1)可拆卸连接组成L型结构,处于收纳状态的所述手持部(2)位于所述容置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入部(1),具有容置腔,所述探入部(1)的一端为球面,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
手持部(2),具有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手持部(2)与所述探入部(1)可拆卸连接组成L型结构,处于收纳状态的所述手持部(2)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部(1)包括探入本体(11)和设置于所述探入本体(11)一端的端头部(12),所述探入本体(11)为空心结构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端头部(12)为半球状形成所述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本体(11)为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本体的外径为2.5cm-6.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慧沈晶胡克张福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