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58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包括针体、针柄、捏柄和挡圈,针体内部贯穿设置有针柄,针体上端活动连接有捏柄,针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挡圈,针体下端通过挡圈活动连接有针杆,且针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针尖,针杆上嵌入设置有刻度线;针柄左端固定连接有圆环,且针柄右端嵌入设置有凹槽;捏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内部贯穿设置有弹簧,套筒右端嵌入设置有按钮,且捏柄中间贯穿设置有圆孔,种针灸针在使用时,可以转动针体,当针体转动时针柄也跟着转动,使得针柄由于转动推动针杆向下移动,从而来增加针杆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
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
技术介绍
在临床工作中,中医医生最常用的治疗工具是针灸针,中医医生所使用的针灸针用于治疗成年人、未成年人、大尺寸部位或者小尺寸部位,用处极为广泛,例如,对于不同的病人或者不同的病情需要针灸针插入的深浅不一样,除此之外,很多情况下,对其针灸的针头要求也不同。但现有的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在使用针灸针时,由于针杆的长度不好调节,且针杆还容易松动,在对个别的穴位进行针灸时,导致了给病人针灸时无法针灸到穴位,针灸时对针刺入的深度无法的了解,导致在针灸时会发生针灸太浅而无法治疗,且还需要比较有经验的医生来进行针灸,不合适新手进行,还会导致针灸时由于针灸不到位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在使用时针灸针针杆长度不好调节、针杆容易松动和不知道针灸时的深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包括针体、针柄、捏柄和挡圈,所述针体内部贯穿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包括针体(1)、针柄(9)、捏柄(2)和挡圈(4),所述针体(1)内部贯穿设置有针柄(9),且针体(1)上端活动连接有捏柄(2),所述针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挡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下端通过挡圈(4)活动连接有针杆(5),且针杆(5)下端固定连接有针尖(7),所述针杆(5)上设置有刻度线(6);所述针柄(9)左端固定连接有圆环(8),且针柄(9)右端开有有凹槽(10);所述捏柄(2)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筒(12),且套筒(12)内部嵌入设置有弹簧(13),所述套筒(12)右端活动链接有按钮(11),且捏柄(2)中间贯穿设置有圆孔(3);所述挡圈(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包括针体(1)、针柄(9)、捏柄(2)和挡圈(4),所述针体(1)内部贯穿设置有针柄(9),且针体(1)上端活动连接有捏柄(2),所述针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挡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下端通过挡圈(4)活动连接有针杆(5),且针杆(5)下端固定连接有针尖(7),所述针杆(5)上设置有刻度线(6);所述针柄(9)左端固定连接有圆环(8),且针柄(9)右端开有有凹槽(10);所述捏柄(2)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筒(12),且套筒(12)内部嵌入设置有弹簧(13),所述套筒(12)右端活动链接有按钮(11),且捏柄(2)中间贯穿设置有圆孔(3);所述挡圈(4)内部嵌入设置有卡扣(15),且挡圈(4)上端贯穿设置有按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长度的中医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为圆柱体,且针体(1)内部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宇肖冰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紫微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