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刺激型防瞌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尖尖的刺激针向人体的太阳穴部分反复施加刺激来抑制犯困的调节刺激型防瞌睡器,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调节刺激型防瞌睡器:可通过简单的操作调节向太阳穴施加接触刺激的刺激针的突出程度,从而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刺激强度来使用。
技术介绍
通常,瞌睡为人在疲倦时出现的现象之一,为在进行长时间的作业或驾驶或者进行重复且单调的工作时常见的现象,这种瞌睡与操作人员的不注意一同成为在驾驶或作业现场中引起交通事故和各种工伤的很大的原因,在瞌睡引起的安全事故的情况下,不仅导致莫大的经济损失,还引起导致身体损伤和伤亡事故的问题。如一例,当进行长时间的驾驶时,尤其,在一人进行夜间行驶的情况下,瞌睡产生频率非常高,但除休息或睡眠之外,没有用于充分解除瞌睡的合适的方案,因此,大部分驾驶人员因为做赶时间的工作,因此,在未充分休息或睡眠的状态下,忍着困倦驾驶。这是由于在瞌睡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危险非常高的状态下行驶,无法适当地应对出人意料地带路情况或周围车辆的流动,经常导致发生事故,当事故发生时,会发生大型事故。此外,在各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刺激型防瞌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佩戴部,由框架、本体以及调节旋钮形成,所述框架能够佩戴于佩戴者的脸部或头部,所述本体设置于与佩戴者的太阳穴相向的框架的内侧且在内部设置有多个引导轴,所述调节旋钮隔着所述框架来设置于框架的外侧并通过旋转操作进行旋转,延伸形成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在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螺线;/n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部,用于生成前后方向的驱动力;/n刺激针,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接来联动,朝向本体的外部突出来向太阳穴附近施加接触刺激;以及/n壳体,由主体、引导凸缘及螺纹凸缘形成,所述主体提供用于在内部收容所述驱动模块的空间,所述引导凸缘设置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5 KR 10-2019-00572211.一种调节刺激型防瞌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部,由框架、本体以及调节旋钮形成,所述框架能够佩戴于佩戴者的脸部或头部,所述本体设置于与佩戴者的太阳穴相向的框架的内侧且在内部设置有多个引导轴,所述调节旋钮隔着所述框架来设置于框架的外侧并通过旋转操作进行旋转,延伸形成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在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螺线;
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部,用于生成前后方向的驱动力;
刺激针,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接来联动,朝向本体的外部突出来向太阳穴附近施加接触刺激;以及
壳体,由主体、引导凸缘及螺纹凸缘形成,所述主体提供用于在内部收容所述驱动模块的空间,所述引导凸缘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部面的一侧且形成有使所述引导轴进行直线移动的贯通孔,所述螺纹凸缘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部面的另一侧且形成有使所述螺纹部通过连接来随着螺线进行直线移动的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刺激型防瞌睡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由螺旋弹簧或缓冲材料形成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用于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