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14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包括摆动平输机、上料斜输机、发酵主机、发酵房和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通过摆动平输机进行摆动平输将茶叶均匀撒到上料斜输机上,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加热装置和加湿机工作,加热装置对发酵房内的空气加热,加湿机通过加湿管对发酵主机进行加湿,且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发酵房内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把湿度和温度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有利于对发酵的实时监控,同时,匀叶厚度调节电机通过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带动匀叶厚度调节链条一起上下运动,进而改变匀叶机构与发酵主机之间的间隙,以达到调节茶叶厚度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发酵的效率,保证发酵主机上茶叶发酵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
本技术主要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
技术介绍
发酵茶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是将茶树芽叶经过萎调,揉切,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对于发酵茶而言,发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发酵程度的不同,发酵茶一般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等都要需要一定程度的发酵。现有茶叶发酵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木质或不锈钢发酵框、桶或发酵槽里,进入发酵室发酵。其存在发酵用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低,需大量人力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发酵过程中需人工进行翻茶,需要一定体力和操作经验,且工作环境往往较差,同时,人工翻动茶叶进行发酵由于内外温度不相同以及与氧气的接触程度不同,容易导致发酵不均匀,导致茶叶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可解决其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包括摆动平输机、上料斜输机、发酵主机、发酵房和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所述上料斜输机连接摆动平输机,所述发酵主机为多层式结构并设置于发酵房内,所述发酵房内中部靠近左端的位置设置有加湿管,所述加湿管的下端与加湿机相连,所述加湿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发酵房顶部的开设有加热空气入口,通过加热装置进行控温,所述发酵房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设定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均设置于发酵房的外侧且加热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发酵主机的顶层,其包括匀叶厚度调节电机、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匀叶厚度调节链条和匀叶机构,所述匀叶厚度调节电机与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相连,所述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通过匀叶厚度调节链条与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相连,所述匀叶机构串联在匀叶厚度调节链条。进一步地,所述匀叶机构包括匀叶电机、匀叶轴和匀叶片,所述匀叶电机与匀叶轴相连,所述匀叶片安装于匀叶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匀叶片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匀叶片均匀分布于匀叶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发酵房采用双层钢化玻璃制作。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平输机与一个驱动电机相连,用于实现出料和摆动同步进行。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管从上至下垂直设立,其上开设有若干小孔。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机为超声波加湿机。进一步地,所述发酵房两侧顶端开设有新鲜空气入口,其底部开设有排气孔。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加热空气入口与加热装置之间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包括主风管和支管,所述支管的上端与通风管相连通,其下端与加热空气入口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空气入口的数量与支管的数量相同。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包括摆动平输机、上料斜输机、发酵主机、发酵房和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通过摆动平输机进行摆动平输将茶叶均匀的撒到上料斜输机上,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加热装置和加湿机工作,加热装置对发酵房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用于控制发酵房内的温度,加湿机通过加湿管对发酵房内的发酵主机进行加湿,且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发酵房内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把湿度和温度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有利于对发酵的实时监控,同时,匀叶厚度调节电机通过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带动匀叶厚度调节链条一起上下运动,进而改变匀叶机构与发酵主机之间的间隙,以达到调节茶叶厚度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发酵的效率,保证发酵主机上茶叶发酵的均匀度。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匀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摆动平输机-1上料斜输机-2发酵主机-3发酵房-4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5加湿管-6匀叶厚度调节电机-51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52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53匀叶厚度调节链条-54匀叶机构-55匀叶电机-551匀叶轴-552匀叶片-553加湿机-7工业空调-8通风管-9主风管-91支管-92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中,使用的方位如“左”、“右”、“内”“外”、“上”、“下”、“垂直”等均以图1所示的视图为基准。术语“第一”、“第二”主要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但不对部件进行具体限制。图1和图2所示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的结构简图,其中图1所示是在主视图,图2所示是俯视图。该实施例的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包括摆动平输机1、上料斜输机2、发酵主机3、发酵房4和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5,上料斜输机2连接摆动平输机1,发酵主机3为多层式结构并设置于发酵房4内,发酵房4内中部靠近左端的位置设置有加湿管6,加湿管6的下端与加湿机7相连,加湿机7与控制系统相连,发酵房4顶部的开设有加热空气入口,通过加热装置进行控温,发酵房4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设定湿度进行控制,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均设置于发酵房4的外侧且加热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5设置于发酵主机3的顶层,具体如图3所示,其包括匀叶厚度调节电机51、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52、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53、匀叶厚度调节链条54和匀叶机构55,所述匀叶厚度调节电机51与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52相连,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52通过匀叶厚度调节链条54与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53相连,匀叶机构55串联在匀叶厚度调节链条54,由匀叶厚度调节电机51通过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52、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53带动匀叶厚度调节链条54一起上下运动,改变匀叶机构55与发酵主机3之间的间隙,以达到调节厚度的功能。优选地,上料斜输及发酵主机3都采用变频电机控制,实现速度可调。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加热装置为工业空调8,但不仅限于此。同时,如图4所示,上述匀叶机构55包括匀叶电机551、匀叶轴552和匀叶片553,匀叶电机551与匀叶轴552相连,匀叶片553安装于匀叶轴552上,匀叶电机551带动匀叶轴552和匀叶片553转动,将超过设定厚度的茶叶往后抛,经过匀叶片553后茶叶厚度一致。需要说明的是,为更好地保证茶叶匀叶效果,前述匀叶片553的数量优选为若干,若干匀叶片553均匀分布于匀叶轴552上。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发酵房4采用双层钢化玻璃制作,以便可以在外面观察到房间内的状态,控制更方便,不用频繁开关发酵房4的门,温湿度控制亦更好。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加热空气入口与加热装置之间还是只有通风管9,该通风管9包括主风管91和支管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平输机、上料斜输机、发酵主机、发酵房和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所述上料斜输机连接摆动平输机,所述发酵主机为多层式结构并设置于发酵房内,所述发酵房内中部靠近左端的位置设置有加湿管,所述加湿管的下端与加湿机相连,所述加湿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发酵房顶部的开设有加热空气入口,通过加热装置进行控温,所述发酵房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设定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均设置于发酵房的外侧且加热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发酵主机的顶层,其包括匀叶厚度调节电机、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匀叶厚度调节链条和匀叶机构,所述匀叶厚度调节电机与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相连,所述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通过匀叶厚度调节链条与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相连,所述匀叶机构串联在匀叶厚度调节链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平输机、上料斜输机、发酵主机、发酵房和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所述上料斜输机连接摆动平输机,所述发酵主机为多层式结构并设置于发酵房内,所述发酵房内中部靠近左端的位置设置有加湿管,所述加湿管的下端与加湿机相连,所述加湿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发酵房顶部的开设有加热空气入口,通过加热装置进行控温,所述发酵房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设定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均设置于发酵房的外侧且加热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匀叶及厚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发酵主机的顶层,其包括匀叶厚度调节电机、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匀叶厚度调节链条和匀叶机构,所述匀叶厚度调节电机与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相连,所述第一匀叶厚度调节链轮通过匀叶厚度调节链条与第二匀叶厚度调节链轮相连,所述匀叶机构串联在匀叶厚度调节链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叶机构包括匀叶电机、匀叶轴和匀叶片,所述匀叶电机与匀叶轴相连,所述匀叶片安装于匀叶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生产用发酵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怀胜段学俊周建勇林五忠周益俊李大强龚瑞堂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白沙陨石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