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10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的内部通过卡环固定有输送管,输送管的一端封闭,输送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料管与杀虫剂喷雾器相连通,输送管上设有若干相间分布的连接管,连接管的顶部设有弧形喷雾管,弧形喷雾管的末端通过悬挂结构悬挂有害虫诱捕器,害虫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电源的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外壳,外壳的顶部卡接有带有害虫入口的盖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盛装诱捕剂的底仓,底仓的上方设有害虫捕杀仓,害虫捕杀仓的上方设有防逃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与杀虫剂喷雾器相连通的弧形喷雾管在葡萄结果前对葡萄树进行除虫,结果后,由害虫诱捕器对害虫进行诱捕达到除虫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属于葡萄种植

技术介绍
葡萄,因其独具的攀爬匍匐生长特性和不能自然直立成形生长的属性,在从古至今的葡萄生产中,人们均广泛地采用的是大棚架、小棚架、单篱架、双篱架几种主要架式结构。葡萄种植过程中,为了给葡萄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大棚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而在大棚种植葡萄的过程中除虫是必要的措施,目前的除虫手段大多数是通过人工喷洒农药进行除虫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喷药的过程中也会对工人造成伤害,在葡萄结果后喷洒农药进行除虫会有农药残留于葡萄上,对人体造成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通过设置与杀虫剂喷雾器相连通的弧形喷雾管在葡萄结果前对葡萄树进行除虫,结果后,由害虫诱捕器对害虫进行诱捕达到除虫的目的,避免农药对工人的伤害和残留在葡萄内的农药对人体造成伤害,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内部通过卡环固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封闭,输送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料管与杀虫剂喷雾器相连通,输送管上设有若干相间分布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有弧形喷雾管,所述弧形喷雾管的末端通过悬挂结构悬挂有害虫诱捕器,所述害虫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电源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卡接有带有害虫入口的盖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盛装诱捕剂的底仓,所述底仓的上方设有害虫捕杀仓,所述害虫捕杀仓的上方设有防逃罩。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喷雾器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带有可开合的密封盖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由带孔的隔离板分隔成了雾化腔和位于雾化腔的上方的杀虫剂容纳腔。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器,所述杀虫剂容纳腔的内部设有放置于隔离板上的镂空的外罩,所述雾化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器,所述杀虫剂容纳腔的内部设有放置于隔离板上的镂空的外罩,所述外罩的内部设有可抽拉的带有把手的且底部镂空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内放置有用于容纳杀虫剂的多孔海绵。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纳电源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底部卡接有挡片。进一步的,所述害虫入口包括安装于盖体上且与盖体相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顶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喇叭状的斗体,所述斗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与电源相连的诱捕灯。进一步的,所述底仓和害虫捕杀仓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害虫捕杀仓的内部设有安装于外壳内壁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可拆卸的安装有与电源相连的电网。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包括固定于外壳内壁的托环,所述托环的内部放置有带孔的板体。进一步的,所述防逃罩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状的罩体,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与外壳的内部的插槽相配合的插柱。本技术在葡萄结果前通过向容纳盒内的多孔海绵内添加杀虫剂,由雾化器将多孔海绵内的杀虫剂雾化后由进料管进入输送管,经过连接管后由弧形喷雾管喷出,对葡萄树进行除虫,由于是通过雾化器将杀虫剂雾化后喷入大棚内的,不需要工人进入大棚内进行喷洒农药,从而避免了在喷洒农药时农药对工人造成伤害,葡萄树结果后,采用害虫诱捕器对害虫进行诱杀,通过诱捕灯将害虫引入通道内后在诱捕剂的引诱下害虫由防逃罩进入害虫捕杀仓,电网将害虫电杀,由于防逃网的设置害虫进入害虫捕杀仓后逃不出盖体,通过害虫诱捕器进行诱杀,葡萄内不会有农药残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害虫诱捕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害虫诱捕器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图5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分隔板的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杀虫剂喷雾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图8的正视图;图10为本技术杀虫剂喷雾器的爆炸图;图11为本技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棚本体;2、支架;3、进料管;4、箱体;5、密封盖;6、输送管;7、弧形喷雾管;8、悬挂结构;9、害虫诱捕器;10、卡环;11、连接管;12、电源;13、托环;14、座体;15、板体;16、电网;17、外壳;18、盖体;19、诱捕灯;20、斗体;21、通道;22、防逃罩;23、固定环;24、挡片;25、底仓;26、害虫捕杀仓;27、电池仓;28、插柱;29、插槽;31、外罩;32、多孔海绵;33、隔离板;34、雾化器;35、容纳盒;36、把手;37、杀虫剂容纳腔;38、雾化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内部通过卡环固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封闭,输送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料管与杀虫剂喷雾器相连通,输送管上设有若干相间分布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有弧形喷雾管,所述弧形喷雾管的末端通过悬挂结构悬挂有害虫诱捕器,所述害虫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电源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卡接有带有害虫入口的盖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盛装诱捕剂的底仓,所述底仓的上方设有害虫捕杀仓,所述害虫捕杀仓的上方设有防逃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杀虫剂喷雾器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带有可开合的密封盖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由带孔的隔离板分隔成了雾化腔和位于雾化腔的上方的杀虫剂容纳腔;所述雾化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器,所述杀虫剂容纳腔的内部设有放置于隔离板上的镂空的外罩,所述雾化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器,所述杀虫剂容纳腔的内部设有放置于隔离板上的镂空的外罩,所述外罩的内部设有可抽拉的带有把手的且底部镂空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内放置有用于容纳杀虫剂的多孔海绵。杀虫剂由多孔海绵透过外罩进入雾化腔腔,由雾化器进行雾化后进入输送管内由弧形喷雾管喷出进行杀虫,无需工人进行喷药,省时省力且对工人无伤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纳电源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底部卡接有挡片;所述害虫入口包括安装于盖体上且与盖体相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顶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喇叭状的斗体,所述斗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与电源相连的诱捕灯;所述底仓和害虫捕杀仓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害虫捕杀仓的内部设有安装于外壳内壁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可拆卸的安装有与电源相连的电网;所述分隔板包括固定于外壳内壁的托环,所述托环的内部放置有带孔的板体;所述防逃罩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状的罩体,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与外壳的内部的插槽相配合的插柱。在葡萄结果前通过向容纳盒内的多孔海绵内添加杀虫剂,由雾化器将多孔海绵内的杀虫剂雾化后由进料管进入输送管,经过连接管后由弧形喷雾管喷出,对葡萄树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包括大棚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的内部通过卡环固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封闭,输送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料管与杀虫剂喷雾器相连通,输送管上设有若干相间分布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有弧形喷雾管,所述弧形喷雾管的末端通过悬挂结构悬挂有害虫诱捕器,所述害虫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电源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卡接有带有害虫入口的盖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盛装诱捕剂的底仓,所述底仓的上方设有害虫捕杀仓,所述害虫捕杀仓的上方设有防逃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包括大棚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的内部通过卡环固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封闭,输送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料管与杀虫剂喷雾器相连通,输送管上设有若干相间分布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有弧形喷雾管,所述弧形喷雾管的末端通过悬挂结构悬挂有害虫诱捕器,所述害虫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电源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卡接有带有害虫入口的盖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盛装诱捕剂的底仓,所述底仓的上方设有害虫捕杀仓,所述害虫捕杀仓的上方设有防逃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喷雾器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带有可开合的密封盖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由带孔的隔离板分隔成了雾化腔和位于雾化腔的上方的杀虫剂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葡萄促早栽培的除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器,所述杀虫剂容纳腔的内部设有放置于隔离板上的镂空的外罩,所述外罩的内部设有可抽拉的带有把手的且底部镂空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内放置有用于容纳杀虫剂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少芹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联众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