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综合治理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149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白蚁综合治理平台,包括竖向设置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一体设置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宽度大于第一盒体的宽度且第一盒体位于第二盒体的中央,所述第一盒体顶部开设有若干透光窗,所述第一盒体的后侧可拆卸设置有饵剂仓,所述饵剂仓内部与第一盒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盒体的周边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监控装置内部固定设置有喷粉组件,所述喷粉组件的周边与监控装置的内侧壁之间间隔设置,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定位标识、不开盖即可完成检查和投药处理、提高灭治效率的优点。

An integrated termite control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综合治理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白蚁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白蚁综合治理平台。
技术介绍
监测控制技术是目前白蚁行业用来进行区域控制白蚁的最好的方法,监控技术是通过将监控装置埋在地下实现的,具有灭杀效果彻底、对环境友好特点。但是监控技术本身的技术特点要求在安装后每年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检查维护时首先要找寻埋在地下的监控装置,因无较好的定位标识,极易找寻不到监控装置。找到后需要打开监控装置的盖子,取出白蚁饵料检查是否有白蚁危害的痕迹或是否有活体白蚁,依此来判断白蚁的入侵情况,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根据经验,一个施工小组平均每天检查维护大概为40个装置。按照“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及白蚁行业的总体规划,受白蚁危害的地区未来将会大规模的推广监控装置预防和灭治白蚁,检查维护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人工投入与现有的施工能力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只有通过不断改进监控技术,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工投入来缓解这个矛盾。为保证白蚁引诱效果,监控装置内部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干湿度稳定、二氧化碳浓度稳定、避光,因此,监控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蚁综合治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一体设置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宽度大于第一盒体的宽度且第一盒体位于第二盒体的中央,所述第一盒体顶部开设有若干透光窗,所述第一盒体的后侧可拆卸设置有饵剂仓,所述饵剂仓内部与第一盒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盒体的四周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监控装置内部固定设置有喷粉组件,所述喷粉组件的周边与监控装置的内侧壁之间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综合治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一体设置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宽度大于第一盒体的宽度且第一盒体位于第二盒体的中央,所述第一盒体顶部开设有若干透光窗,所述第一盒体的后侧可拆卸设置有饵剂仓,所述饵剂仓内部与第一盒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盒体的四周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监控装置内部固定设置有喷粉组件,所述喷粉组件的周边与监控装置的内侧壁之间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综合治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一体设置的导光部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监控装置的顶部一体成型,所述导光部呈倒棱台状,所述导光部的顶部一体设置有标识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综合治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窗设置有四个且围成方形,每个所述透光窗均位于导光部的下方,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透光窗之间距离小于导光部顶部的长度,前后两侧的两个所述透光窗之间的距离小于导光部顶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蚁综合治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的周边粘贴设置有反光材料。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旭隋晓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