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803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制动控制装置(50)应用于控制前轮制动力和后轮制动力的制动装置(15)。而且,制动控制装置(50)具备:比率计算部(57),基于目标俯仰角(PATr)计算目标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DRTr);以及制动控制部(61),在车辆制动时,实施使制动装置(15)基于目标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DRTr)工作的姿势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车辆制动时的车辆的俯仰角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将后轮制动力相对于前轮制动力的比率作为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的情况下,当车辆制动时车辆的行驶姿势成为规定的行驶姿势时,以后轮制动力增大的方式变更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的装置的一个例子。后轮制动力是指对后轮的制动力,前轮制动力是指对前轮的制动力。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09664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以车辆的行驶姿势成为规定的行驶姿势为条件,为了将行驶姿势矫正为前端上浮侧而变更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即,从由于车辆的减速而车辆的行驶姿势开始向前端下沉侧变化开始变更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而行驶姿势向前端上浮侧变化。该情况下,从指示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的变更,到该比率实际改变而车辆的俯仰角开始向前端下沉侧变化为止产生时滞。其结果,有在车辆制动时车辆的俯仰角变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应用于构成为能够调整对车辆的前轮的制动力亦即前轮制动力和对车辆的后轮的制动力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应用于构成为能够调整对车辆的前轮的制动力亦即前轮制动力和对车辆的后轮的制动力亦即后轮制动力的制动装置,该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n比率计算部,在将车辆制动时的车辆的俯仰角的目标值设为目标俯仰角,并将上述后轮制动力相对于上述前轮制动力的比率设为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目标俯仰角计算上述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的目标值亦即目标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以及/n制动控制部,在车辆制动时,实施使上述制动装置基于计算出的上述目标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工作的姿势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68061.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应用于构成为能够调整对车辆的前轮的制动力亦即前轮制动力和对车辆的后轮的制动力亦即后轮制动力的制动装置,该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
比率计算部,在将车辆制动时的车辆的俯仰角的目标值设为目标俯仰角,并将上述后轮制动力相对于上述前轮制动力的比率设为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目标俯仰角计算上述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的目标值亦即目标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以及
制动控制部,在车辆制动时,实施使上述制动装置基于计算出的上述目标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工作的姿势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在车辆制动时,在车辆产生使车辆前部向上方位移的力亦即抗前倾力以及使车辆后部向下方位移的力亦即抗上浮力,
上述抗前倾力是上述前轮制动力越大其绝对值越大的力,上述抗上浮力是上述后轮制动力越大其值越大的力,
上述比率计算部以根据当车辆制动时在车辆产生的上述抗前倾力以及上述抗上浮力推测出的车辆的俯仰角成为上述目标俯仰角的方式计算上述目标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具备制动前俯仰角计算部,该制动前俯仰角计算部基于前轮的接地负载以及后轮的接地负载,计算车辆的非制动时的俯仰角亦即制动前俯仰角,
上述比率计算部以在上述目标俯仰角与上述制动前俯仰角相比为前端下沉侧的值,且上述制动前俯仰角与上述目标俯仰角的差分较大时,与该差分较小时相比制动力向上述前轮的分配较大的方式计算上述目标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制动控制部在上述姿势控制中,使上述制动装置以即使车辆的车体减速度变化上述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也保持为上述目标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率的方式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勇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