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粘连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785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粘连效果高的防粘连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粘连材料,其包含可应用于生物体的海绵状层合体,所述海绵状层合体包含:至少一部分用固化剂交联的、低内毒素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海绵状的第1层和第2层,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300,000,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200,000,上述重均分子量是在脱交联处理后利用GPC‑MALS法测定而得的,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高于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粘连用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粘连材料、其制造方法和海绵状层合体。
技术介绍
粘连是指,应该彼此分离的组织的表面被纤维性组织连接或融合的状态。粘连通过如下产生:伴随着外伤或炎症,在组织的表面产生包含纤维蛋白的渗出液,该渗出液机化(organization)而使组织表面连接或融合。外科手术中在组织的表面出现的外伤、或因外伤而引起的炎症、和外科手术中组织表面干燥所致的炎症,成为产生粘连的原因。粘连有时可导致不孕、肠梗阻、慢性骨盆痛。另外,为了剥离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粘连,还需要进行再次的外科手术。例如,对于肝癌的复发例,多次手术是有效的,但可否应用再次手术的判断、治疗的风险、手术时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大大地取决于前次手术后的防粘连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有必要防粘连,为了防粘连,至今已经采取了各种手段。用于防粘连的此种手段的几种中,有设置在外伤或炎症部位与其相邻组织之间配置以防止组织的连接或融合的物理性屏障。作为此种物理性屏障,已知有片状的屏障等。具体而言,作为片状的屏障,有聚四氟乙烯(PTFE)膜(Preclude(商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粘连材料,其包含可应用于生物体的海绵状层合体,所述海绵状层合体包含:至少一部分用固化剂交联的、低内毒素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海绵状的第1层和第2层,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300,000,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200,000,上述重均分子量是在脱交联处理后利用GPC-MALS法测定而得的,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高于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防粘连材料,其包含可应用于生物体的海绵状层合体,所述海绵状层合体包含:至少一部分用固化剂交联的、低内毒素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海绵状的第1层和第2层,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300,000,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200,000,上述重均分子量是在脱交联处理后利用GPC-MALS法测定而得的,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高于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重均分子量。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中,低内毒素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在第1层与第2层中的使用量的总计为0.1mg/cm2~3mg/cm2的范围。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中,第1层与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为海藻酸钠或海藻酸钾。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中,第1层与第2层的固化剂为选自CaCl2、CaSO4、ZnCl2、SrCl2、FeCl3、BaCl2、CaHPO4、葡萄糖酸钙、草酸钙和乳酸钙的至少一种金属离子化合物。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用于使第1层朝向创伤部侧的表面进行应用。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具有以下的1种以上的特性:
(1)将JISK6251的拉伸8号形的切片放在拉伸试验机上,根据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的杨氏模量为0.3~300MPa;
(2)将JISK6251的拉伸8号形的切片放在拉伸试验机上,根据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的断裂强度为5~5000kPa;
(3)将JISK6251的拉伸8号形的切片放在拉伸试验机上,根据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的海绵状层合体的断裂强度/杨氏模量比为2~50;
(4)在将与磷酸缓冲生理盐水接触之前的海绵状层合体的重量设为100%的情况下,使海绵状层合体与用磷酸缓冲生理盐水浸渍的琼脂糖凝胶接触2~6小时时的海绵状层合体的重量増加率为200~50000%;
(5)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的以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相对于pH7.5的磷酸缓冲液的溶出为指标的溶解试验中,将第2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溶出量设为100%时的、第1层的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溶出量的比例,在从测定开始起第2天以后为30~70%;
(6)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的以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相对于pH7.5的磷酸缓冲液的溶出为指标的溶解试验中,第1层是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约15±5重量%在2天以内溶出、约25±10重量%在8天以内溶出的层,第2层是海藻酸的1价金属盐的约30±8重量%在2天以内溶出、约60±10重量%在8天以内溶出的层。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大知太田诚一长谷川洁伊佐次三津子清水贤田中大地
申请(专利权)人:持田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