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757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基板层、线路层、覆盖膜层依次叠构形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相邻的弯折区和手指区,所述板体还包括油墨层,所述覆盖膜层相对于所述弯折区的位置设有第一开窗区,所述覆盖膜层相对于所述手指区的位置设有第二开窗区,所述第一开窗区与第二开窗区之间留有间隔,所述油墨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开窗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开窗区的设置,实现对弯折区的绝缘防护的同时保证了厚度,而手指区直接由第二开窗区定义,保证了手指区较好的精度,具备较高的实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FPC制造
,具体是涉及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以及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柔性电路板(简称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板层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一般从下向上依次由基板层、线路层和覆盖膜层叠构形成。由于FPC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故广泛应用于LCM产品中。FPC板除了主体结构区外,一般可以还包括手指区与位于手指区下端的弯折区。弯折区需要绝缘保护层来对线路进行保护,但是由于弯折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弯曲,且弯折区的整体板厚会有要求,故弯折区和手指区都是不设置覆盖膜层的。考虑到手指区与其下端的弯折区一般距离较近,为统一手指区与弯折区设计,FPC板的弯折区一般直接用油墨防护,而弯折区的油墨的印刷长度又定义了手指区的长度。具体来说,弯折区被油墨印刷后,其他未被油墨覆盖的区域即形成了手指区。但是,由于线路层的铜箔被蚀刻,线路层中会存在大量的线路间隙,这些线路间隙导致了线路层与基板层之间存在较大的高低差。而油墨本身又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此时油墨就会渗入线路间隙的低处并蔓延,并造成实际的油墨区面积大于预定的面积。因此,由于渗墨问题的存在,实际的印刷精度总是会受到影响,使得油墨所定义的手指区边缘长度不一,参差不齐,影响手指的配合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FPC板油墨直接印刷时容易渗墨,导致弯折区或手指区的印刷精度较低,影响产品合格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包括由基板层、线路层、覆盖膜层依次叠构形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相邻的弯折区和手指区,所述板体还包括油墨层,所述覆盖膜层相对于所述弯折区的位置设有第一开窗区,所述覆盖膜层相对于所述手指区的位置设有第二开窗区,所述第一开窗区与第二开窗区之间留有间隔,所述油墨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开窗区。优选的,所述油墨层渗入所述线路层与基板层。优选的,所述油墨层相对于所述覆盖膜层的上表面的重叠区域的宽度a至少为0.3mm。优选的,所述覆盖膜层直接贴合在所述线路层上,所述第一开窗区的任一边沿相对所述弯折区的边沿扩大的宽度b至少0.15mm。优选的,所述第一开窗区与第二开窗区的长度与宽度均大于0.6mm。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覆盖膜层上设置第一开窗区,油墨层上部的边缘与覆盖膜层的上表面相重叠实现绝缘防护,油墨层下部的边缘由于受到第一开窗区的阻挡而避免渗入覆盖膜层下的线路层,有效解决了原来的渗墨问题;新的手指区的长度则直接第二开窗区的尺寸进行定义,在保证了手指区较好的精度的同时又不会对弯折区的绝缘防护或厚度造成影响,具备较高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出由基板层、线路层、覆盖膜层依次叠构形成的板体;S2:对板体上的弯折区进行开窗形成第一开窗区,对板体上的手指区进行开窗形成第二开窗区,且第一开窗区与第二开窗区之间留有间隔;S3:将油墨印刷至第一开窗区形成油墨层,且保证所述油墨层与所述覆盖膜层的重叠区域的宽度a至少为0.3mm;S4:进行烘烤及其他后续工序。优选的,步骤S2中的第一开窗区的任一边沿相对所述弯折区的边沿扩大的宽度b至少0.15mm。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去除油墨层后的示意图;附图中:1-基板层;1.1-弯折区;1.2-手指区;2-线路层;3-覆盖膜层;3.1-第一开窗区;3.2-第二开窗区;4-油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供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板体从下向上依次由基板层1、线路层2、覆盖膜层3叠构形成,其中基板层1是指补强片,线路层2是指铜箔层。板体的中部被虚线所框选的区域为弯折区1.1,板体的右侧被虚线所框选的区域为手指区1.2,弯折区1.1和手指区1.2直接为过渡区域。如图2所示,覆盖膜层3直接贴合在线路层2上,覆盖膜层3相对于弯折区1.1的位置设有方形的第一开窗区3.1,覆盖膜层3相对于手指区1.2的位置设有方形的第二开窗区3.2。第一开窗区3.1与第二开窗区3.2均完全贯穿覆盖膜层3,且第一开窗区3.1与第二开窗区3.2并不连通。油墨层4位于第一开窗区3.1的位置,且油墨层4的油墨完全贯穿覆盖膜层3,并从上向下依次渗入线路层2与基板层1,当然也包括线路层2与基板层1之间的间隙,以实现对弯折区1.1的绝缘防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窗区3.1的油墨层4的中部的厚度低于覆盖膜层3的厚度,以满足设计要求。油墨层4的上部的外边缘与覆盖膜层3的上表面相重叠,且油墨层4外边缘与覆盖膜层3的重叠区域的宽度a至少为0.3mm,以保证油墨层4与覆盖膜层3紧密联合,实现较好的绝缘防护效果;同时,油墨层4的下部的外边缘由于受到第一开窗区3.1的阻挡,避免了油墨层4渗入位于覆盖膜层3下的线路层2中,有效解决了原来的渗墨问题;新的手指区1.2的长度则直接由覆盖膜3的第二开窗区3.2的尺寸进行定义。通过第一开窗区3.1与第一开窗区3.2的设置,在保证了手指区1.2较好的精度的同时又不会对弯折区1.1的绝缘防护或厚度造成影响,具备较高的实用性。第一开窗区3.1的任一边沿相对预设的弯折区1.1的边沿扩大的宽度b为0.15mm,例如,要求的弯折区的宽度为4mm,则相应的第一开窗区3.1的宽度为4+0.15*2=4.3mm,从而有效减小第一开窗区3.1的覆盖膜层3贴合公差,确保覆盖膜层3与线路层2的完全贴合。第一开窗区3.1与第二开窗区3.2的长度与宽度均需大于0.6mm,从而更好地满足量产时的成型制程需求。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出由基板层1、线路层2、覆盖膜层3依次叠构形成的板体;S2:对板体上的弯折区1.1进行开窗形成第一开窗区3.1,对板体上的手指区1.2进行开窗形成第二开窗区3.2,其中第一开窗区3.1的任一边沿相对弯折区1.1的边沿扩大的宽度b为0.15mm,且第一开窗区与第二开窗区之间留有间隔;S3:将油墨印刷至第一开窗区3.1形成油墨层4,且保证油墨层4与覆盖膜层3的重叠区域的宽度a至少为0.3mm;S4:进行烘烤及其他后续工序。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包括由基板层(1)、线路层(2)、覆盖膜层(3)依次叠构形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相邻的弯折区(1.1)和手指区(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墨层(4),所述覆盖膜层(3)相对于所述弯折区(1.1)的位置设有第一开窗区(3.1),所述覆盖膜层(3)相对于所述手指区(1.2)的位置设有第二开窗区(3.2),所述第一开窗区(3.1)与第二开窗区(3.2)之间留有间隔,所述油墨层(4)覆盖于所述第一开窗区(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包括由基板层(1)、线路层(2)、覆盖膜层(3)依次叠构形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相邻的弯折区(1.1)和手指区(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墨层(4),所述覆盖膜层(3)相对于所述弯折区(1.1)的位置设有第一开窗区(3.1),所述覆盖膜层(3)相对于所述手指区(1.2)的位置设有第二开窗区(3.2),所述第一开窗区(3.1)与第二开窗区(3.2)之间留有间隔,所述油墨层(4)覆盖于所述第一开窗区(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4)渗入所述线路层(2)与基板层(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4)相对于所述覆盖膜层(3)的上表面的重叠区域的宽度a至少为0.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精度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层(3)直接贴合在所述线路层(2)上,所述第一开窗区(3.1)的任一边沿相对所述弯折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一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