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式电缆中间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59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式电缆中间接头,该中间接头借鉴变压器的电磁感应工作原理进行设计,将待连接的两根电缆的缆芯端头设计为由多匝线圈构成的绕组,且在绕组的外部包裹绝缘层,在绝缘的同时增加连接处的机械强度,而后通过铁芯穿设在两根电缆端头的绕组内部,以形成小型的变压器结构,使得两根电缆在电气上连接,而物理上隔离,完成两根电缆间的导通,避免以往采用热缩或冷缩方式进行连接时,容易出现电缆击穿的现象,故障率高的问题。同时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中间接头中的绕组以及铁芯均可在工厂直接加工成型,现场使用时只需进行简单的组装,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每次连接使用结束后,可拆除后重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A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able intermediat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感应式电缆中间接头
本专利技术公开涉及电缆接头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式电缆中间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将两条电缆连接导通时,大多采用热缩或冷缩的方式进行,即将两根电缆端部的绝缘层去掉露出缆芯后,将缆芯连接到一起,并在连接部位通过缠绕热绝缘/冷绝缘材料以实现绝缘恢复。而上述的连接操作均需在施工现场进行,即在施工现场将电缆外绝缘层剥离露出内芯后,将内芯对接,然后在缆芯外部缠绕热绝缘/冷缩绝缘材料以恢复电缆的外绝缘。上述的导线连接导通方法,施工步骤繁琐,施工工艺复杂,易受现场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影响。实际中,现场制作的电缆接头往往达不到工艺要求标准,在日后运行中容易出现接头处发热严重,绝缘层厚度不均匀,绝缘慢慢老化,绝缘强度慢慢降低,电缆击穿造成事故,故障率高。而且传统的电缆接头一旦连接就只能采取剪断电缆的方式断开电缆,不能重复利用,浪费资源。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的电缆接头,以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式电缆中间接头,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感应式电缆中间接头,用于第一电缆(A)与第二电缆(B)之间的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中间接头包括:第一绕组(1)、第二绕组(2)以及铁芯(3);/n所述第一绕组(1)与所述第一电缆(A)的缆芯端头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绕组(1)的外部包裹有第一绝缘层(11);/n所述第二绕组(2)与所述第二电缆(B)的缆芯端头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绕组(2)的外部包裹有第二绝缘层(21);/n所述铁芯(3)穿设在所述第一绕组(1)和所述第二绕组(2)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式电缆中间接头,用于第一电缆(A)与第二电缆(B)之间的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中间接头包括:第一绕组(1)、第二绕组(2)以及铁芯(3);
所述第一绕组(1)与所述第一电缆(A)的缆芯端头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绕组(1)的外部包裹有第一绝缘层(11);
所述第二绕组(2)与所述第二电缆(B)的缆芯端头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绕组(2)的外部包裹有第二绝缘层(21);
所述铁芯(3)穿设在所述第一绕组(1)和所述第二绕组(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感应式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1)中的线圈匝数与所述第二绕组(2)中的线圈匝数对应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感应式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1)的个数为三个,与所述第一电缆(A)中的三相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绕组(1)均与所述第一电缆(A)中对应相的缆芯端头一体连接,且三个所述第一绕组(1)中的线圈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绕组(2)的个数为三个,与所述第二电缆(B)中的三相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绕组(2)均与所述第二电缆(B)中对应相的缆芯端头一体连接,且三个所述第二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赫吴峰刘盛琳李海娜王菁董溪源李琦赵婉辰王冬研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襄平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