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导电薄膜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透明电极材料,应用于显示屏,触屏,透明电极等领域中。但是随着电子器件向质轻、小型和柔性的方向不断发展,传统的ITO的柔性差和太过昂贵而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开发出光电性能及抗弯折性能优异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成为研发人员关注的焦点。而在这类材料中尤其以一维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线,以及二位纳米材料石墨烯、MXene为主,这一类材料兼具优异的导电性、可见光透过性和柔韧性,已经成为传统ITO材料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在目前的现有技术当中,虽然有将一维与二维纳米材料复合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的案例,亦有对纳米材料化学镀金来提升其导电性后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的案例,但是薄膜的导电性能和透光性依然有限,因此急需一种兼具优异的导电性和透光性的薄膜材料来满足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准备PET衬底:首先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分别对PET薄膜浸泡和冲洗,所述浸泡时间为5-15min,对清洗干净的PET薄膜烘干后进行紫外臭氧处理10-30min以备涂覆;/n(2)制备碳纳米管-MXene墨水:将0.2-0.8wt%的碳纳米管,0.1-0.4wt%的MXene,0.01-0.1wt%的分散剂,0.005-0.05wt%的流平剂,0.03-0.1wt%的表面活性剂和剩余量的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备用;/n(3)准备无电沉积液:将C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PET衬底:首先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分别对PET薄膜浸泡和冲洗,所述浸泡时间为5-15min,对清洗干净的PET薄膜烘干后进行紫外臭氧处理10-30min以备涂覆;
(2)制备碳纳米管-MXene墨水:将0.2-0.8wt%的碳纳米管,0.1-0.4wt%的MXene,0.01-0.1wt%的分散剂,0.005-0.05wt%的流平剂,0.03-0.1wt%的表面活性剂和剩余量的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备用;
(3)准备无电沉积液:将Cu2+浓度为0.05-0.3mol/L的铜盐、10-30g/L的还原剂、3-8g/L的氯化铵、0.01-0.06g/L的硫脲、0.5-5g/L的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和剩余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并将温度升至75-90℃后保温备用;
(4)制备镀铜的碳纳米管-MXene薄膜:将碳纳米管-MXene墨水均匀涂覆在紫外臭氧处理过的PET衬底上,再于60-80℃的条件下5-15min烘干;接着将烘干后的碳纳米管薄膜先后浸泡在二氯化锡溶液敏化1-5min和钯离子溶液中活化5-10min;最后将活化后的碳纳米管薄膜浸泡在无电沉积液中反应30-50min,反应过程持续搅拌保证反应液与薄膜充分接触,反应完成将薄膜冲洗干净并烘干得到所述镀铜的碳纳米管-MXene薄膜;
(5)制备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将所述镀铜的碳纳米管-MXene薄膜浸泡在1-10mg/mL的AgNO3溶液中3-10min,最终制得所述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羟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