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排队长度检测的高架下匝道交叉口的二次放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排队长度检测的高架下匝道交叉口的二次放行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使用机动车进行中长距离出行的量越来越大。而且在市区,高架道路主要起着承担机动车中长距离出行的作用,因此早晚高峰期间,城市内各条高架道路普遍流量较大,高架拥堵情况较为严重,主要体现为:上匝道上不去,下匝道下不来。尤其是当下匝道接地点距离交叉口较近时,常出现通行效率不高的情况,使得下匝道车辆排成长队,甚至影响高架主线车辆通行。因此,提高下匝道通行能力,对于缓解高架道路拥堵,意义重大。针对下匝道的拥堵现象,交管部门通常采用延长下匝道的下游交叉口绿灯时间的方法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缓解拥堵。但是又由于下匝道接地后的车道展宽设计以及下匝道与地面各转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下游交叉口的后半段绿灯时间往往难以被充分利用,反而容易加剧其余方向的拥堵。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旨在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排队长度检测的高架下匝道交叉口的二次放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分析,分析下游交叉口排队长度是否对下匝道通行能力有影响;/n第二,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是否满足二次放行适用条件,并计算清空时间,设置二次放行配时方案;/n第三,实施,在路面埋设线圈检测器,并根据检测数据设置二次放行开启条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排队长度检测的高架下匝道交叉口的二次放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分析,分析下游交叉口排队长度是否对下匝道通行能力有影响;
第二,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是否满足二次放行适用条件,并计算清空时间,设置二次放行配时方案;
第三,实施,在路面埋设线圈检测器,并根据检测数据设置二次放行开启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队长度检测的高架下匝道交叉口的二次放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中的二次放行是在高架下匝道车流方向的车辆实施二次放行,所述二次放行是在直行和左转后再增加一次同方向的直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队长度检测的高架下匝道交叉口的二次放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检测器埋设在下匝道接地点的位置,且在每个车道上均设置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队长度检测的高架下匝道交叉口的二次放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检测器连接信号控制系统,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信号控制系统,并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宗胤,陈向宇,宋乐,王雅如,康杰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