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18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27
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的电路,包括偏置电路和电压转电流电路;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电阻电路和放大电路;电阻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电压转电流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三电阻连接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十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和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电路,电路简单可靠,输出电流不受负载的影响,转换的电流信号精度高,便于信号的传输、测量与控制。

A circuit for converting 0 \uff5e 10V analog voltage signal to - 25mA - + 25mA current sig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的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为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电路。
技术介绍
电压信号在远距离传输时,电压信号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造成信号不准确,而电流信号则不容易受干扰。目前许多工业控制器通常有0~10V模拟电压输出功能,减小控制信号在传输过程的干扰,针对控制器与被控设备的连接问题与信号传输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路能将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完成控制器到控制设备之间控制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能将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的电路,包括偏置电路和电压转电流电路;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电阻电路和放大电路;所述电阻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U1和第二放大器U2,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十电阻R10,且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口VCC,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接地;所述电压转电流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U2,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第二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第十二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输出端、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输出端、第四电压跟随器U6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反相输入端,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同相输入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Q1的基极;第三电压跟随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输出端,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接地;第四电压跟随器U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四电压跟随器U6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接电源,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通过第十四电阻R14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U1、第二放大器U2、第一电压跟随器U3、第二电压跟随器U4、第三电压跟随器U5、第四电压跟随器U6型号均为TL08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电路,电路简单可靠,输出电流不受负载的影响,转换的电流信号精度高,便于信号的传输、测量与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式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技术含义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的电路,包括偏置电路和电压转电流电路;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电阻电路和放大电路。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所述电阻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U1和第二放大器U2,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十电阻R10,且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口VCC,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接地。上述的与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的电压输入端口VCC为0~10V模拟电压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电压转电流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U2,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第二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同时,第十二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同相输入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输出端,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反相输入端。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九电阻R9和第十一电阻R11相连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Q1的发射极,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Q1的基极,第二跟随器U4的集电极接电源VCC。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四电压跟随器U6的同相输入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输出端,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输出端,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为负载端口。第四电压跟随器U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和第二十二R22相连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四电压跟随器U6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九电阻R19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上述的所有放大器和跟随器的VCC电源为15V电源,即V+连接+15V电压,V-连接-15V电压。上述的R1、R2、R3、R4、R5、R6、R7、R8、R9、R11、R12、R14、R15、R17、R18、R20、R21、R22电阻阻值为100千欧姆,第10、16电阻为510欧姆,第13、19电阻为250欧姆。上述的放大器、跟随器型号均为TL082。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偏置电路和电压转电流电路;/n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电阻电路和放大电路;/n所述电阻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n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U1)和第二放大器(U2),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十电阻(R10),且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口VCC,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接地;/n所述电压转电流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U2),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第二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第十二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地;/n所述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输出端、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输出端、第四电压跟随器(U6)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反相输入端,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同相输入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Q1)的基极;第三电压跟随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输出端,第三电压跟随器(U5)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接地;第四电压跟随器(U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四电压跟随器(U6)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n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接电源,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通过第十四电阻(R14)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0~10V模拟电压信号转-25mA~+25mA电流信号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偏置电路和电压转电流电路;
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电阻电路和放大电路;
所述电阻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
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U1)和第二放大器(U2),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十电阻(R10),且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口VCC,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接地;
所述电压转电流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U2),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第二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第十二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地;
所述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压跟随器(U3)的输出端、第二电压跟随器(U4)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压跟随器(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耿连斌刘瑞哲裴根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