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10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检测数据管理模块、维修流程管理模块和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所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所述维修流程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维修流程管理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修监管系统,实现检测、维修数据共享交互、闭环管理,实现检测站和维修站造假行为的自动排查和判定,规范机动车检测和维护,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的一种有效方法。

A closed loop monitoring system for in use vehicle emission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动车排放监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汽车排放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国汽车减排的理念重心也在从之前的新手车“源头控制”同步加严到在用车控制上。在用车检测维护(I/M)制度,是指通过对在用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排放检测、监督抽测,并对不达标车辆进行强制维护,使车辆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从而减少污染排放的制度。美国等发达国家把实施I/M制度作为治理在用车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形成了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实施监管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以加州为例,实施I/M制度的车辆单车HC、CO和NOx分别降低了17%、28%和9%。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没有实施I/M闭环监管,检测、维修数据共享不通畅,没有针对I/M闭环监管形成综合、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各监管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机制,且现有管理模式无法自动排查采用刷电脑软件、踩油门造假术、伪造检验结果等弄虚作假,汽车超标排放、维护不彻底问题突出。故研究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修闭环监管的方法,发现检验结果造假,有效推进超标排放汽车检测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以实现检测、维修数据交互,I/M制度有机闭环监管,自动排查检测站和维修站造假等问题,规范检验流程,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检测数据管理模块、维修流程管理模块和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所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所述维修流程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维修流程管理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数据校验系统和身份认证系统,利用WIFI无线通讯与检测站数据接口与维修站的数据接口对接并交互,接受检测站和维修站的车辆排放检测与维修数据。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用于保存数据传输模块传输的检测站车辆排放检测数据,生存检测报告,将检测不合格车辆信息报告至维修流程管理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维修流程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检测数据管理模块发出的不合格车辆信息,维修人员维修后,将车辆维修合格后的数据保存并上传至数据传输模块,并由维修管理模块保存。进一步的,所述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用于分别针对伪造检验结果、踩油门造假术和刷电脑软件的等典型排放检测和维修造假方法,对比车辆检测、维修数据和监管部门的车辆公开信息,基于数据库比对和数据流的阈值分析,自动检查和判定可能存在的检测站和维修站作假行为,并告警。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检测站数据接口和维修站数据接口。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4G/3G/WIFI。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4G/3G/WIFI。。进一步的,所述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实现过程如下(1)通过对比受检车辆的VIN与车辆公开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判定存在造假;(2)通过截取车辆检测过程中诊断实时数据流和排放实时数据,对比发现诊断采集到的油门开度是否满足要求,若达不到要求则判定存在造假情况;(3)通过对比车辆的ECU版本号与车辆公开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判定存在造假;(4)通过分析NOx传感器信号的变动范围及周期,若在整个测试过程中,NOx信号波动与实际工况差异较大,则判定存在造假;(5)通过自动匹配查询可替换零部件出入库情况,若没有零部件出库,则判定存在维修作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修闭环监管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修监管系统,实现检测、维修数据共享交互、闭环管理,实现检测站和维修站造假行为的自动排查和判定,规范机动车检测和维护,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的一种有效方法。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数据传输模块;20:检测数据管理模块;30:维修数据管理模块;40: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修闭环监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传输模块10、检测数据管理模块20、维修流程管理模块30和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40。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0,通过自带数据校验系统和身份认证系统,利用WIFI无线通讯接受检测站数据接口上传的车辆排放检测数据,并将检测数据分别发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20和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40。所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20,接受并保存检测站车辆排放检测数据,生成检测报告,并将排放检测不合格和存在OBD故障代码的车辆报告至维修管理模块30。所述维修管理模块30,接收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输出的不合格车辆信息及检测数据后,维修人员针对该车进行维修,维修后将车辆维修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0,传输至维修管理模块30和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保存,形成车辆检测和维修的闭环监管。所述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40,在接受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20和维修管理模块30的数据后,分别针对伪造检验结果、踩油门造假术和刷电脑软件等四类典型排放检测和维修造假方法,对比车辆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检测数据管理模块、维修流程管理模块和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所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所述维修流程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维修流程管理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检测数据管理模块、维修流程管理模块和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所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所述维修流程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维修流程管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数据校验系统和身份认证系统,利用WIFI无线通讯与检测站数据接口与维修站的数据接口对接并交互,接受检测站和维修站的车辆排放检测与维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数据管理模块用于保存数据传输模块传输的检测站车辆排放检测数据,生存检测报告,将检测不合格车辆信息报告至维修流程管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流程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检测数据管理模块发出的不合格车辆信息,维修人员维修后,将车辆维修合格后的数据保存并上传至数据传输模块,并由维修管理模块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闭环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典型作假自动判定模块,用于分别针对伪造检验结果、踩油门造假术和刷电脑软件的等典型排放检测和维修造假方法,对比车辆检测、维修数据和监管部门的车辆公开信息,基于数据库比对和数据流的阈值分析,自动检查和判定可能存在的检测站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菁元付铁强李孟良沈姝王计广凌健仲崇智谢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