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069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系统及方法,其中,抽气设备的入口连接抽气总管,抽气设备的出口连接排气总管,排气总管与大气连通;在进气管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和流量计,第一阀门位于流量计和进气管路的第一端之间;在高度管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稳压管路的第一端连接在高度管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稳压管路的第二端与大气连通,在稳压管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结冰风洞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系统共用了一个抽气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大大节省了结冰风洞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可同时实现高度模拟和进气模拟。

A si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let and altitude of icing wind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洞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飞机在低温的云雾环境中飞行时,易致使迎风部件表面结冰,气动性能受到影响,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并且现实中已多次发生,造成的损失非常庞大。针对飞机结冰问题,考虑机载能源、部件结构、部件位置等因素,不同的部件采用的防护措施不同。发动机作为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工作时吸入大量空气燃烧产生动力,空气通过进气组件进入内部燃烧室,所以发动机的结冰区域主要分布于进气组件上。为了验证进气组件的防除冰效果,通常需要进行结冰风洞试验,为得到与真实飞行情况一致的试验条件,一方面,需要模拟高空的结冰飞行环境,也就是使结冰风洞内形成低气压的高空环境,另一方面,需模拟飞行时的进气条件。然而,如专利CN203249750U和CN110617938A,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套系统能够同时进行高度模拟和进气模拟,现有技术中的高度模拟系统和进气模拟系统通常为两套系统,而结冰风洞所使用的设备通常都为大型设备,因此,通常需要配备两套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抽气设备,抽气设备的入口连接抽气总管(10),所述抽气设备的出口连接排气总管(20),所述排气总管(20)与大气连通;/n进气管路(11),所述进气管路(11)的第一端连接试验模型,所述进气管路(11)的第二端连接抽气总管(10),在所述进气管路(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v1)和流量计(f),所述第一阀门(v1)位于所述流量计(f)和所述进气管路(11)的第一端之间,其中,所述试验模型位于结冰风洞内;/n高度管路(12),所述高度管路(12)的第一端连接结冰风洞,所述高度管路(12)的第二端连接抽气总管(10),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气设备,抽气设备的入口连接抽气总管(10),所述抽气设备的出口连接排气总管(20),所述排气总管(20)与大气连通;
进气管路(11),所述进气管路(11)的第一端连接试验模型,所述进气管路(11)的第二端连接抽气总管(10),在所述进气管路(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v1)和流量计(f),所述第一阀门(v1)位于所述流量计(f)和所述进气管路(11)的第一端之间,其中,所述试验模型位于结冰风洞内;
高度管路(12),所述高度管路(12)的第一端连接结冰风洞,所述高度管路(12)的第二端连接抽气总管(10),在所述高度管路(1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v2);
稳压管路(13),所述稳压管路(13)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高度管路(1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稳压管路(13)的第二端与大气连通,在所述稳压管路(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v3);
所述结冰风洞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用于检测结冰风洞内的气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模型为飞机发动机的进气组件试验模型。


3.一种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结冰风洞进气与高度模拟系统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S10:设定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第三阀门(v3)的初始状态,使第一阀门(v1)和第三阀门(v3)关闭,使第二阀门(v2)开启;
步骤S20:开启抽气设备,使结冰风洞内的当前压力与目标压力的差值处于压力阈值内;
步骤S30:改变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的状态,使第二阀门(v2)关闭,使第一阀门(v1)开启,使进气管路(11)内的当前流量与目标流量的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林易贤张平涛熊建军柳庆林赵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