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炉体排渣
,尤其涉及一种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
技术介绍
燃烧炉、锅炉等需要燃烧染料获得热能,再利用热能来加热介质,而燃烧过程中染料会逐渐变成炉渣,这部分炉渣需要定期排出炉体,以便重新填入染料维持加热。现有技术中的排渣多数以作业人员手动排渣的方式,该种方式一方面会降低排渣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炉体处于高温状态,对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除渣结构,以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并且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除渣效率和除渣质量、提高安全性的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该除渣装置包括:结构主体;集成于所述结构主体下部的行走机构;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结构主体上部的除渣机构;该除渣装置通过行走机构移动;所述除渣机构具有沿所述结构主体宽度方向 ...
【技术保护点】
1.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除渣装置包括:/n结构主体(1);/n集成于所述结构主体(1)下部的行走机构(3);以及/n活动连接于所述结构主体(1)上部的除渣机构(2);/n该除渣装置通过行走机构(3)移动;/n所述除渣机构(2)具有沿所述结构主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空心方管(201),所述空心方管(201)内部形成为穿设腔;/n所述空心方管(201)内连接有除渣器;/n所述除渣器包括置于所述穿设腔内并能够沿所述空心方管(201)轴向移动的连接杆(202)、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杆(202)一端端部的锹头(204);/n所述空心方管(201)具有与所述连接杆(20 ...
【技术特征摘要】
1.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除渣装置包括:
结构主体(1);
集成于所述结构主体(1)下部的行走机构(3);以及
活动连接于所述结构主体(1)上部的除渣机构(2);
该除渣装置通过行走机构(3)移动;
所述除渣机构(2)具有沿所述结构主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空心方管(201),所述空心方管(201)内部形成为穿设腔;
所述空心方管(201)内连接有除渣器;
所述除渣器包括置于所述穿设腔内并能够沿所述空心方管(201)轴向移动的连接杆(202)、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杆(202)一端端部的锹头(204);
所述空心方管(201)具有与所述连接杆(202)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除渣器沿所述空心方管(201)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
该除渣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空心方管(201)连接的升降机构;
所述空心方管(201)通过所述升降机构调节角度以改变所述锹头(204)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机构(2)的数量为两组;
两组所述除渣机构(2)并排布置于所述行走机构(3)的上方;
所述行走机构(3)的行走方向为第一方向;
所述除渣机构(2)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位于上部的行走机构平台(301)、以及集成于所述行走机构平台(301)下方的行走轮(302);
所述行走机构平台(301)与所述结构主体(1)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机构(2)包括:
与所述结构主体(1)固连的除渣机构调节架;
所述除渣机构(2)的空心方管(201)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除渣机构调节架活动连接;
每组所述除渣机构(2)包括沿所述结构主体(1)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第一调节架(401)和第二调节架(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架(401)和第二调节架(402)之间的升降体(604);
所述升降体(604)的一端通过第一升降轮(602)与所述第一调节架(401)滑动连接以调节该端的高度;
所述升降体(60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升降轮(603)与所述第二调节架(402)滑动连接以调节该端的高度;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
驱动所述升降体摆动的驱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前出渣的机械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与所述升降体(604)铰接的气缸(601),所述气缸(601)的缸体通过转轴与所述升降体(604)转动连接;
所述气缸(601)的缸杆与所述空心方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