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及优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99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4
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及优化方法。现有的防绞链装置都是固定式,防绞链过程中,链条与防绞链装置之间发生滑动摩擦,造成较大的机械磨损,使链条拉长,两侧链条长短不一或链条过松,引发链条脱轨、卡涩等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其组成包括:防绞链装置,防绞链装置包括轴(1),轴中间位置具有导流通孔,其右端轴径上具有相互交叉的凹槽,并在轴径上套有轴套(3),轴套内径与轴径之间设置有5mm的间隙,轴右端面通过4个均匀布置的螺栓(5)与法兰盘(2)连接,法兰盘中间位置通过螺堵(6)与轴连接,轴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接头(4),其中间位置为进水口(7),轴套与捞渣机链条接触,轴套外表焊Fe‑05一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

Optimization device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of anti stranding chain wheel of slag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及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及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捞渣机是火力发电厂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其配合冷灰斗、液压关断门的使用,通过水封确保炉膛与大气隔绝,防止空气漏入影响炉膛负压环境,并满足锅炉各方位的自由膨胀,火电厂刮板捞渣机安装在锅炉炉膛下,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运行中的捞渣机存在多方面原因导致捞渣机配件磨损,并存在多种原因导致捞渣机链条卡涩或脱轨,捞渣机故障通常会给锅炉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刮板捞渣机上层槽体为冷却水,炉膛内的炉渣通过冷灰斗、液压关断门落入捞渣机上水槽,被冷却炸碎后随输送刮板向倾斜脱水段移动,最后在捞渣机头端被排入渣仓;在运行过程中,捞渣机头端处绞链故障较为常见,其引发机理是链条经过导轮后,由于链条积渣等原因,造成导轮与链条接触面粗糙度大,链条与导轮无法及时脱离接触,导致绞链故障,因此大部分捞渣机都在液压驱动马达下方加装防绞链装置,有效地降低了绞链故障的出现概率;目前现有技术的防绞链装置都是固定式的无法转动,这就意味着在防绞链过程中,链条与防绞链装置之间发生滑动摩擦,这将造成较大的机械磨损,减少链条和防绞链装置的使用寿命,而链条磨损将使链条拉长,造成两侧链条长短不一或者链条过松,从而引发链条脱轨、卡涩等故障,甚至造成捞渣机跳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刮板式捞渣机的防绞链装置,主要是将防绞链装置改进为转动轮式,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链条和防绞链轮的机械磨损,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捞渣机链条出现故障的概率。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其组成包括:防绞链装置,所述的防绞链装置包括轴,所述的轴中间位置具有导流通孔,其右端轴径上具有相互交叉的凹槽,并在轴径上套有轴套,所述的轴套内径与轴径之间设置有5mm的间隙,所述的轴右端面通过4个均匀布置的螺栓与法兰盘连接,所述的法兰盘中间位置通过螺堵与所述的轴连接,所述的轴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接头,其中间位置为进水口,所述的轴套与捞渣机链条接触,所述的轴套外表焊Fe-05一层,厚度为5mm。所述的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所述的凹槽宽度、深度均为5mm,所述的轴、所述的轴套、所述的法兰盘的材料均为Q235,其所有表面粗糙度为6.3,倒角为2×45°。一种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及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是将轴套套在轴的右端,并通过法兰盘用法兰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轴和所述的轴套之间存在5mm的间隙,水从所述的轴的左端进水接头的进水口引入,通过导流通孔充斥在所述的轴与所述的轴套之间间隙之中,起到减小摩擦、润滑、冷却的作用;所述的轴套与捞渣机链条接触,受到链条对其的摩擦力f’的作用,被带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述的轴、所述的法兰盘固定不动;捞渣机链条经过驱动马达导轮后,因链条积渣,导轮与链条接触面粗糙度大,链条与导轮无法及时脱离接触,此时链条将触碰到防绞链轮,防绞链轮给予链条垂直方向的支撑力F,使链条与驱动马达导轮脱离接触,防止链条进一步与驱动马达导轮咬住转动,又由于链条的运动,将对防绞链轮产生一个斜向下即同链条运动方向的摩擦力,链条对防绞链轮的摩擦力f’将带动所述的轴套转动,所述的轴、所述的法兰盘固定,滚动摩擦的实质是静摩擦力,将减小链条和防绞链轮的机械磨损,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针对刮板式捞渣机的防绞链装置进行的优化方法,通过对防绞链装置进行优化改进为转动轮式,也就是将变滑动摩擦改进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小链条和防绞链轮的机械磨损,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捞渣机链条出现故障的概率。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结构,防绞链轮件连接结构意味着轴套作为运动元件,也可以作为配件容易更换,并且该结构更换简单方便,而轴与法兰盘是固定元件,不易损坏,因此该结构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经济性较强。本专利技术的防绞链轮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配件易更换,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后,将降低摩擦力,减小捞渣机链条转动所需的拉力,即减小液压马达出力,降低功耗,提升设备经济性。本专利技术的防绞链装置改变了市面上固定式防绞链装置的结构,设计采用了轴和轴套相连的滚动式防绞链轮,将防绞链装置与链条之间的摩擦从滑动摩擦改进为滚动摩擦,这样就减小链条和防绞链轮的机械磨损,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通过轴中央导水槽将水引入,充斥到轴和轴套之间,减小了轴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配件的磨损,并防止轴套与轴抱死,防绞链轮装置主要由三个配件组装而成,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配件易更换,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本专利技术将链条与防绞链装置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后,将降低摩擦阻力,减小捞渣机链条转动所需的拉力,即减小液压马达出力,降低功耗,提升设备经济性。本专利技术将轴与轴套连接处设置成相互交叉的凹槽,并将凹槽宽度、深度均设置为5mm,能够有效保证两者之间的充分润滑,使所述的轴套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发生。本专利技术的轴套外表焊Fe-05一层,厚度为5mm,其中Fe-05为耐磨堆焊特种焊条,硬度高,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耐冲击性、良好的工艺性,该设置能够增加轴套的使用寿命,保证防绞链装置的工作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当链条冲洗水故障(水流量过小、无水或者水冲偏时),链条上积累的灰渣较多,造成链条与驱动马达导轮经常不能及时脱离,此时防绞链轮将达到最佳使用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当炉膛掉渣较多(煤质较差或者负荷较高引起),捞渣机出力也将较大,此时需要减少链条阻力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受力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捞渣机机头端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链条卡涩部位结构示意图。其中:1、轴,2、法兰盘,3、轴套,4、进水接头,5、螺栓,6、螺堵,7、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其组成包括:防绞链装置,所述的防绞链装置包括轴1,所述的轴中间位置具有导流通孔,其右端轴径上具有相互交叉的凹槽,并在轴径上套有轴套3,所述的轴套内径与轴径之间设置有5mm的间隙,所述的轴右端面通过4个均匀布置的螺栓5与法兰盘2连接,所述的法兰盘中间位置通过螺堵6与所述的轴连接,所述的轴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接头4,其中间位置为进水口7,所述的轴套与捞渣机链条接触,所述的轴套外表焊Fe-05一层,厚度为5mm。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所述的凹槽宽度、深度均为5mm,所述的轴、所述的轴套、所述的法兰盘的材料均为Q235,其所有表面粗糙度为6.3,倒角为2×45°。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2所述的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及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是将轴套套在轴的右端,并通过法兰盘用法兰螺栓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其组成包括:防绞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绞链装置包括轴,所述的轴中间位置具有导流通孔,其右端轴径上具有相互交叉的凹槽,并在轴径上套有轴套,所述的轴套内径与轴径之间设置有5mm的间隙,所述的轴右端面通过4个均匀布置的螺栓与法兰盘连接,所述的法兰盘中间位置通过螺堵与所述的轴连接,所述的轴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接头,其中间位置为进水口,所述的轴套与捞渣机链条接触,所述的轴套外表焊Fe-05一层,厚度为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其组成包括:防绞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绞链装置包括轴,所述的轴中间位置具有导流通孔,其右端轴径上具有相互交叉的凹槽,并在轴径上套有轴套,所述的轴套内径与轴径之间设置有5mm的间隙,所述的轴右端面通过4个均匀布置的螺栓与法兰盘连接,所述的法兰盘中间位置通过螺堵与所述的轴连接,所述的轴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接头,其中间位置为进水口,所述的轴套与捞渣机链条接触,所述的轴套外表焊Fe-05一层,厚度为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凹槽宽度、深度均为5mm,所述的轴、所述的轴套、所述的法兰盘的材料均为Q235,其所有表面粗糙度为6.3,倒角为2×45°。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优化捞渣机防绞链轮的装置及优化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是将轴套套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赵学峰刘同胜尹宇杰李铭垚朱裕国王昕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