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海清专利>正文

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972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及其操作方法,在第一芯管与第二芯管的外侧布置交替分布的维稳圆杆,螺旋补偿段呈波浪状,螺旋补偿段起到缓冲补偿的作用,螺旋补偿段通过内螺纹和扣环分别连接左右的主圆筒段,在套管与第一圆筒的连接处安装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也能起到缓冲补偿的作用,当螺旋补偿器内部的流体快速冲击内壁,其中流体快速冲击内壁会导致螺旋补偿段发生轻微形变,螺旋补偿段可作为第一次缓冲补偿构件,同时还会导致第一圆筒带动活动块冲向套管,缓冲组件起到第二次缓冲补偿的作用,即螺旋补偿段与缓冲组件协同合作,一起给设备做到缓冲补偿,这样能大大提高螺旋补偿器的防爆效果,同时设备操作时的调节过程较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工业用螺旋补偿器,特别涉及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石油石化行业中对无法回收利用的有毒有害气体一般采用燃烧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火炬是石油石化企业必备的环保处理设备。由于所需处理的气量很大,气体中含有大量的腐蚀性液体,而火炬头与产气车间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现有的火炬气输送管道的直径很大,全部采用耐腐蚀钢材制造,刚度很大,且大多为露天水平辅设,热胀冷缩变形很大,为此在进行应力计算和柔性设计时均十分困难和复杂。为了克服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和变形,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弯管自然补偿来解决热膨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即主要是依靠管道材料的自然弹性变形来吸收热膨胀,同时在管道上安装螺旋补偿器,来辅助解决问题。现有的螺旋补偿器安装在管道上后还是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螺旋补偿器使用后其单个缓冲设备产生的形变无法自动“愈合”,导致管道泄漏风险加大,整个螺旋补偿器的防爆效果也不到保证,同时现有的螺旋补偿器安装操作过程复杂,影响实用性。专
技术实现思路
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包括第一芯管(1)、第二芯管(2)和维稳圆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稳圆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芯管(1)与第二芯管(2),所述第一芯管(1)与第二芯管(2)相连通,第一芯管(1)包括主圆筒段(11)、螺旋补偿段(12)、第一圆板(13)、扣环(14)和凸出环(15),所述螺旋补偿段(12)的一端安装有扣环(14),扣环(14)与凸出环(15)活动连接,凸出环(15)焊接在主圆筒段(11)的一端,主圆筒段(11)的另一端与第一圆板(13)焊接固定,第一圆板(13)连接第二芯管(2),所述第二芯管(2)包括第一圆筒(21)、套管(22)、第二圆板(23)、第二肋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包括第一芯管(1)、第二芯管(2)和维稳圆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稳圆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芯管(1)与第二芯管(2),所述第一芯管(1)与第二芯管(2)相连通,第一芯管(1)包括主圆筒段(11)、螺旋补偿段(12)、第一圆板(13)、扣环(14)和凸出环(15),所述螺旋补偿段(12)的一端安装有扣环(14),扣环(14)与凸出环(15)活动连接,凸出环(15)焊接在主圆筒段(11)的一端,主圆筒段(11)的另一端与第一圆板(13)焊接固定,第一圆板(13)连接第二芯管(2),所述第二芯管(2)包括第一圆筒(21)、套管(22)、第二圆板(23)、第二肋板(24)和第二圆筒(25),第二圆板(23)焊接在第一圆筒(21)的外壁上,第二圆板(23)与第一圆筒(2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肋板(24),第一圆筒(21)通过套管(22)连接第二圆筒(25),第二圆筒(25)的边缘与第一圆板(13)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14)还与主圆筒段(11)的外壁接触连接,扣环(14)的横截面呈L状,扣环(14)与凸出环(15)的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密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板(13)与第二圆筒(25)的连接处焊接有第一肋板(4),第一肋板(4)和第二肋板(24)均呈三角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稳圆杆(3)在第一芯管(1)的外侧交替分布,维稳圆杆(3)贯穿第一圆板(13)与第二圆板(23),第一圆板(13)的直径值与第二圆板(23)的直径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密封螺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2)与第一圆筒(21)的连接处安装有缓冲组件(5),所述缓冲组件(5)包括活动块(51)、定位板(52)、弹簧(53)、弹性板(54)和补充块(55),活动块(51)复合在套管(22)的侧壁上,活动块(51)与弹性板(54)的外壁接触,弹性板(54)安装在定位板(52)上,定位板(52)的一端与第一圆筒(21)固定,定位板(52)的外壁安装有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吴海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