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96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0
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包括壳体、集成电磁阀、负压阀组件、正压阀组件、堵头;所述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通气板;所述通气板中心处开设有中心通气孔,所述中心通气孔与正压阀组件相配合,所述正压阀组件开设有一级开启通气孔,所述通气隔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二级开启通气孔并且均匀布置于中心通气孔外周;位于壳体上方的所述集成电磁阀向下压入壳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结构设计合理,部件数量更少,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安装步骤、工装数量、漏装或错装风险,解决了开启、关闭时流量、压力急剧变化的现象,确保压力平稳变化,实现了二级开启,应用前景广泛。

An integrated isolation valve for oil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燃油管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环保的提倡,以及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成熟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在市场上得到很好的普及和使用。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燃油经济性好,更低的燃油蒸汽排放。混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切换使用燃油还是使用电能很重要的一个零部件就是油箱隔离阀。当使用燃油驱动时,油箱隔离阀为打开状态,保持油箱内外压力平衡,同时可以对碳罐进行脱附,此时车辆与正常的燃油车工作状况一致。当使用电能驱动时,油箱隔离阀关闭,阻止燃油蒸汽进入到碳罐中,实现“零”排放,也能有效提高碳罐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油箱隔离阀的设计,只具备简单的关闭和打开功能。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使用电能时,因为燃油蒸汽的蒸发、冷凝,油箱内的压力会出现高压状况以及低压负压状况,油箱存在受高压破裂,受负压吸瘪的隐患存在,安全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油箱隔离阀在不通电的状况,也要能实现高压下的排气,以及负压下的补气功能,以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油箱隔离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油箱隔离阀开启、关闭时流量、压力急剧变化的现象,从而导致系统压力出现一段时间不稳定或影响系统其它部件正常工作。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与油箱隔离阀固定方式为金属铆接、非金属焊接等需要特定设备、工艺的方式。这些方式的设备投入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工艺复杂。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油箱隔离阀的不足。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982917.0公开了一种油箱隔离阀,是通过将泄流阀和补气阀配合工作,提高了油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没有解决油箱隔离阀开启、关闭时流量、压力急剧变化的现象以及电磁阀与油箱隔离阀固定方式占用空间大,工艺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部件数量更少,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安装步骤、工装数量、漏装或错装风险,缩短了10-20s的装配时间,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实现了二级开启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箱隔离阀开启、关闭时流量、压力急剧变化的现象,确保压力平稳变化,应用前景广泛。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包括壳体、集成电磁阀、负压阀组件、正压阀组件、堵头;所述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通气板;所述通气板中心处开设有中心通气孔,所述中心通气孔与正压阀组件相配合,所述正压阀组件开设有一级开启通气孔,所述通气隔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二级开启通气孔并且均匀布置于中心通气孔外周;位于壳体上方的所述集成电磁阀向下压入壳体中,所述集成电磁阀沿管路走势方向设置若干个卡扣并且与壳体通过卡扣进行连接,所述负压阀组件、正压阀组件分别置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内,所述堵头通过超声波焊接到壳体底部;所述集成电磁阀包括电磁阀、开启压力阀,所述开启压力阀设置在电磁阀底部,所述电磁阀与开启压力阀为一体化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结构设计更合理。首先,所述集成电磁阀是将开启压力阀与电磁阀集成,所述电磁阀也是一体化设计,即将电磁阀动铁、静铁、复位弹簧等集成化,避免了如电磁阀动铁、静铁、复位弹簧等部件独立安装。所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油箱隔离阀,部件数量更少,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安装步骤、工装数量、漏装或错装风险,缩短了10-20s的装配时间,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减小瞬时压力冲击、确保系统压力平稳变化;能够有效降低瞬时最大流量、防止流量过大影响系统其他功能;能够实现开启、关闭的延迟功能;能够设置2种非通电负压开启压力,第一级的压力小、流量小,第二级的压力大、流量大。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壳体内的通气板为双孔设计,即中心通气孔、二级开启通气孔,该设计使得所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达到了二级开启能力。当电磁阀通电后,开启压力阀先开启,实现一级开启,能够使油箱、碳罐之间流过较小流量的气体,同时使得油箱、碳罐之间压力变化更平稳,不会产生剧烈的压力波动;一级开启后,电磁阀的阀芯继续上移带动开启压力阀,开启压力阀带动负压阀组件,此时负压阀组件作为二级开启阀门,实现二级开启,实现了通过气体流量从小到大的一个过渡。在同样的压力作用下,根据公式F=PS,一级开启通气孔更小,所需的电磁力更小,以便开始排气,随着压力逐渐下降,P减小,二级开启通气孔打开,以实现大流量通气,迅速泄压。更小的电磁力能够使电磁阀小型化、轻量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进一步的,上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沿所述第一腔体向左水平外延出有第一通道,以实现与油箱内腔的连通;沿所述第二腔体向右水平外延出有第二通道,以实现与碳罐内腔的连通。进一步的,上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所述壳体上部右侧和下部左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套装有金属衬套。进一步的,上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所述集成电磁阀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电磁阀用密封圈,所述集成电磁阀行程为6mm。本专利技术所述集成电磁阀行程为6mm,当使用特定容积油箱,28Kpa时,12V直流电,压力释放时间:5~6s,通气效率提高约100%。进一步的,上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所述负压阀组件包括负压阀、负压阀弹簧,所述负压阀、负压阀弹簧依次放入壳体的第一腔体内;所述正压阀组件包括正压阀、正压阀弹簧,所述正压阀、正压阀弹簧依次放入壳体的第二腔体内,所述正压阀中心处开设有一级开启通气孔。进一步的,上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所述正压阀组件还包括正压阀密封圈,所述正压阀密封圈套在所述堵头,带有正压阀密封圈的堵头通过超声波焊接到壳体底部。进一步的,上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所述一级开启通气孔的直径为3.5~4mm,所述二级开启通气孔的等效直径12-15mm。所述一级开启通气孔和二级开启通气孔的直径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灵活性高。进一步的,上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所述卡扣的数量为4个,所述卡扣的材质为塑料,所述集成电磁阀沿管路走势方向在前后方向对称设置有2个卡扣。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与油箱隔离阀固定方式为金属铆接、非金属焊接等需要特定设备、工艺的方式。这些方式的设备投入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工艺复杂本。所述集成电磁阀与壳体采用塑料卡扣连接,安装更简单方便,能够在保持密封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减少设备投入、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总成重量比金属铆接安装固定重量轻。并且,沿管路走势方向设置卡扣,能够避开周围的管路、钣金支架。此外,使用4个卡扣连接牢固,能够在1个卡扣损坏、失效的特殊情况下,保证整体的密封性。进一步的,上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所述负压阀组件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且负压阀组件内设置有始终与所述第一通道始终相连通的补气空腔;所述负压阀组件弹性地压靠所述通气板的上表面,以阻断流经所述二级开启通气孔的通气路径;所述正压阀组件内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始终弹性地顶靠于所述通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集成电磁阀(2)、负压阀组件(3)、正压阀组件(4)、堵头(5);所述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并且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之间设置有通气板(13);所述通气板(13)中心处开设有中心通气孔(131),所述中心通气孔(131)与正压阀组件(4)相配合,所述正压阀组件(4)开设有一级开启通气孔(411),所述通气隔板(13)上还开设有若干个二级开启通气孔(132)并且均匀布置于中心通气孔(131)外周;位于壳体(1)上方的所述集成电磁阀(2)向下压入壳体(1)中,所述集成电磁阀(2)沿管路走势方向设置若干个卡扣(6)并且与壳体(1)通过卡扣(6)进行连接,所述负压阀组件(3)、正压阀组件(4)分别置于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内,所述堵头(5)通过超声波焊接到壳体(1)底部;所述集成电磁阀(2)包括电磁阀(21)、开启压力阀(22),所述开启压力阀(22)设置在电磁阀(21)底部,所述电磁阀(21)与开启压力阀(22)为一体化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集成电磁阀(2)、负压阀组件(3)、正压阀组件(4)、堵头(5);所述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并且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之间设置有通气板(13);所述通气板(13)中心处开设有中心通气孔(131),所述中心通气孔(131)与正压阀组件(4)相配合,所述正压阀组件(4)开设有一级开启通气孔(411),所述通气隔板(13)上还开设有若干个二级开启通气孔(132)并且均匀布置于中心通气孔(131)外周;位于壳体(1)上方的所述集成电磁阀(2)向下压入壳体(1)中,所述集成电磁阀(2)沿管路走势方向设置若干个卡扣(6)并且与壳体(1)通过卡扣(6)进行连接,所述负压阀组件(3)、正压阀组件(4)分别置于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内,所述堵头(5)通过超声波焊接到壳体(1)底部;所述集成电磁阀(2)包括电磁阀(21)、开启压力阀(22),所述开启压力阀(22)设置在电磁阀(21)底部,所述电磁阀(21)与开启压力阀(22)为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腔体(11)向左水平外延出有第一通道(14),以实现与油箱内腔的连通;沿所述第二腔体(12)向右水平外延出有第二通道(15),以实现与碳罐内腔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部右侧和下部左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6),所述安装孔(16)上安装有橡胶垫(161),所述橡胶垫(161)内套装有金属衬套(1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磁阀(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电磁阀用密封圈(23),所述集成电磁阀(2)行程为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周彪孙红明陈红
申请(专利权)人: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