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878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包括:多根立柱,立柱底部支撑在地面上;若干横梁,横梁与多根立柱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若干钢筋固定单元,用于对钢筋进行限位,钢筋固定单元与立柱和/或横梁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钢筋固定单元所在立柱和/或横梁上设有用于显示相邻钢筋固定单元间距的刻度。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进行钢筋骨架以及箍筋、水平筋的安装绑扎作业,立柱与横梁的相对位置以及钢筋固定单元的位置均可调节,一次组装完成后可适用于多种钢筋布置方式的钢筋安装作业,适用范围宽广,节省人工成本,避免不合格返工,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前,需要在施工现场对钢筋骨架以及箍筋、水平筋等钢筋进行安装,安装时需要对安装间距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传统的控制措施主要为测量弹线、骨架上画间距标记或工人目测控制等方式,误差较大且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整改返工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包括:多根立柱,立柱底部支撑在地面上;若干横梁,横梁与多根立柱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若干钢筋固定单元,用于对钢筋进行限位,钢筋固定单元与立柱和/或横梁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钢筋固定单元所在立柱和/或横梁上设有用于显示相邻钢筋固定单元间距的刻度。进一步的,横梁与钢筋布置形状仿形设置。进一步的,横梁的数量为两根且水平设置,立柱插接在用于支撑底座内。进一步的,钢筋固定单元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四个设置,两组钢筋固定单元分别位于两根横梁上。进一步的,立柱和横梁上均设有条形孔,立柱与横梁通过大头螺栓以及与其配合的螺母固定连接,大头螺栓同时穿过立柱与横梁上的条形孔。进一步的,钢筋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所在立柱或横梁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连接板固连有钩体,钩体或连接板上螺纹旋有用于固定钩体内侧钢筋的螺栓,螺栓的端部与钩体内侧钢筋侧壁相抵。进一步的,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在立柱或横梁相连,螺栓贯穿连接板设置且与连接板螺纹连接。进一步的,钢筋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所在立柱或横梁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连接板一侧铰接有固定半环,连接板贯穿螺纹设有螺栓,螺栓端部转动连有转动杆,转动杆远离螺栓的一端铰接有连杆,连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与固定半环中部铰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利用本专利技术可进行钢筋骨架以及箍筋、水平筋的安装绑扎作业,立柱与横梁的相对位置以及钢筋固定单元的位置均可调节,一次组装完成后可适用于多种钢筋布置方式的钢筋安装作业,适用范围宽广,节省人工成本,避免不合格返工,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钢筋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横梁;3-钢筋固定单元;31-连接板;32-钩体;33-螺栓;34-固定半环;35-转动杆;36-连杆;4-钢筋;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包括:多根立柱1,立柱1底部支撑在地面上;若干横梁2,横梁2与多根立柱1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若干钢筋固定单元3,用于对钢筋4进行限位,钢筋固定单元3与立柱1和/或横梁2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钢筋固定单元3所在立柱1和/或横梁2上设有用于显示相邻钢筋固定单元3间距的刻度。进一步的,横梁2与钢筋布置形状仿形设置。进一步的,横梁2的数量为两根且水平设置,立柱1插接在用于支撑底座内。进一步的,钢筋固定单元3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四个设置,两组钢筋固定单元3分别位于两根横梁2上。进一步的,立柱1和横梁2上均设有条形孔,立柱1与横梁2通过大头螺栓以及与其配合的螺母固定连接,大头螺栓同时穿过立柱1与横梁2上的条形孔。进一步的,实施例一中钢筋固定单元3包括连接板31,连接板31与所在立柱1或横梁2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连接板31固连有钩体32,钩体32或连接板31上螺纹旋有用于固定钩体32内侧钢筋4的螺栓33,螺栓33的端部与钩体32内侧钢筋4侧壁相抵。进一步的,连接板31通过螺栓33与所在立柱1或横梁2相连,螺栓33贯穿连接板31设置且与连接板31螺纹连接。进一步的,实施例二中钢筋固定单元3包括连接板31,连接板31与所在立柱1或横梁2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连接板31一侧铰接有固定半环34,连接板31贯穿螺纹设有螺栓33,螺栓33端部转动连有转动杆35,转动杆35远离螺栓33的一端铰接有连杆36,连杆36远离转动杆35的一端与固定半环34中部铰接。装置的安装:将两根立柱1分别插入两个底座内,固定紧实牢靠,根据实际需求将两根横梁2使用大头螺栓、螺母按照现场实际所需高度与两根立柱1进行连接加固,再根据钢筋4安装数量在每根横梁2上利用安装钢筋固定单元3。装置的使用:装置安装完成后作业人员根据实际需求按钢筋施工图纸通过调节立柱1以及横梁2的间距来调节钢筋骨架的整体安装高度与宽度,钢筋4布设捆扎时,根据钢筋4所需布设安装的数量,按照图纸要求的间距在横梁2上布置同等数量、同样间距的钢筋固定单元3,再用钢筋固定单元3的钩体32或固定半环34固定住钢筋,再利用螺栓33顶紧或通过转动杆35、连杆36带动固定半环34扣紧钢筋4。装置的调节:根据施工部位安装本专利技术之后,在保持底座水平固定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可根据刻度识别,调节立柱1和横梁2的间距,以及增减钢筋固定单元3来实现不同高度、不同宽度以及不同钢筋4布设安装间距的钢筋安装作业。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利用本专利技术可进行钢筋骨架以及箍筋、水平筋的安装绑扎作业,立柱1与横梁2的相对位置以及钢筋固定单元3的位置均可调节,一次组装完成后可适用于多种钢筋布置方式的钢筋安装作业,适用范围宽广,节省人工成本,避免不合格返工,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根立柱(1),立柱(1)底部支撑在地面上;/n若干横梁(2),横梁(2)与多根立柱(1)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n若干钢筋固定单元(3),用于对钢筋(4)进行限位,钢筋固定单元(3)与立柱(1)和/或横梁(2)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钢筋固定单元(3)所在立柱(1)和/或横梁(2)上设有用于显示相邻钢筋固定单元(3)间距的刻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立柱(1),立柱(1)底部支撑在地面上;
若干横梁(2),横梁(2)与多根立柱(1)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
若干钢筋固定单元(3),用于对钢筋(4)进行限位,钢筋固定单元(3)与立柱(1)和/或横梁(2)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可调节,钢筋固定单元(3)所在立柱(1)和/或横梁(2)上设有用于显示相邻钢筋固定单元(3)间距的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梁(2)与钢筋布置形状仿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梁(2)的数量为两根且水平设置,立柱(1)插接在用于支撑底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筋固定单元(3)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四个设置,两组钢筋固定单元(3)分别位于两根横梁(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钢筋安装间距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柱(1)和横梁(2)上均设有条形孔,立柱(1)与横梁(2)通过大头螺栓以及与其配合的螺母固定连接,大头螺栓同时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彬项飞李贵康薛坤平祁丛林赵琳琳樊皓李羚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