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85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基础,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基础本体,所述基础本体底部设置有尺牙,所述尺牙与基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基础本体内设置有预应力锚杆,所述预应力锚杆下部分位于基础本体外部且埋入地下,达到了具有良好的抗剪力能力的效果。

A kind of building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础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基础。
技术介绍
一般建筑基础主要受竖向荷载,水平地震力及风荷载产生的水平剪力相对不大,通过常规基础做法,基底摩擦阻力等就能抵抗水平力,但在一些水平剪力较大的结构中,想单纯依靠基底摩擦阻力来抵消水平剪力不现实,会造成建筑基础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基础,用以解决现有建筑基础承受水平剪力能力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基础,包括基础本体,所述基础本体底部设置有尺牙,所述尺牙与基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基础本体内设置有预应力锚杆,所述预应力锚杆下部分位于基础本体外部且埋入地下。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尺牙长度方向不平行于所述基础本体的剪力方向。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尺牙长度方向垂直于基础本体的剪力方向。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尺牙平行排布有多个。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尺牙与基础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预应力锚杆上端设置有弯折部。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基础本体采用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锚杆预浇筑在基础本体内。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基础本体位于地上的部分由上至下在沿剪力方向上厚度逐渐增大。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基础本体在剪力方向相反一侧设置为垂直于剪力方向的竖直平面,所述基础本体沿剪力方向一侧的上部分形成由下至上逐渐朝向剪力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的坡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尺牙可增大基础本体底部的摩擦力,使建筑基础承受水平剪力的能力更强,基础本体上的预应力锚杆可避免建筑基础出现滑动和侧倾的可能性。尺牙平行排布多个,使建筑基础底部呈锯齿状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大建筑基础底部的摩擦力,结构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础本体;2、尺牙;3、预应力锚杆;31、弯折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建筑基础,如图1所示,包括基础本体1,基础本体1下部分埋在地下,基础底部设置有尺牙2,该尺牙2由上至下宽度逐渐减小,尺牙2呈一条侧楞向下、中心线水平的三棱柱形状,尺牙2的设置可增大基础本体1与地基的摩擦力,从而增加基础本体1抗剪力的能力。基础本体1内设置有预应力锚杆3,该预应力锚杆3竖直设置,预应力锚杆3下部分位于基础本体1外部且埋入地下,预应力锚杆3优选采用钢筋材质,具备良好的抗拉能力,预应力锚杆3能够拉紧基础本体1,使基础本体1具备更好的防滑及防侧倾能力。优选的,尺牙2的长度方向不平行于基础本体1的剪力方向,使尺牙2能够在沿剪力方向起到增大摩擦阻力的作用,更优的,尺牙2长度方向垂直于基础本体1的剪力方向,由此可使尺牙2在沿剪力方向上提供的摩擦阻力最大化,防滑效果更好。尺牙2平行排布有多个,使基础本体1底部呈锯齿状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大建筑基础底部的摩擦力,结构稳定性更好。尺牙2与基础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当基础本体1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尺牙2与基础本体1为一体浇筑成型,当基础本体1采用石材制作时,尺牙2可以为基础本体1上凿刻形成。预应力锚杆3上端设置有弯折部31,该弯折部31为预应力锚杆3上部分做90°弯折形成,通过设置弯折部31能够使预应力锚杆3与基础本体1的连接更牢固,避免预应力锚杆3在承受较大拉力时脱离基础本体1。作为基础本体1的一种成型结构,基础本体1采用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锚杆3预浇筑在基础内,预应力锚杆3与基础本体1的连接稳定,不易脱离基础本体1,同时基础本体1具备较高的强度,能够满足建筑需求。基础本体1位于地上的部分由上至下在沿剪力方向上厚度逐渐增大,由此,可使基础本体1由上至下抗剪力能力逐渐增大,建筑稳固性更好。具体的,基础本体1在剪力方向相反一侧设置为垂直于剪力方向的竖直平面,基础本体1沿剪力方向一侧的上部分形成由下至上逐渐朝向与剪力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的坡度,此种结构能够使基础本体1能够承受较大的剪力,尤其适用于堤坝、拱桥等建筑结构的基础建设。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本体(1),所述基础本体(1)底部设置有尺牙(2),所述尺牙(2)与基础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基础本体(1)内设置有预应力锚杆(3),所述预应力锚杆(3)下部分位于基础本体(1)外部且埋入地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本体(1),所述基础本体(1)底部设置有尺牙(2),所述尺牙(2)与基础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基础本体(1)内设置有预应力锚杆(3),所述预应力锚杆(3)下部分位于基础本体(1)外部且埋入地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尺牙(2)长度方向不平行于所述基础本体(1)的剪力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尺牙(2)长度方向垂直于基础本体(1)的剪力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尺牙(2)平行排布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尺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智刚崔光海曹丙山汪静李京徐知兰蔡泽帅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