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67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输入管、曝气箱、浮游填料生化箱、斜板槽、絮凝沉淀箱、絮凝剂贮存箱和清水箱;废水输入管连接曝气箱;曝气箱内设有曝气装置;曝气箱连接浮游填料生化箱;浮游填料生化箱连接斜板槽;斜板槽上设有过滤网板;斜板槽的末端连接落水槽;落水槽的一侧连通絮凝沉淀箱;絮凝沉淀箱连接清水箱;落水槽内设有驱动叶轮;絮凝剂贮存箱的底部设有下料部,下料部内设有滚轴;滚轴的部分轴身能够封闭絮凝剂贮存箱的底部开口;滚轴沿轴身设有凹槽;驱动叶轮的转轴驱动连接滚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河道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引入河道废水进行曝气、生化处理、过滤、絮凝沉淀,制得清洁的水排入河流,不会影响河道的水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水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河道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污染物、含硫化物、氰化物等以及有机污染物,对于水环境有极大的破坏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废水也越来越多,很多地区随意向河道内排放污水,造成河道水环境被污染,不仅给水中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造成水中动植物的灭绝,而且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加剧生态恶化。因此,本领域亟待用于处理河道废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引入河道废水进行曝气、生化处理、过滤、絮凝沉淀一些列净水处理制得清洁的水排入河流,不会影响河道的水环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输入管、曝气箱、浮游填料生化箱、斜板槽、絮凝沉淀箱、絮凝剂贮存箱和清水箱;所述废水输入管连接所述曝气箱;所述曝气箱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箱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所述浮游填料生化箱;所述浮游填料生化箱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所述斜板槽;所述斜板槽上设有过滤网板;所述斜板槽的末端连接落水槽;所述落水槽的一侧连通所述絮凝沉淀箱;所述絮凝沉淀箱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清水箱;所述落水槽内设有驱动叶轮;所述絮凝剂贮存箱的底部设有下料部;所述下料部连接絮凝沉淀箱;所述下料部内设有滚轴;所述滚轴的部分轴身能够封闭所述絮凝剂贮存箱的底部开口;所述滚轴沿轴身设有凹槽;所述驱动叶轮的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滚轴。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滚轴的凹槽占轴身的一半。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驱动叶轮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结构驱动连接所述滚轴。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滚轴设有复位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复位结构为复位手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落水槽的外侧设有吹滤腔体;所述吹滤腔体内设有过滤叶轮;所述过滤叶轮上设有过滤网叶片;所述落水槽在所述过滤叶轮对应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过滤网叶片通过所述落水槽侧壁的开口伸入所述落水槽内;所述吹滤腔体内设有吹气装置;所述过滤叶轮位于所述驱动叶轮上方;所述驱动叶轮的转轴驱动连接所述过滤叶轮的转轴。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过滤叶轮上平均分布有六个所述过滤网叶片。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驱动叶轮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结构驱动连接所述过滤叶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在斜板槽的末端连接落水槽,在落水槽内设置有驱动叶轮,废水经斜板槽流入落水槽将带动驱动叶轮转动,并且在絮凝剂贮存箱的下料部设置滚轴上设有凹槽,通过驱动叶轮与滚轴的协同作用,使得驱动叶轮转动带动滚轴转动,当滚轴上的凹槽对准絮凝剂贮存箱底部的开口,絮凝剂才能经凹槽流至下料部从而滴入絮凝沉淀箱,实现了废水流入絮凝沉淀箱时,絮凝剂能够及时滴入,并保持两者的混合均匀性;2、在落水槽的一侧设有过滤叶轮,通过驱动叶轮、过滤叶轮和吹气装置的协同作用,实现落水槽内流入的废水能够经过过滤叶轮进一步过滤杂质,且过滤网叶片在吹滤腔体经过吹气装置喷出的高压气体能够及时清洁滤网上的杂质,保证滤网叶片的清洁度,可以连续过滤,避免了过滤网叶片堵塞造成二次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驱动叶轮驱动连接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絮凝剂贮存箱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絮凝剂贮存箱的外部示意图;图5为带有吹滤腔体的落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斜板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废水输入管;20、曝气箱;21、曝气装置;30、浮游填料生化箱;40、斜板槽;41、过滤网板;42、落水槽;43、驱动叶轮;44、吹滤腔体;45、过滤叶轮;46、过滤网叶片;47、吹气装置;50、絮凝沉淀箱;60、絮凝剂贮存箱;61、下料部;62、滚轴;63、凹槽;64、复位手轮;70、清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输入管11、曝气箱20、浮游填料生化箱30、斜板槽40、絮凝沉淀箱50、絮凝剂贮存箱60和清水箱70;所述废水输入管11连接所述曝气箱20;所述曝气箱20内设有曝气装置21;所述曝气箱20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所述浮游填料生化箱30;所述浮游填料生化箱30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所述斜板槽40;所述斜板槽40上设有过滤网板41;所述斜板槽40的末端连接落水槽42;所述落水槽42的一侧连通所述絮凝沉淀箱50;所述絮凝沉淀箱50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清水箱70;所述落水槽42内设有驱动叶轮43;所述絮凝剂贮存箱60的底部设有下料部61;所述下料部61连接絮凝沉淀箱50;所述下料部61内设有滚轴62;所述滚轴62的部分轴身能够封闭所述絮凝剂贮存箱60的底部开口;所述滚轴62沿轴身设有凹槽63;所述驱动叶轮43的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滚轴62。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6所示,废水输入管11用于连接河道废水源,河道废水通过废水输入管11输入至曝气箱20,曝气箱20底部装有曝气装置21,曝气装置21采用市面上常见的装置;曝气箱20内接有带水泵的水管,另一端接入浮游填料生化箱30内;使用时,往浮游填料生化箱30填充生物填料,与对废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进行反应;浮游填料生化箱30内接有带水泵的水管,另一端接在斜板槽40的顶部;斜板槽40上设置有若干层过滤网板41,用于过滤废水中的杂质,过滤网板41的过滤材质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斜板槽40末端接有落水槽42,落水槽42内接有驱动叶轮43,使用时,当废水下落时,其作用力作用在驱动叶轮43上,废水的势能转化成驱动叶轮43的动能,使得驱动叶轮43能够转动;落水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输入管、曝气箱、浮游填料生化箱、斜板槽、絮凝沉淀箱、絮凝剂贮存箱和清水箱;/n所述废水输入管连接所述曝气箱;所述曝气箱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箱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所述浮游填料生化箱;所述浮游填料生化箱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所述斜板槽;所述斜板槽上设有过滤网板;所述斜板槽的末端连接落水槽;所述落水槽的一侧连通所述絮凝沉淀箱;所述絮凝沉淀箱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清水箱;/n所述落水槽内设有驱动叶轮;所述絮凝剂贮存箱的底部设有下料部;所述下料部连接所述絮凝沉淀箱;所述下料部内设有滚轴;所述滚轴的部分轴身能够封闭所述絮凝剂贮存箱的底部开口;所述滚轴沿轴身设有凹槽;所述驱动叶轮的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滚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输入管、曝气箱、浮游填料生化箱、斜板槽、絮凝沉淀箱、絮凝剂贮存箱和清水箱;
所述废水输入管连接所述曝气箱;所述曝气箱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箱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所述浮游填料生化箱;所述浮游填料生化箱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所述斜板槽;所述斜板槽上设有过滤网板;所述斜板槽的末端连接落水槽;所述落水槽的一侧连通所述絮凝沉淀箱;所述絮凝沉淀箱通过带水泵的管道连接清水箱;
所述落水槽内设有驱动叶轮;所述絮凝剂贮存箱的底部设有下料部;所述下料部连接所述絮凝沉淀箱;所述下料部内设有滚轴;所述滚轴的部分轴身能够封闭所述絮凝剂贮存箱的底部开口;所述滚轴沿轴身设有凹槽;所述驱动叶轮的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滚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的凹槽占轴身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叶轮通过同步带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骁龙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