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盘及泵浦源自动上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363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激光器生产制造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光纤盘及泵浦源自动上料系统。该光纤盘包括缠绕盘座体及泵浦源座体,缠绕盘座体与泵浦源座体可拆卸连接,缠绕盘座体设有安放槽,缠绕盘座体上凸设有用于与缠绕盘的中心孔适配的中心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盘,位于泵浦源后端的光纤进行整体盘绕后放置在缠绕盘座体上,泵浦源放置在泵浦源座体,从而使两者在物理上作为一个整体,避免搬运过程中泵浦源及尾端光纤发生脱离造成泵浦源和尾端光纤的二次损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浦源自动上料系统,通过泵浦源上料机和协作机器人的配合实现多个物料盘内泵浦源的自动上料,实现集成化的上料和下料,解放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盘及泵浦源自动上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生产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盘及泵浦源自动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光纤激光器包括泵浦源、有源光纤、光栅以及输出头。其中,泵浦源用于提供泵浦光,有源光纤是在光纤中掺入稀土元素作为增益介质。制备光纤激光器的方法是:先准备好泵浦光源并预先制作好有源光纤、光栅以及输出头,然后将各器件顺序熔接。其中,泵浦源的上料属于光纤激光器生产的前端工位,在进行泵浦源上料时都是人工依次抓取上料,容易损伤泵浦源造成产品不良,另外人工操作的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也容易因人工操作的不一致性导致产品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盘及泵浦源自动上料系统,用以解决现有人工上料效率低下且容易损伤泵浦源的光纤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纤盘,包括缠绕盘座体及泵浦源座体,所述缠绕盘座体与所述泵浦源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缠绕盘座体设有安放槽,所述缠绕盘座体上凸设有用于与缠绕盘的中心孔适配的中心柱。其中,所述缠绕盘座体设有凹槽,所述中心柱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盘座体及泵浦源座体,所述缠绕盘座体与所述泵浦源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缠绕盘座体设有安放槽,所述缠绕盘座体上凸设有用于与缠绕盘的中心孔适配的中心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盘座体及泵浦源座体,所述缠绕盘座体与所述泵浦源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缠绕盘座体设有安放槽,所述缠绕盘座体上凸设有用于与缠绕盘的中心孔适配的中心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盘座体设有凹槽,所述中心柱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包括板体及固定于所述板体上的支撑腿,所述板体内设有用于与泵浦源磁吸配合的磁铁,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泵浦源座体抵触,在所述板体与所述泵浦源座体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泵浦源主体的收纳空间。


4.一种泵浦源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上料机及协作机器人,所述协作机器人用于抓取所述泵浦源上料机内叠放的物料盘中的泵浦源并将其放置在待操作工位上,其中,物料盘中的泵浦源放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盘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浦源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源上料机包括操作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及平移机构,所述操作台设有上料口及下料口,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操作台的台面下方,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将物料盘推送至所述上料口,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将空物料盘移离所述下料口,所述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操作台的台面上方,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吴飞荣马帅苏文毅闫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