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翔体相关申请的交叉参照本申请基于2019年05月1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9-090565号而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翔体。
技术介绍
在日本国专利第5638271号中记载有如下飞翔体的结构:从飞翔体的前部到侧部配置烧蚀体(ablator),烧蚀体通过将树脂(基体树脂)含浸于纤维基体(强化纤维)而成。烧蚀体由于在重返大气圈时升华从而产生烧蚀气体。另外,根据烧蚀体在至少一部分具有强化纤维的密度从前部朝向侧部阶段性地或连续地变高的烧蚀体区域的日本国专利第5638271号所述的技术,通过烧蚀体区域,限制产生的烧蚀气体向侧部的移动,烧蚀气体向前方喷出。由此,能够使飞翔体前部的热防护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另外,为了在重返大气圈后的落下时减小向周边区域的影响,要求减小落下时的飞翔体的碰撞能量。作为减小碰撞能量的方法,已知通过重返大气圈时的空气动力加热而使飞翔体焚烧的方法。因此,以往,作为飞翔体的壳体的材料,使用了熔点及沸点低的铝等金属材料。虽然铝作为比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翔体,其中,具备:/n壳体,其通过将具有强化纤维及基体树脂的面板组合多个而形成;和/n低熔点构件,其熔点至少比所述强化纤维低,/n通过所述低熔点构件进行熔化和升华中的任一变化,从而所述壳体能够崩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3 JP 2019-0905651.一种飞翔体,其中,具备:
壳体,其通过将具有强化纤维及基体树脂的面板组合多个而形成;和
低熔点构件,其熔点至少比所述强化纤维低,
通过所述低熔点构件进行熔化和升华中的任一变化,从而所述壳体能够崩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翔体,其中,
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空隙部,
所述低熔点构件覆盖所述空隙部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翔体,其中,
所述壳体形成为多面体形状,
所述空隙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作为相邻的面的分界部分的至少一个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味哲也,山下裕之,川田尚平,蒲池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