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及车内通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552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10
本申请涉及可以应用于普通汽车车辆的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及车内通信系统,该装置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背板,以及至少一个插板,其中,每个背板连接至少一个插板中的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背板包括第一背板;第一背板,用于实现至少一个插板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至少一个插板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其它设备为除车载控制装置以外的器件;至少一个插板,用于实现车载控制装置的逻辑功能。该车载控制装置可以实现规划、决策、控制等逻辑功能,可以应用于车辆尤其是智能汽车上,同时可以应用于非车联网相关的其它类似的通讯领域或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及车内通信系统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及车内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汽车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车内各种车载设备在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通讯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装在车上的各式各样车内设施,比如网关、交换机、网桥、以太等,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传输各种感知收集或者通讯用的数据,对车辆互联和车间、车人通讯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有效增加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车辆电子电气架构(electrical/electronic,E/E)系统实现了车辆内电子电气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器件的互连和功能,E/E架构包括所有的电子的和电气的部件、互连结构/拓扑结构,以及他们的逻辑功能。车内网络是E/E架构的骨架,连接的车内各电控单元(electriccontrolunit,ECU),完成控制、存储、执行、传感器等ECU之间的通信。当前的E/E系统普遍是为某一车型定制的,每个车型甚至同一车型的不同级别车辆由于车辆性能不同所需要控制器的算力(即控制器的计算控制能力)不同,因此,针对不同车型甚至同一车型不同级别的车辆都需要重新设计E/E系统。可见当前车辆的E/E系统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及车内通信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E/E系统灵活性较差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背板,以及至少一个插板,其中,每个背板连接至少一个插板中的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背板包括第一背板;第一背板,用于实现至少一个插板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至少一个插板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其它设备为除车载控制装置以外的器件;至少一个插板,用于实现车载控制装置的逻辑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控制装置便于背板、插板的添加或减少,车载控制装置中背板、插板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通过控制背板、插板的数量,从而可以控制车载控制装置的算力(即计算控制能力),例如,当车辆需求的算力较大时,可以通过增加车载控制装置的背板、插板的数量,从而可以增加车载控制装置的算力。再例如,当车辆需求的算力较小时,可以通过减少车载控制装置的背板、插板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车载控制装置的算力。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控制装置可支持硬件功能扩展的架构,能够通用适应多种车型。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插板包括第一插板,第一插板包括一个或多个插板分区,其中,一个或多个插板分区相互独立;和/或,第一背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背板分区,其中,一个或多个背板分区相互独立。上述设计中,通过将插板、背板进行分区,使得每个插板分区、每个背板分区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可以形成板内算力备份或算力扩展,进而可以提高车载控制装置的性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插板实现的逻辑功能由第一插板的单个插板分区实现;或者,第一插板实现的逻辑功能由第一插板的两个及以上插板分区相互协作实现。上述设计中,可以根据车辆的算力需求来决定工作的插板分区,例如,若车辆的算力需求较小,则可以由单个插板分区工作,若车辆的需求较大,可以由多个插板分区相互协助进行工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插板的第一插板分区失效,则第一插板分区实现的逻辑功能由第一插板的第二插板分区实现。上述设计中,通过在某个插板分区失效时其他插板分区可以接替其工作,从而可以形成板内算力备份,进而可以避免在某个插板分区失效导致车载控制装置失去控制能力的情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插板的每个插板分区连接第一背板的至少一个背板分区;和/或,第一背板的每个背板分区连接第一插板的至少一个插板分区。上述设计中,每个插板分区连接至少一个背板分区,从而可以在某背板分区失效时,与该背板分区相连的插板分区可以通过其他背板分区传输数据,在某插板分区失效时,可以由其他插板分区接替其工作,从而可以实现板内算力备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插板的插板分区与第一背板的背板分区一一连接。上述设计中通过插板分区与背板分区一一连接,可以降低背板、插板布线的复杂度,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背板的至少一个背板分区分别包括路由子系统;每个路由子系统,用于实现路由子系统所在的背板分区连接的各个插板分区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用于实现路由子系统所在的背板分区连接的插板分区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上述设计中,背板分区包括的路由子系统可以独立工作,从而背板的某背板分区失效时可以不影响其他背板分区的工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背板包括至少一个外部接口;外部接口,用于实现第一背板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背板包括至少一个接口分区,每个接口分区包括至少一个外部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外部接口,其中,每个接口分区连接第一背板的至少一个背板分区,和/或,第一背板的每个接口分区连接第一背板的至少一个背板分区。上述设计中,通过将外部接口进行分区,使得在某个外部接口失效时,可以不影响背板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其它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其中,至少两个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对应的外部接口分别位于不同的接口分区内;和/或,其它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执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执行器,其中,至少两个执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执行器对应的外部接口分别位于不同的接口分区内。通过上述设计,当某一个背板分区或者插板分区失效的时候,使得其他背板分区或插板分区可以通过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传感器进行探测,或者通过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执行器执行相应的动作,从而使得车辆可以在某一个背板分区或者插板分区失效仍然保持具有一定的探测感知能力,或者保持一定的控制能力,避免由于某一背板分区或者插板分区的失效导致全部无法感知“全盲”的状态,或者,避免由于某一背板分区或者插板分区失效造成执行器全部无法被控制器控制的情况,由此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安全路边停车,或者降低自动驾驶等级人接手驾驶。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指探测范围相同的传感器;或者,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指探测距离相同的传感器;或者,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指传感器类型相同的传感器;或者,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指应用场景相同的传感器;或者,执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执行器指执行相同或相似动作的执行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插板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插板,至少两个第二插板均能够实现第一逻辑功能,第一逻辑功能是逻辑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上述设计中,通过在背板上插有2个及以上逻辑功能相同的插板,例如都完成自动驾驶功能,则任意两个插板之间可以形成板间算力备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其中一个第二插板失效,则第二插板分区实现的逻辑功能由其它第二插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插板执行。通过上述设计中,可以在某个插板分区失效时不影响插板实现的逻辑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插板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插板,至少两个第三插板相互协作实现第二逻辑功能,第二逻辑功能是逻辑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上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背板,以及至少一个插板,其中,每个背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插板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至少一个背板包括第一背板;/n所述第一背板,用于实现所述至少一个插板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插板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所述其它设备为除所述车载控制装置以外的器件;/n所述至少一个插板,用于实现所述车载控制装置的逻辑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背板,以及至少一个插板,其中,每个背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插板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至少一个背板包括第一背板;
所述第一背板,用于实现所述至少一个插板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插板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所述其它设备为除所述车载控制装置以外的器件;
所述至少一个插板,用于实现所述车载控制装置的逻辑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插板包括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包括一个或多个插板分区,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插板分区相互独立;和/或
所述第一背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背板分区,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背板分区相互独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实现的逻辑功能由所述第一插板的单个插板分区实现;或者
所述第一插板实现的逻辑功能由所述第一插板的两个及以上插板分区相互协作实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插板的第一插板分区失效,则所述第一插板分区实现的逻辑功能由所述第一插板的第二插板分区实现。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的每个插板分区连接所述第一背板的至少一个背板分区;
和/或
所述第一背板的每个背板分区连接所述第一插板的至少一个插板分区。


6.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的插板分区与所述第一背板的背板分区一一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的至少一个背板分区分别包括路由子系统;
每个所述路由子系统,用于实现所述路由子系统所在的背板分区连接的各个插板分区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用于实现所述路由子系统所在的背板分区连接的插板分区与所述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8.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包括至少一个外部接口;
所述外部接口,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包括至少一个接口分区,每个接口分区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外部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外部接口,其中,每个接口分区连接所述第一背板的至少一个背板分区,和/或,所述第一背板的每个接口分区连接所述第一背板的至少一个背板分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对应的外部接口分别位于不同的接口分区内;
和/或
所述其它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执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执行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执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执行器对应的外部接口分别位于不同的接口分区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指探测范围相同的传感器;或者
所述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指探测距离相同的传感器;或者
所述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指传感器类型相同的传感器;或者
所述探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传感器指应用场景相同的传感器;或者
所述执行功能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蕾王学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