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353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属于轨道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多个移动构件,还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组合式轨道,所述组合式轨道包括多个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各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布置于两平行方向上且各所述第一轨道所在方向上留有至少一个间隙段;设于各所述移动构件上的滚轮装置,滚轮装置通过所述间隙段脱离或行驶于组合式轨道上,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同时或单独作为一所述滚轮装置的承载轨面,以实现多个移动构件共用1条组合式轨道,且能够达到节省结构空间的目的。

A dual coupling wheel rail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heel rail system which can be double coupled,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ck equipment, including a base and a plurality of moving components, and also includes a combined track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combined track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irst rails and second rails, each of which is arranged in two parallel directions and each of the first rails is in the direction The first track and the second track are simultaneously or separately used as the bearing rail surface of the roller device, so as to realize that multiple moving members share one combined track and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structural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
技术介绍
在设计沿同一个方向需要设置多个移动构件的机械装置时,常规的办法是给每个移动构件设置一条滑行轨道,有多个移动构件时就平行设置多条轨道,移动构件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互不干涉,这种方式在工程上容易实现,但不足是会占用宝贵的结构空间、轨道数量多、结构重量相应较大。在一些空间狭小或空间十分宝贵的地方,很难容纳多条轨道,造成工程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以实现多个移动构件共用1条组合式轨道,且能够达到节省结构空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包括基座和多个移动构件,还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组合式轨道,所述组合式轨道包括多个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各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布置于两平行方向上且各所述第一轨道所在方向上留有至少一个间隙段;设于各所述移动构件上的滚轮装置,滚轮装置通过所述间隙段脱离或行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包括基座和多个移动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组合式轨道,所述组合式轨道包括多个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各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布置于两平行方向上且各所述第一轨道所在方向上留有至少一个间隙段;/n设于各所述移动构件上的滚轮装置,滚轮装置通过所述间隙段脱离或行驶于组合式轨道上,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同时或单独作为一所述滚轮装置的承载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包括基座和多个移动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组合式轨道,所述组合式轨道包括多个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各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布置于两平行方向上且各所述第一轨道所在方向上留有至少一个间隙段;
设于各所述移动构件上的滚轮装置,滚轮装置通过所述间隙段脱离或行驶于组合式轨道上,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同时或单独作为一所述滚轮装置的承载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装置包括轮座和转动设于该轮座上的滚轮,所述滚轮包括呈同心布置的第一踏面和第二踏面,且第一踏面和第二踏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双重耦合的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面和第二踏面分别设为环形圆柱面和环形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潘树平杨诗卫谢林龙建国李军生彭燎张显锋赵寿鑫张瑞国淑梅薛海莲郦高亮徐誌刘灿黄盼杨艳萍程会霞袁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