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53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包括轮胎前板,所述轮胎前板内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套筒滑块,所述套筒滑块后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后的套筒腔,所述套筒腔内设有能前后滑动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前后贯穿且转动连接有轮胎轴,所述套筒腔圆周壁固定设有轮胎齿环,所述套筒外圆面固定设有能与所述轮胎齿环内部啮合的套筒前齿轮,所述轮胎前板后端面转动连接有环形的前壁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汽车轮胎改造成可变形的方式,通过变形将汽车轮胎从圆形改变为三角形,在遇到复杂路况时三角形比圆形更加的稳定,遇到雪地、泥地等特殊地形只需要变形轮胎即可轻松的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
技术介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下雨、下雪以及遇到泥地的时候普通的汽车轮胎难以应付这些场面,例如下雨天与下雪天的打滑,遇到泥地的时候车胎陷入到污泥之中无法移动,正常的汽车轮胎如果需要经过一些特殊路段要么使用对应的轮胎,要么需要在轮胎的表面加装一些特殊的装备,这都为我们产生了很大的麻烦。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本例的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包括轮胎前板,所述轮胎前板内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套筒滑块,所述套筒滑块后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后的套筒腔,所述套筒腔内设有能前后滑动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前后贯穿且转动连接有轮胎轴,所述套筒腔圆周壁固定设有轮胎齿环,所述套筒外圆面固定设有能与所述轮胎齿环内部啮合的套筒前齿轮,所述轮胎前板后端面转动连接有环形的前壁轴,所述前壁轴内圆环壁固定设有履带齿环,所述套筒外圆面后端固定设有能与所述前壁轴啮合的套筒后齿轮,所述轮胎前板后侧设有轮廓相同的轮胎后板,所述轮胎后板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推筒腔,所述推筒腔内设有能前后滑动的推筒,所述轮胎轴后端向后贯穿所述推筒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推筒腔后壁,所述轮胎后板前端转动连接有正对所述前壁轴后侧的后壁轴,所述后壁轴内圆环壁固定设有能与所述套筒后齿轮啮合的变形轮齿环,所述后壁轴外圆面固定设有变形轮,所述变形轮内环形阵列设有前后贯穿的三个变形轮槽,所述变形轮槽内能滑动的设有变形轮槽轴,当所述变形轮转动时,所述变形轮槽轴能沿着所述变形轮槽向靠近所述变形轮圆心的方向移动,所述变形轮槽轴前后两端对称且固定设有外推杆,所述外推杆远离所述变形轮一端固定设有移动齿带,前后两侧所述移动齿带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外圆面左右对称套设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远离所述铰接轴一端铰接有平移杆,所述移动齿带远离所述变形轮一侧设有顶端块,所述顶端块下端面前后对称且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移动齿带前后两侧的固定齿带,所述固定齿带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连接与所述轮胎前板与所述轮胎后板之间的固定齿轮杆,所述固定齿轮杆之间前后对称且转动连接有直齿轮,前后两侧所述直齿轮分别啮合于前侧以及后侧所述固定齿带与所述移动齿带之间,所述顶端块顺时针一端与逆时针一端对称且铰接有支撑块,所述平移杆远离所述中间杆一端与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顶端块一端铰接,所述顶端块与所述支撑块外侧共同绕设有履带,所述支撑块前端面转动连接有能与所述履带驱动轮外圆面以及所述履带内侧啮合的履带从动轮,所述轮胎前板内环形阵列设有三个限制所述顶端块移动的前限制机构,所述套筒滑块上侧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套筒移动的同时能解除所述前限制机构对所述顶端块的锁定,所述轮胎后板内环形阵列设有三个控制所述顶端块移动的后限制机构,所述推筒腔与所述后限制机构之间设有限制所述铰接轴移动的固定机构,所述推筒在带动所述固定机构解除对所述铰接轴的限制的同时,还能带动所述后限制机构解除对所述顶端块的限制。可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连通设于所述套筒滑块上侧的磁铁腔,所述套筒右端外圆面转动连接有套筒滑块,所述套筒滑块后端设有固定于所述磁铁腔后壁的电磁铁,所述磁铁腔上侧连通设有滑块腔,所述套筒滑块穿过所述磁铁腔并延伸至所述滑块腔内,所述套筒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滑块,所述推动滑块与所述滑块腔上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腔上侧连通设有前壁滑块腔,所述前壁滑块腔内设有能上下滑动的前壁限位滑块,所述推动滑块前后滑动可带动所述前壁限位滑块上下滑动。可优选的,所述前限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前壁滑块腔上侧的前壁限位块腔,所述前壁限位块腔内设有前后滑动的前壁限位块,所述前壁限位块前端与所述前壁限位块腔前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前壁限位弹簧,所述前壁限位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前壁限位块腔前壁限位槽,所述前壁限位滑块能在所述推动滑块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并滑入所述前壁限位槽内带动所述前壁限位块向后退,所述前壁限位块腔前侧设有开口向上的前壁支撑槽,所述前壁支撑槽内设有能上下滑动的前壁支撑块,所述前壁支撑块上端与所述顶端块下端固定连接。可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通设于所述推筒腔上侧的后壁滑块腔,所述后壁滑块腔内设有能滑动的后壁滑块,所述后壁滑块前壁与所述变形轮槽轴滑动连接,所述后壁滑块上侧设有前后移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圆面设有滑动连接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后端固定设于所述轮胎后板内,所述固定杆前端设有铰接轴限位杆,所述铰接轴限位杆前端设有位于所述铰接轴内且开口向后的铰接轴限位腔,所述铰接轴限位杆前端与所述铰接轴限位腔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轴限位弹簧。可优选地,所述后限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后壁滑块上侧的前壁上滑块,所述后壁滑块腔上侧设有连通的前壁上滑块前壁限位腔,所述前壁上滑块上端延伸至所述前壁上滑块前壁限位腔内,所述前壁上滑块与所述后壁滑块腔上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前壁上弹簧,所述前壁上滑块前壁限位腔上侧设有开口向前的前壁限位弹簧,所述前壁限位弹簧内设有前后滑动的后壁限位块,所述后壁限位块后端与所述前壁限位弹簧前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后壁限位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后壁限位槽,所述前壁上滑块在所述后壁滑块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并带动所述前壁上滑块滑入所述后壁限位槽内并带动所述后壁限位块后退,所述前壁限位弹簧前侧设有开口向上的后壁支撑杆块,所述后壁支撑杆块内设有能上下滑动的后壁支撑块,所述后壁支撑块上端与所述顶端块下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汽车轮胎改造成可变形的方式,通过变形将汽车轮胎从圆形改变为三角形,在遇到复杂路况时三角形比圆形更加的稳定,遇到雪地、泥地等特殊地形只需要变形轮胎即可轻松的通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的“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包括轮胎前板34,所述轮胎前板34内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套筒滑块41,所述套筒滑块41后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后的套筒腔71,所述套筒腔71内设有能前后滑动的套筒39,所述套筒39内前后贯穿且转动连接有轮胎轴29,所述套筒腔71圆周壁固定设有轮胎齿环37,所述套筒39外圆面固定设有能与所述轮胎齿环37内部啮合的套筒前齿轮38,所述轮胎前板34后端面转动连接有环形的前壁轴35,所述前壁轴35内圆环壁固定设有履带齿环36,所述套筒39外圆面后端固定设有能与所述前壁轴35啮合的套筒后齿轮73,所述轮胎前板34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包括轮胎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前板内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套筒滑块,所述套筒滑块后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后的套筒腔,所述套筒腔内设有能前后滑动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前后贯穿且转动连接有轮胎轴,所述套筒腔圆周壁固定设有轮胎齿环,所述套筒外圆面固定设有能与所述轮胎齿环内部啮合的套筒前齿轮,所述轮胎前板后端面转动连接有环形的前壁轴,所述前壁轴内圆环壁固定设有履带齿环,所述套筒外圆面后端固定设有能与所述前壁轴啮合的套筒后齿轮,所述轮胎前板后侧设有轮廓相同的轮胎后板,所述轮胎后板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推筒腔,所述推筒腔内设有能前后滑动的推筒,所述轮胎轴后端向后贯穿所述推筒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推筒腔后壁,所述轮胎后板前端转动连接有正对所述前壁轴后侧的后壁轴,所述后壁轴内圆环壁固定设有能与所述套筒后齿轮啮合的变形轮齿环,所述后壁轴外圆面固定设有变形轮,所述变形轮内环形阵列设有前后贯穿的三个变形轮槽,所述变形轮槽内能滑动的设有变形轮槽轴,当所述变形轮转动时,所述变形轮槽轴能沿着所述变形轮槽向靠近所述变形轮圆心的方向移动,所述变形轮槽轴前后两端对称且固定设有外推杆,所述外推杆远离所述变形轮一端固定设有移动齿带,前后两侧所述移动齿带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外圆面左右对称套设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远离所述铰接轴一端铰接有平移杆,所述移动齿带远离所述变形轮一侧设有顶端块,所述顶端块下端面前后对称且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移动齿带前后两侧的固定齿带,所述固定齿带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连接与所述轮胎前板与所述轮胎后板之间的固定齿轮杆,所述固定齿轮杆之间前后对称且转动连接有直齿轮,前后两侧所述直齿轮分别啮合于前侧以及后侧所述固定齿带与所述移动齿带之间,所述顶端块顺时针一端与逆时针一端对称且铰接有支撑块,所述平移杆远离所述中间杆一端与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顶端块一端铰接,所述顶端块与所述支撑块外侧共同绕设有履带,所述支撑块前端面转动连接有能与所述履带驱动轮外圆面以及所述履带内侧啮合的履带从动轮,所述轮胎前板内环形阵列设有三个限制所述顶端块移动的前限制机构,所述套筒滑块上侧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套筒移动的同时能解除所述前限制机构对所述顶端块的锁定,所述轮胎后板内环形阵列设有三个控制所述顶端块移动的后限制机构,所述推筒腔与所述后限制机构之间设有限制所述铰接轴移动的固定机构,所述推筒在带动所述固定机构解除对所述铰接轴的限制的同时,还能带动所述后限制机构解除对所述顶端块的限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包括轮胎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前板内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套筒滑块,所述套筒滑块后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后的套筒腔,所述套筒腔内设有能前后滑动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前后贯穿且转动连接有轮胎轴,所述套筒腔圆周壁固定设有轮胎齿环,所述套筒外圆面固定设有能与所述轮胎齿环内部啮合的套筒前齿轮,所述轮胎前板后端面转动连接有环形的前壁轴,所述前壁轴内圆环壁固定设有履带齿环,所述套筒外圆面后端固定设有能与所述前壁轴啮合的套筒后齿轮,所述轮胎前板后侧设有轮廓相同的轮胎后板,所述轮胎后板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推筒腔,所述推筒腔内设有能前后滑动的推筒,所述轮胎轴后端向后贯穿所述推筒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推筒腔后壁,所述轮胎后板前端转动连接有正对所述前壁轴后侧的后壁轴,所述后壁轴内圆环壁固定设有能与所述套筒后齿轮啮合的变形轮齿环,所述后壁轴外圆面固定设有变形轮,所述变形轮内环形阵列设有前后贯穿的三个变形轮槽,所述变形轮槽内能滑动的设有变形轮槽轴,当所述变形轮转动时,所述变形轮槽轴能沿着所述变形轮槽向靠近所述变形轮圆心的方向移动,所述变形轮槽轴前后两端对称且固定设有外推杆,所述外推杆远离所述变形轮一端固定设有移动齿带,前后两侧所述移动齿带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外圆面左右对称套设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远离所述铰接轴一端铰接有平移杆,所述移动齿带远离所述变形轮一侧设有顶端块,所述顶端块下端面前后对称且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移动齿带前后两侧的固定齿带,所述固定齿带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连接与所述轮胎前板与所述轮胎后板之间的固定齿轮杆,所述固定齿轮杆之间前后对称且转动连接有直齿轮,前后两侧所述直齿轮分别啮合于前侧以及后侧所述固定齿带与所述移动齿带之间,所述顶端块顺时针一端与逆时针一端对称且铰接有支撑块,所述平移杆远离所述中间杆一端与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顶端块一端铰接,所述顶端块与所述支撑块外侧共同绕设有履带,所述支撑块前端面转动连接有能与所述履带驱动轮外圆面以及所述履带内侧啮合的履带从动轮,所述轮胎前板内环形阵列设有三个限制所述顶端块移动的前限制机构,所述套筒滑块上侧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套筒移动的同时能解除所述前限制机构对所述顶端块的锁定,所述轮胎后板内环形阵列设有三个控制所述顶端块移动的后限制机构,所述推筒腔与所述后限制机构之间设有限制所述铰接轴移动的固定机构,所述推筒在带动所述固定机构解除对所述铰接轴的限制的同时,还能带动所述后限制机构解除对所述顶端块的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以应对多种路面的汽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连通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淘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