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卫明专利>正文

一种小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430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孔类连杆,特别是涉及一种小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提出了一种小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将挤压孔工序放在热处理之后进行;在加工之前采用粉末冶金工艺获得毛坯,以减少毛坯变形;加工过程中在热处理之前增加一道校正工序,以避免或减轻在热处理后产生过大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孔类连杆,特别是涉及一种小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连杆加工一般如下:锻造-粗铣-精铣-钻内孔一钻内孔一精铰内孔一精铣端面-热处理–精铰内孔等。在内孔完成钻内孔工序后以该内孔作为基准,用钻床上使用铰刀完成内孔的精加工,使下孔总体与上孔的平行度很难控制在公差范围之内,内孔的尺寸很难控制在公差范围之内,端面的尺寸精度很难控制在公差范围之内,并在热处理工序之后有较大的变形,仅通过精铰这道工序很难确保加工后的下孔总体与上孔的平行,从而导致批量的零件报废,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同时也大大的提升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小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将挤压孔工序放在热处理之后进行;在加工之前采用粉末冶金工艺获得毛坯,以减少毛坯变形;加工过程中在热处理之前增加一道校正工序,以避免或减轻在热处理后产生过大的变形。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毛坯:选择粉末冶金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n1)、毛坯:选择粉末冶金工艺来获得毛坯,材料为80%铁粉+15%铜粉+5%镍粉组合压制成坯,将上孔左端面(1)、上孔右端面(2)、下孔左端面(3)、下孔右端面(4)和上孔(5)、下孔(6)的加工余量均控制在0.05mm之内;/n2)、半精铰上孔(5)、下孔(6):对小连杆的上孔(5)、下孔(6)进行半精铰,为精铰上孔(5)、下孔(6)各留有0.01mm的加工余量;/n3)、精铣上孔左端面(1)、上孔右端面(2):按图纸要求加工出所需要的平面形状和精度;/n4)、精铣下孔左端面(3)、下孔右端面(4):按图纸要求加工出所需要的平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毛坯:选择粉末冶金工艺来获得毛坯,材料为80%铁粉+15%铜粉+5%镍粉组合压制成坯,将上孔左端面(1)、上孔右端面(2)、下孔左端面(3)、下孔右端面(4)和上孔(5)、下孔(6)的加工余量均控制在0.05mm之内;
2)、半精铰上孔(5)、下孔(6):对小连杆的上孔(5)、下孔(6)进行半精铰,为精铰上孔(5)、下孔(6)各留有0.01mm的加工余量;
3)、精铣上孔左端面(1)、上孔右端面(2):按图纸要求加工出所需要的平面形状和精度;
4)、精铣下孔左端面(3)、下孔右端面(4):按图纸要求加工出所需要的平面形状和精度;
5)、钻中间油孔(7):以上孔左端面(1)、下孔左端面(3)为基准,用钻头按照图纸要求加工出所需要的油孔(7)的形状和精度;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卫明邱嘉奕
申请(专利权)人:邱卫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