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65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轮毂锻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切孔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托架顶端沿其周向等距离设有两个以上的漏槽,所述托架侧壁设有取出孔,所述工作台外侧壁转动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侧壁固定有齿环,所述工作台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有齿盘,所述齿盘与齿环互相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轮毂雏形上切孔,使得轮毂雏形多余的部分被切下,一方面节省了制造轮毂所需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轮毂上切孔减少了后续车床的工作任务量,从而提高了轮毂的锻造效率,进而提高了轮毂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毂锻造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工艺。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汽车轮毂锻造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03079304的一项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车轮轮毂的锻造工艺,提高了铝合金的利用率,降低了轮毂的生产成本,提高锻造精度,结构强度高,但是在制造新能源汽车轮毂的过程需要车出多个通孔,不仅增加了车床的工作任务,也对轮毂材料造成了浪费,从而降低了轮毂的锻造效率,据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切孔装置通过在轮毂雏形上切孔,使得轮毂雏形多余的部分被切下,一方面节省了制造轮毂所需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轮毂上切孔减少了后续车床的工作任务量,从而提高了轮毂的锻造效率,进而提高了轮毂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好锻造轮毂所使用的铝棒,用切割装置将铝棒切割成制造轮毂所需体积的铝块,并将铝块码垛堆好备用,根据不同大小的轮毂切割出不同大小的铝块,既保证了成品的尺寸准确,也避免了材料的浪费;S2:将S1中切割好的铝块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将铝块取出进行锻造作业,以直锻方式,锻压成毛胚;S3:将S2中的毛坯通过旋压机旋压成型,得到轮毂雏形;S4:将S3中的轮毂雏形固定在切孔装置上,利用切孔装置上的切割刀片在轮毂雏形表面切除多余的材料,得到轮毂半成品,通过在轮毂雏形上切孔,使得轮毂雏形多余的部分被切下,一方面节省了制造轮毂所需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轮毂上切孔减少了后续车床的工作任务量,从而提高了轮毂的锻造效率,进而提高了轮毂的生产效率;S5:对S4中的轮毂半成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450-550℃,热处理时间为1-2小时,取出轮毂半成品进行冷却;S6:将S5中的经过热处理的轮毂半成品固定在车床上,利用车床加工得到完整的轮毂;S7:对S6中的轮毂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成品的轮毂,将轮毂放入到仓库进行储存;其中,S4中使用的切孔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托架顶端沿其周向等距离设有两个以上的漏槽,所述托架侧壁设有取出孔,所述工作台外侧壁转动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侧壁固定有齿环,所述工作台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有齿盘,所述齿盘与齿环互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圆环转动,所述工作台侧壁上设有制动模块,所述制动模块用于圆环的制动,所述圆环外侧壁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固定有液压站,所述安装板底端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站与液压缸之间通过油管相连,所述液压站用于控制液压杆运动,所述液压缸底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端固定有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为环状结构,所述切割刀片用于对轮毂进行切割打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切孔装置工作;使用时,因轮毂上设有通孔,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轮毂上的通孔较大,在制造轮毂的过程需要车出多余的材料,不仅增加了车床的工作任务,也对轮毂材料造成了浪费,从而降低了轮毂的锻造效率,也提高了锻造的成本,本专利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决;通过设置有切孔装置,将轮毂雏形放在托架上,再利用夹具将轮毂雏形夹住,使得轮毂雏形被限位;通过事先更换好切割刀片,使得切割刀片切除的形状与轮毂最终通孔的形状一致,且切割刀片切除的部分面积小于轮毂上通孔的面积,避免轮毂被切块;在进行切孔时液压站控制液压缸,使得液压缸的活塞缸伸长,从而使得切割刀片向轮毂雏形的方向移动;切割刀片与轮毂雏形表面接触后对轮毂雏形进行切割,使得轮毂雏形表面产生通孔,且切下的部分进入到漏槽中;完成单次切孔后液压缸带动切割刀片回到初始位置,接着驱动电机启动,使得齿盘转动,从而使得与转盘啮合的齿环转动;齿环带动圆环转动,使得工作台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托架发生转动,进而使得托架顶端的轮毂雏形发生转动设定的角度;当工作台转过设定的角度后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同时,制动模块启动使得工作台停止转动,从而使得切割刀片正对轮毂雏形下一个切孔位置;切割刀片在液压缸的带动下完成下一次的切孔任务,直至完成所有的切孔任务后取下轮毂雏形;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轮毂雏形上切孔,使得轮毂雏形多余的部分被切下,一方面节省了制造轮毂所需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轮毂上切孔减少了后续车床的工作任务量,从而提高了轮毂的锻造效率,进而提高了轮毂的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液压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侧壁上固定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朝向工作台的一侧沿其周向等距离固定有两个以上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用于挤压切割刀片内的轮毂切块;使用时,在对轮毂雏形进行切孔时由于轮毂的强度较大,从而使得切割刀片的移动较为困难,切割刀片在移动时与轮毂雏形之间的摩擦较大;通过设置有伸缩杆,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的过程中带动安装环下移,使得伸缩杆被向下带动;伸缩杆下移的过程中其底端与轮毂雏形表面接触,使得伸缩杆被挡住,在安装环持续下移的过程中使得伸缩杆的内腔压强持续增大,从而轮毂雏形受到伸缩杆的压力也持续增大;轮毂雏形被切孔部分表面受到伸缩杆的压力后使得该部分的中心部分向下凹陷,从而使得该部分的边缘部分与切割刀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降低了切割刀片与轮毂之间的相对摩擦,继而提高了切割刀片的通过效率。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筒体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活动杆底端为L形结构;使用时,活动杆为直杆使得各个活动杆与轮毂雏形接触点距离其切孔边缘处的距离较近,从而使得轮毂雏形切孔部分产生的凹陷变形程度较小,从而限制了切割刀片的切割效果;将活动杆设为L形结构,使得活动杆的底端互相接触,且活动杆的底端与轮毂雏形切孔部分的中心接触,从而使得轮毂雏形切孔部分受到的挤压效果得到增强,进而使得轮毂雏形切孔部分的凹陷变形程度得到提升;轮毂雏形切孔部分的变形程度增大使得切割刀片与轮毂雏形之间的相对摩擦减小,从而保证了切割刀片的顺利通过;活动杆截面为矩形结构使得活动杆在伸缩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保证了伸缩杆对轮毂雏形切孔部分的按压效果。优选的,所述液压缸底端沿其周向等距离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导出杆,所述导出杆与切割刀片的内侧壁之间垂直距离相同,所述导出杆的底端截面面积大于其顶端的截面面积;使用时,当切下多余的材料后因材料与切割刀片的形状一致,容易使得材料夹在切割刀片内而无法与切割刀片脱离,进而影响到切割刀片的下次切割;通过设置有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好锻造轮毂所使用的铝棒,用切割装置将铝棒切割成制造轮毂所需体积的铝块,并将铝块码垛堆好备用;/nS2:将S1中切割好的铝块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将铝块取出进行锻造作业,以直锻方式,锻压成毛胚;/nS3:将S2中的毛坯通过旋压机旋压成型,得到轮毂雏形;/nS4:将S3中的轮毂雏形固定在切孔装置上,利用切孔装置上的切割刀片(15)在轮毂雏形表面切除多余的材料,得到轮毂半成品;/nS5:对S4中的轮毂半成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450-550℃,热处理时间为1-2小时,取出轮毂半成品进行冷却;/nS6:将S5中的经过热处理的轮毂半成品固定在车床上,利用车床加工得到完整的轮毂;/nS7:对S6中的轮毂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成品的轮毂,将轮毂放入到仓库进行储存;/n其中,S1、S2以及S3使用的切孔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端设有托架(2),所述托架(2)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托架(2)顶端沿其周向等距离设有两个以上的漏槽(3),所述托架(2)侧壁设有取出孔(4),所述工作台(1)外侧壁转动安装有圆环(5),所述圆环(5)的外侧壁固定有齿环(6),所述工作台(1)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端固定有齿盘(8),所述齿盘(8)与齿环(6)互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7)用于带动圆环(5)转动,所述工作台(1)侧壁上设有制动模块(9),所述制动模块(9)用于圆环(5)的制动,所述圆环(5)外侧壁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顶端固定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顶端固定有液压站(12),所述安装板(11)底端固定有液压缸(13),所述液压站(12)与液压缸(13)之间通过油管相连,所述液压站(12)用于控制液压杆运动,所述液压缸(13)底端固定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底端固定有切割刀片(15),所述切割刀片(15)为环状结构,所述切割刀片(15)用于对轮毂进行切割打孔,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切孔装置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好锻造轮毂所使用的铝棒,用切割装置将铝棒切割成制造轮毂所需体积的铝块,并将铝块码垛堆好备用;
S2:将S1中切割好的铝块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将铝块取出进行锻造作业,以直锻方式,锻压成毛胚;
S3:将S2中的毛坯通过旋压机旋压成型,得到轮毂雏形;
S4:将S3中的轮毂雏形固定在切孔装置上,利用切孔装置上的切割刀片(15)在轮毂雏形表面切除多余的材料,得到轮毂半成品;
S5:对S4中的轮毂半成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450-550℃,热处理时间为1-2小时,取出轮毂半成品进行冷却;
S6:将S5中的经过热处理的轮毂半成品固定在车床上,利用车床加工得到完整的轮毂;
S7:对S6中的轮毂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成品的轮毂,将轮毂放入到仓库进行储存;
其中,S1、S2以及S3使用的切孔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端设有托架(2),所述托架(2)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托架(2)顶端沿其周向等距离设有两个以上的漏槽(3),所述托架(2)侧壁设有取出孔(4),所述工作台(1)外侧壁转动安装有圆环(5),所述圆环(5)的外侧壁固定有齿环(6),所述工作台(1)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端固定有齿盘(8),所述齿盘(8)与齿环(6)互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7)用于带动圆环(5)转动,所述工作台(1)侧壁上设有制动模块(9),所述制动模块(9)用于圆环(5)的制动,所述圆环(5)外侧壁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顶端固定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顶端固定有液压站(12),所述安装板(11)底端固定有液压缸(13),所述液压站(12)与液压缸(13)之间通过油管相连,所述液压站(12)用于控制液压杆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唐芹张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电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