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编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213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为能够增加封堵器强度的前提下,减少由于封堵器锈蚀对人体带来的损害,提出一种混编封堵器,包括支撑网结构,支撑网结构包括:第一盘状体;第二盘状体,与第一盘状体连接,用于与第一盘状体配合并夹持卵圆孔的未闭开口;第一盘状体和第二盘状体均由多根第一支撑丝和多根第二支撑丝构成,第一支撑丝由不可降解材料构成,第二支撑丝由可降解材料构成;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编封堵器,能够增加封堵器强度的前提下,减少由于封堵器锈蚀对人体带来的损害。

A hybrid occlu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编封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编封堵器。
技术介绍
根据医学调查的结果,在广大人群当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群具有先天性的心肺器官缺陷,例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以及卵圆孔未闭PFO等,在过去针对这类疾病通常需要进行外壳手术,对缺陷部分进行缝合,手术危险性较大;近年来随着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发展,通过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PFO的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在现有技术当中,封堵器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封堵器,这类封堵器在植入人体后,会在人体中慢慢降解,无需再次手术取出,但是可降解材料的机械性能较差,植入人体后容易发生变形;另一种封堵器采用金属丝等不可降解材料制作,在人体中存在一定时间后会发生锈蚀,长时间过后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造成对病人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编封堵器,能够增加封堵器强度的前提下,减少由于封堵器锈蚀对人体带来的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混编封堵器,包括支撑网结构,支撑网结构包括:第一盘状体;第二盘状体,与第一盘状体连接,用于与第一盘状体配合并夹持卵圆孔的未闭开口;第一盘状体和第二盘状体均由多根第一支撑丝和多根第二支撑丝构成,第一支撑丝由不可降解材料构成,第二支撑丝由可降解材料构成。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的数量比为1:4-1:1。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丝和第二支撑丝交叉设置。进一步地,多根第一支撑丝和多根第二支撑丝同轴且沿圆周方向交错分布。进一步地,相邻两根第一支撑丝之间具有间隙,间隙能够容纳直径为5mm的圆柱体穿过。进一步地,支撑网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网本体,支撑网本体由多根第一支撑丝和多根第二支撑丝构成。进一步地,,支撑网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网本体和第二支撑网本体,第一支撑网本体由多根第一支撑丝构成,第二支撑网本体由多根第二支撑丝构成。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网本体位于第二支撑网本体外层。进一步地,第一盘状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隔膜,和/或第二盘状体内设置有第二隔膜。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丝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二支撑丝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上设置有封盖,封盖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用于连接输送器的导丝。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混编封堵器,在使用时,可以将混编封堵器植入人体心脏,使得第一盘状体和第二盘状体夹持卵圆孔未闭开口,此时封堵器即可进行对缺损部分的封堵工作,由于第一盘状体和第二盘状体中既包含不可降解材料,又包含可降解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当中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封堵器而言,机械强度大大增加;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纯由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封堵器而言,由于封堵器的一部分在人体中逐渐降解代谢,后续可能发生锈蚀的部分大大减少,有效减少了由于锈蚀引发的并发症对人体造成的二次伤害。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编封堵器的轴侧图;图2为图1示出混编封堵器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Ⅰ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网本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网本体的示意图;上述附图包含以下附图标记。标号名称100支撑网结构110第一盘状体120第二盘状体130第一封头131封盖132螺纹孔140第二封头150第一支撑丝160第二支撑丝210第一隔膜220第二隔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5,一种混编封堵器,包括支撑网结构100,支撑网结构100包括:第一盘状体110;第二盘状体120,与第一盘状体110连接,用于与第一盘状体110配合并夹持卵圆孔的未闭开口;第一盘状体110和第二盘状体120均由多根第一支撑丝150和多根第二支撑丝160构成,第一支撑丝150由不可降解材料构成,第二支撑丝160由可降解材料构成。应用本实施例的混编封堵器,在使用时,可以将混编封堵器植入人体心脏,使得第一盘状体110和第二盘状体120夹持卵圆孔未闭开口,此时封堵器即可进行对缺损部分的封堵工作,由于第一盘状体110和第二盘状体120中既包含不可降解材料,又包含可降解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当中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封堵器而言,机械强度大大增加;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纯由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封堵器而言,由于封堵器的一部分在人体中逐渐降解代谢,后续可能发生锈蚀的部分大大减少,有效减少了由于锈蚀引发的并发症对人体造成的二次伤害。特别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称的混编,指的是可降解材料和不可降解材料混合使用。其中,参考CN110432934A等现有技术,第一支撑丝150可以采用多种已知的不可降解材料制作,例如在医疗器械当中常用的镍钛合金、不锈钢等材料,或者也可以采用聚碳酸酯、聚乙烯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类似地,参考CN201591648U等现有技术,第二支撑丝160也可以采用多种已知的可降解材料制作,例如聚乳酸(PLA)、聚乙交酯(PGA)、聚对二氧环己酮(PDO)、聚己内酯(PCL)、聚葡萄糖酸(polyglyconate)、聚羟丁酸(polyhydroxybutyrate)、聚酸酐(polyanhydride)、聚磷酸酯(polyphosphoester)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编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网结构(100),所述支撑网结构(100)包括:/n第一盘状体(110);/n第二盘状体(120),与所述第一盘状体(110)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盘状体(110)配合并夹持卵圆孔的未闭开口;/n所述第一盘状体(110)和所述第二盘状体(120)均由多根第一支撑丝(150)和多根第二支撑丝(160)构成,所述第一支撑丝(150)由不可降解材料构成,所述第二支撑丝(160)由可降解材料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编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网结构(100),所述支撑网结构(100)包括:
第一盘状体(110);
第二盘状体(120),与所述第一盘状体(110)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盘状体(110)配合并夹持卵圆孔的未闭开口;
所述第一盘状体(110)和所述第二盘状体(120)均由多根第一支撑丝(150)和多根第二支撑丝(160)构成,所述第一支撑丝(150)由不可降解材料构成,所述第二支撑丝(160)由可降解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编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丝(150)和所述第二支撑丝(160)的数量比为1: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编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丝(150)和所述第二支撑丝(160)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编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第一支撑丝(150)和多根所述第二支撑丝(160)同轴且沿圆周方向交错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编封堵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支撑丝(15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能够容纳直径为5mm的圆柱体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小飞阮成民姜亚伦梁玉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