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318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包括顶带定位装置、顶带抓取装置和环带定位装置,顶带定位装置用于将输送单元上的安全帽顶带取出并进行定位,环带定位装置用于将帽箍环带进行定位,顶带抓取装置抓取定位的安全帽顶带至并移动至已定位帽箍环带上并将两者压紧,环带定位装置对帽箍环带进行姿态调整。安全帽顶带和环带都是较薄厚度的塑料件,不易抓取,分别通过顶带定位装置和环带定位装置对两者进行定位,再通过顶带抓取装置将顶带抓取至环带合适的位置处,然后压紧;同时,在压接过程中还通过环带定位装置对帽箍环带进行姿态调整,这样就能实现四个点的压紧,该系统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自动化,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Automatic pressing system for top belt and hoop band of safety helm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帽自动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
技术介绍
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一般由帽壳、帽衬和下颏带等三部分组成。帽壳:这是安全帽的主要部件,一般采用椭圆形或半球形薄壳结构,这种结构,在冲击压力下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变形,由于材料的刚性性能吸收和分散受力,加上表面光滑与圆形曲线易使冲击物滑走,而减少冲击的时间,可以有效的保护使用者的头部安全。根据需要加强安全帽外壳的强度,外壳可制成光顶、顶筋、有沿和无沿等多种型式。帽衬:帽衬是帽壳内直接与佩戴者头顶部接触部件的总称,其由帽箍环带、安全帽顶带、吸汗带等组成;帽衬的材料可用棉织带、合成纤维带和塑料衬带制成。帽箍为环状带,在佩戴时紧紧围绕人的头部,带的前额部分衬有吸汗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汗作用。帽箍环形带可分成固定带和可调节带两种。安全帽顶带是与人头顶部相接触的衬带,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可用铆钉连接,或者两者采用凸块和插接口构成可拆卸式配合,安全帽顶带一般设置有多个,多个安全帽顶带交叉呈十字形或六条形。下颏带:足系在下颏上的带子,起固定安全帽的作用,下颏带由带和锁紧卡组成。图1所示的是现有安全帽常用的安全帽顶带,其包括两个塑料件制成的卡扣,两个卡扣之间通过尼龙带连接;图2所示的是现有安全帽常用的安全帽帽箍环带,图中省略了很多细节,至保留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在安全帽生产环节上,目前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将安全帽顶带卡接在帽箍环带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速度,现急需开发一种能够实现两者自动装配的系统,但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一,安全帽顶带和帽箍环带都是片状体,顶带的两个卡扣还是通过尼龙带连接的,两者较为柔软,不易定位;其二,在帽箍环带上,需要装配两个安全帽顶带,并且两个顶带呈交叉状,使得自动装配变得很难;其三,为了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帽箍环带展开时,帽箍环带上的同一个顶带的两个固定点的距离要大于顶带上实际固定点的距离,人工在装配时,同一个顶带固定以后,帽箍环带会发生形变,手工安装可以无视这些奇形异状,但自动装配就成了一个难点。基于以上诸多难点,目前还未见类似的自动化装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能够实现安全帽环带和顶带的自动装配。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包括顶带定位装置、顶带抓取装置和环带定位装置,所述的顶带定位装置用于将输送单元上的安全帽顶带取出并进行定位,环带定位装置用于将帽箍环带进行定位,顶带抓取装置抓取定位的安全帽顶带至并移动至已定位帽箍环带上并将两者压紧,环带定位装置还可以对帽箍环带进行姿态调整以实现两个安全帽顶带交叉地压装在帽箍环带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由于安全帽顶带和环带都是较薄厚度的塑料件,不易抓取,因此先分别通过顶带定位装置和环带定位装置对两者进行定位,定位后再通过顶带抓取装置将顶带抓取至环带合适的位置处,然后压紧;同时,在压接过程中还通过环带定位装置对帽箍环带进行姿态调整,这样就能实现四个点的压紧,该系统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自动化,大幅降低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安全帽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安全帽帽箍环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全帽顶带定位及抓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定位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是转运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是卡接块和锁扣配合状态结构物示意图;图7是卡接块与其他配件的另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是安全帽顶带抓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是帽箍环带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隐藏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夹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左支架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图13是左支架部分零件另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4是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中轴体、第三座体、以及第四和第五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16是芯轴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外轴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3至图18,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参阅图3-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帽顶带定位及抓取装置,包括顶带定位装置200和顶带抓取装置300;所述的顶带定位装置200包括第一底座210、转运单元220、第一摄像头230以及定位单元240,第一摄像头230用于拍摄安全帽顶带的正反面信息,转运单元220根据第一摄像头230的输出信息将输送单元100上输送来的安全帽顶带转运至定位单元240不同工位上,定位单元240对安全帽顶带执行翻转和卡紧从而对安全帽顶带实施定位;所述的顶带抓取装置300包括第二动力单元310、第一座体320、抓取单元330以及压装单元340,抓取单元330用于抓取安全帽顶带,压装单元340用于将安全帽顶带压接到安全帽环带上,抓取单元330和压装单元340均固定在第一座体320上,第二动力单元310驱动第一座体320在取料工位和压装工位之间运动。通过设置第一摄像头230,可以方便的得知输送单元100上顶带的正反面,然后通过转运单元220将输送带上的顶带转移至定位单元240处进行精确定位,精确定位后再通过抓取单元330进行抓取就能实现顶带位置的任意调整,最后通过压装单元340将安全帽顶带与环带压装在一起,以上就可以方便的实现环带的精确定位和移动,整个操作非常的自动化。参阅图4,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单元240包括固定块241、翻转块242和滑动块243;固定块241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210上,固定块241的一侧铰接有翻转块242,固定块241的另一侧设置有可远离或靠近的滑动块243,滑动块243滑动时固定块241和滑动块243可实现安全帽顶带的卡紧和松开,翻转块242用于将反面的安全帽顶带翻转成正面并放置于固定块241和滑动块243之间。设置固定块241用于承接转运来的安全帽顶带,固定块241位置一直固定,可以保持定位精度;翻转块242的设置,是为了应对安全帽顶带反面朝上的情形,可以将其先翻转为正面朝上以后再精确定位;滑动块243和固定块241共同作用达到精确定位,同时滑动块243的位置可以移动,使得安全帽顶带能够方便的放入固定块241和滑动块243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块241整体呈方形块状,固定块241的上端面设置有梯形凸起且该梯形凸起的两个腰边与安全帽顶带充分展开时两个卡扣内侧的斜边吻合;滑动块243设置在固定块241梯形凸起的上底一侧,滑动块243上端面设置有同样的梯形凸起,固定块241和滑动块243的两个梯形凸起将安全帽顶带夹持在中间并定位。采用这种方式对安全帽顶带进行精确定位,效果非常好,且这里未使用定位桩,可以方便后续流程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块242设置在固定块241梯形凸起的下底一侧,翻转块242上设置有容纳安全帽顶带的槽,翻转块242上的槽比较大,可以方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带定位装置(200)、顶带抓取装置(300)和环带定位装置(400),所述的顶带定位装置(200)用于将输送单元(100)上的安全帽顶带取出并进行定位,环带定位装置(400)用于将帽箍环带进行定位,顶带抓取装置(300)抓取定位的安全帽顶带至并移动至已定位帽箍环带上并将两者压紧,环带定位装置(400)还可以对帽箍环带进行姿态调整以实现两个安全帽顶带交叉地压装在帽箍环带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带定位装置(200)、顶带抓取装置(300)和环带定位装置(400),所述的顶带定位装置(200)用于将输送单元(100)上的安全帽顶带取出并进行定位,环带定位装置(400)用于将帽箍环带进行定位,顶带抓取装置(300)抓取定位的安全帽顶带至并移动至已定位帽箍环带上并将两者压紧,环带定位装置(400)还可以对帽箍环带进行姿态调整以实现两个安全帽顶带交叉地压装在帽箍环带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带定位装置(200)包括第一底座(210)、转运单元(220)、第一摄像头(230)以及定位单元(240),第一摄像头(230)用于拍摄安全帽顶带的正反面信息,转运单元(220)根据第一摄像头(230)的输出信息将输送单元(100)上输送来的安全帽顶带转运至定位单元(240)不同工位上,定位单元(240)对安全帽顶带执行翻转后卡紧或直接卡紧;环带定位装置(400)包括左支架(410)、右支架(420)、第二底座(430)以及第四动力单元(400),所述的右支架(420)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430)上,左支架(410)通过第四动力单元(400)固定在第二底座(430)上,第四动力单元(400)驱动左支架(410)远离或靠近右支架(420),右支架(420)用于将帽箍环带撑为圆环形,左支架(410)用于承接圆环形的帽箍环带,左支架(410)上设置有夹头(415)用于夹紧帽箍环带并姿态调整至与安全帽顶带卡接的状态;顶带抓取装置(300)包括第二动力单元(310)、第一座体(320)、抓取单元(330)以及压装单元(340),抓取单元(330)和压装单元(340)均固定在第一座体(320)上,第二动力单元(310)驱动第一座体(320)动作,抓取单元(330)用于抓取定位单元(240)上卡紧的安全帽顶带或将其释放,压装单元(340)用于将安全帽顶带压接到安全帽环带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单元(240)包括固定块(241)、翻转块(242)和滑动块(243);固定块(241)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210)上,其整体呈方形块状,固定块(241)的上端面设置有梯形凸起且该梯形凸起的两个腰边与安全帽顶带充分展开时两个卡扣内侧的斜边吻合;滑动块(243)设置在固定块(241)梯形凸起的上底一侧,滑动块(243)上端面设置有同样的梯形凸起,固定块(241)和滑动块(243)的两个梯形凸起将安全帽顶带夹持在中间并定位,滑动块(243)上设置有孔洞与固定块(241)上设置的导杆构成滑动配合,第一底座(210)上设置有第二气缸(246)用于推动滑动块(243)动作;翻转块(242)设置在固定块(241)梯形凸起的下底一侧,翻转块(242)上设置有容纳安全帽顶带的槽,第一底座(210)上设置有第一电机(244),第一电机(244)通过拨杆(245)拨动翻转块(242)与固定块(241)相邻布置或覆盖在固定块(241)上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单元(220)包括第一动力单元(221)、固定板(222)、第一气缸(223)以及吸嘴(224),吸嘴(224)通过第一气缸(223)安装在固定板(222)上,吸嘴(224)用于吸取或放下安全帽顶带,第一气缸(223)用于驱动吸嘴(224)上下运动,第一动力单元(221)包括安装在第一底座(210)顶部侧边的方形框体、安装在方形框体之间的滑杆和丝杆以及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固定板(222)上设置有与第一动力单元(221)的滑杆配合的通孔、与第一动力单元(221)的丝杆配合的螺纹孔,第一摄像头(230)固定在固定板(222)上且位于吸嘴(224)吸取的卡扣上侧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帽顶带与帽箍环带自动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取单元(330)包括卡接块(331)、锁扣(332)以及第二电机(333);卡接块(331)的底部设置有凸起且该凸起与安全帽顶带的卡扣上的两个腰型孔位置、大小均吻合,凸起的高度与顶带卡扣的厚度吻合;凸起下方设置有两个锁扣(332),锁扣(332)为与凸起形状吻合的腰形,锁扣(332)中部设置有转轴并延伸至卡接块(331)内部,卡接块(331)内设置有第二电机(333)和齿轮(334)用于驱动锁扣(332)转动,固定块(241)上设置有与锁扣(332)避让的槽;安全帽顶带的两个卡扣处各设置一个卡接块(331),两个卡接块(331)通过倒T型的连接杆(335)固定在第一驱动单元(336)的滑块上,第一驱动单元(336)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座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金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