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涉及苔藓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栽培方法,将处理后的苔藓在无纺布和纱布上培养,该方法栽培得到的苔藓生长迅速,苔藓紧贴无纺布和纱布生长,苔藓的形状平整,形似绿毯,可以任意裁剪,使用时将纱布与无纺布分离,纱布可以保持苔藓的形状,易于铺设成型。
A modular cultivation method of Bryophy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苔藓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苔藓在生态缸和园林造景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苔藓主要由野外采集直接应用,近年来也有少量人工种植,除常规的野外采集驯化外,将苔藓植株打碎后培植在营养基质上,增殖率低且形状不稳定。如中国专利CN111226726A中就记载了一种苔藓复溶栽培方法,该方法虽然可解决形状不稳定的问题,但过程繁琐,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该方法栽培的苔藓生长迅速,形状平整,形似绿毯,可以任意裁剪。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生长旺盛的苔藓,清洗后粉碎,与栽培基质混合成栽培泥浆;(2)将所述栽培泥浆喷洒在栽培床上进行培养,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2000~10000LUX,培养温度为15~28℃,湿度在80%以上;所述栽培床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放的无纺布和纱布。优选的,步骤(1)所述粉碎后的粒径为0.8~1.2mm。优选的,步骤(1)所述粉碎时,还包括将清洗后的苔藓与水或不含糖的1/4MS培养基混合;当将清洗后的苔藓与水混合时,混合的质量体积比为100g:1~5L,混合后振荡培养2~5天;当将清洗后的苔藓与不含糖的1/4MS培养基混合时,混合的质量体积比为1g:50mL,混合后振荡培养2~5天。优选的,步骤(1)所述栽培基质包括育苗泥炭、塘泥和黄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的,步骤(2)所述栽培泥浆在所述栽培床上形成3~5mm厚的培养层。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无纺布的规格为80~120g;所述纱布包括100%涤纶或50%以上混纺的纱布。优选的,步骤(2)所述培养过程中,还包括每天喷水4次,每次喷水1min。优选的,所述喷水用水的pH值小于7,且电导率<80us/cm。优选的,在步骤(2)所述培养1~2周后,苔藓恢复生长,每周喷施一次N:P:K的质量比为20:20:20的水溶性复合肥1次。优选的,所述水溶性复合肥为1500倍液。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将处理后的苔藓在无纺布和纱布上培养,该方法栽培得到的苔藓生长迅速,苔藓紧贴无纺布生长,苔藓的形状平整,形似绿毯,可以任意裁剪,使用时将纱布与无纺布分离,纱布可以保持苔藓的形状,易于铺设成型。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生长旺盛的苔藓,清洗后粉碎,与栽培基质混合成栽培泥浆;(2)将所述栽培泥浆喷洒在栽培床上进行培养,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2000~10000LUX,培养温度为15~28℃,湿度在80%以上;所述栽培床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放的无纺布和纱布。本专利技术选取生长旺盛的苔藓,清洗后粉碎,与栽培基质混合成栽培泥浆。本专利技术所述苔藓的种类优选包括短绒藓、大灰藓或团扇藓,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苔藓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可野外采集也可人工培养得到,如短绒藓和大灰藓为野外采集,团扇藓为人工培养。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所述清洗前,优选还包括将短绒藓或大灰藓去除杂质后清洗干净,沥水待用;剪取人工栽培的团扇藓叶片,高锰酸钾浸泡5min,流水冲洗待用。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粉碎的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粉碎后的粒径优选能达到0.8~1.2mm即可,更优选为1mm。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所述粉碎时,优选还包括将清洗后的苔藓与水或不含糖的1/4MS培养基混合;当将清洗后的苔藓与水混合时,混合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100g:1~5L,混合后振荡培养2~5天;当将清洗后的苔藓与不含糖的1/4MS培养基混合时,混合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1g:50mL,混合后振荡培养2~5天。本专利技术优选将与不含糖的1/4MS培养基混合的苔藓粉碎后,先在150rpm条件下振荡培养2d,然后按照1:6的体积比用水定容,再与栽培基质混合。本专利技术优选将与水混合的苔藓粉碎后直接与所述栽培基质混合。本专利技术所述栽培基质优选包括育苗泥炭、塘泥和黄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育苗泥炭优选为普兰达芙育苗泥炭,购买自上海潘塔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所述粉碎后的苔藓与栽培基质的用量比例受苔藓种类和栽培基质种类的影响,如苔藓为短绒藓,栽培基质为育苗泥炭时,用量关系优选为100g:500mL;当苔藓为短绒藓,栽培基质为育苗泥炭和塘泥的混合基质时,用量关系优选为1kg:50L:10L;当苔藓为大灰藓,栽培基质为育苗泥炭和黄泥的混合基质时,用量关系优选为500g:2L:1L;当苔藓为团扇藓,栽培基质为育苗泥炭时,苔藓的原始用量与育苗泥炭的用量关系优选为10g:1L。本专利技术将所述苔藓与所述栽培基质混合均匀,形成栽培泥浆,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混合的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包括匀浆。得栽培泥浆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栽培泥浆喷洒在栽培床上进行培养,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为2000~10000LUX,培养温度为15~28℃,湿度在80%以上;所述栽培床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放的无纺布和纱布。本专利技术所述无纺布的规格优选为80~120g;所述纱布优选包括100%涤纶或50%以上混纺的纱布。本专利技术将所述无纺布和纱布叠放后形成栽培床,无纺布可以提供形状支撑并具有保水透气的作用,纱布在苔藓生长成形后,可以将苔藓与无纺布分离,保持苔藓的片状结构不容易撕裂,同时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铺设到附作物上。本专利技术所述栽培泥浆优选在所述栽培床上形成3~5mm厚的培养层,然后进行培养,所述培养的过程中,优选还包括每天喷水4次,每次喷水1min。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水用水的pH值优选小于7,且电导率优选低于80us/cm,水中高浓度的钙镁离子浓度不利于苔藓的生长。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培养1~2周后,苔藓恢复生长,每周喷施一次N:P:K的质量比为20:20:20的水溶性复合肥1次。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复合肥优选为1500倍液。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复合肥优选为花多多1号,购自上海美植家园艺有限公司。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培养2~4个月,就能得到商品用苔藓绿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1、自野外采集短绒藓,挑除杂质后清水清洗干净,沥水待用。2、取100g短绒藓植株,加入1L纯净水,匀浆机10000转粉碎2min,加入500mL太阳花育苗泥炭,继续匀浆1min钟,形成栽培泥浆。3、将100g规格的pp无纺布剪成40cm×60cm的长方块,将45支18×16的纯涤棉纱剪成40cm×60cm的长方块,将棉纱铺在无纺布上,形成栽培床。4、用喷沙器将栽培泥浆均匀喷洒到栽培床上,厚度3~5mm。5、将上述种植模块放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光照度2000LUX,光照时间12h;培养温度昼温25℃,夜温20℃;通过超声波加湿机控制湿度在80%以上。6、每天用纯水机制备的3级水(pH值5.0~7.5,25℃时电导率小于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生长旺盛的苔藓,清洗后粉碎,与栽培基质混合成栽培泥浆;/n(2)将所述栽培泥浆喷洒在栽培床上进行培养,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为2000~10000LUX,培养温度为15~28℃,湿度在80%以上;所述栽培床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放的无纺布和纱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苔藓模块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生长旺盛的苔藓,清洗后粉碎,与栽培基质混合成栽培泥浆;
(2)将所述栽培泥浆喷洒在栽培床上进行培养,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为2000~10000LUX,培养温度为15~28℃,湿度在80%以上;所述栽培床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放的无纺布和纱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粉碎后的粒径为0.8~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粉碎时,还包括将清洗后的苔藓与水或不含糖的1/4MS培养基混合;当将清洗后的苔藓与水混合时,混合的质量体积比为100g:1~5L,混合后振荡培养2~5天;当将清洗后的苔藓与不含糖的1/4MS培养基混合时,混合的质量体积比为1g:50mL,混合后振荡培养2~5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栽培基质包括育苗泥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之林,张朝君,杜致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