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苔藓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849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苔藓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苔藓种植毯上将粉碎后的苔藓茎叶体均匀覆盖薄薄一层,放置于苔藓栽培室内培养;控制光照度在2000‑10000LUX之间,温度在18‑30℃之间培养;每天以迷雾设施补充水分,保持室内湿度在80%以上,每周叶面追肥一次;在萌发新芽后,停止供水,待阴干后将茎段转移到底部蓄水、顶部平铺基质土的种植模块上,置于开放环境培养,通过底部导水布导水与底部水分蒸腾补水的方式诱导苔藓紧贴表面生长;在高温强光环境下需在种植模块上方设置遮光率为85%的遮阳网;待苔藓新芽长成茎段,茎叶与茎叶扭结成片时即达到应用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种方式对苔藓进行栽培,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品相,适用移栽和加工等各种工况。

A method of bryophyte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苔藓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苔藓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苔藓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苔藓种植模式主要有将野外采集苔藓直接在种植场地内驯化和将苔藓茎叶体打碎在特定环境下催生两种。以上两种种植模式,一种苔藓增殖率不高,更像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倒买倒卖;一种由于生长环境过于适宜且单一,补水模式为顶部喷淋补水,受苔藓趋水性影响,容易造成向上徒长。在之后的应用中容易存在更换种植环境后,徒长茎先枯萎再重新抽生新芽的的过程,即性状不稳定,对于不同的施工工况适应力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苔藓的栽培方法,该方法使得苔藓的增殖率高,苔藓紧贴地面生长,且苔藓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苔藓的形状较为稳定,适应不同施工工况的使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苔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苔藓种苗在清水中洗尽泥土沙石,筛除其中混杂的杂质,然后在高锰酸钾5000倍液中杀菌处理5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两次去除高锰酸钾残留,再使用脱水机去除多余水分后将其粉碎成0.5cm长度的断茎备用,需要长期储存时,先将断茎进行阴干处理;2):将1)中处理好的苔藓种苗均匀撒播在种植毯表面,将播种完成的种植毯放置于苔藓栽培室内培养,控制光照度在2000-10000LUX之间,温度在18-30℃之间培养,通过迷雾的方式对苔藓种苗补水,保持种植室内湿度在80%以上,每周叶面追加特别调制水肥一次;3):在通风良好的室外场地制作可补水蓄水模块;4):将长出新芽的苔藓茎段阴干后收集待用,在3)中的蓄水模块上方铺设种植模块,种植模块需在底部两两对称开口,共4处,每处两两对称间距为10cm,将27cm导水布条自开口处导入形成一个导水区,垂挂入水,在种植初期,种植模块与水面之间保持5cm,导水布条入水2cm以上,之后再在种植模块上平铺种植毯,均匀撒上基质土抹匀,厚度为0.5cm;5):将阴干后的苔藓茎段均匀撒在基质土表面,并按压,使苔藓贴近基质,在种植模块顶部紧贴着一层透明薄膜,在薄膜上扎孔,在提高基质表面湿度的同时拥有一定透气性,促进苔藓生长,经过1-2个月,苔藓在基质土上长满薄薄一层之后,在夜晚将薄膜移除,在白天将薄膜覆盖,通过一个星期让苔藓适应外部环境后彻底将薄膜移除;6):随着苔藓的生长,其含水量会逐渐提高,在雨天等环境时,整个模块会因为含水量的加大而增加重量,使模块下沉,需在步骤4)中种植模块下方贴近水面2cm处设置有防止种植模块下沉而导致苔藓泡水死亡的保护装置;7):经过5-6个月时间后,在苔藓茎叶体株体茁壮,茎叶与茎叶交织成片,整体厚度达到1cm以上,色泽翠绿,无明显病斑时即达到出圃标准。为了进一步完善,步骤2)中特别调制水肥内含有水、氮、磷、钾以及硼,所述特别调制水肥成分为硝酸钾1g、磷酸二氢钾0.1g、七水硫酸镁1g、四水合硝酸钙2g融于1lg纯净水內。进一步完善,在步骤3)中蓄水模块为挖地形成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长度宽度规格可根据实际场地面积而定,深度规格为30厘米以上,再通过铁锹,锄头或挖掘机等工具挖掘成型后在地形内蒙上防渗膜后固定。进一步完善,所述保护装置横向固定在所述蓄水模块内侧,所述保护装置的使用方式为将泡沫块平放在种植模块底部,通过泡沫块的浮力将种植模块托举于水面之上,防止种植模块下沉后泡水。进一步完善,保护装置为泡沫块,泡沫块规格为长40cm、宽40cm、高2cm的长方体。进一步完善,步骤2)中叶面肥包括氮、磷、钾、钙锌以及螯合铁,所述叶面肥配制方法为硝酸钾1g、磷酸二氢钾0.1g、七水硫酸镁1g、四水合硝酸钙2g、七水硫酸锌0.002g、螯合铁0.1g融于1lg纯净水中。进一步完善,所述种植模块正上方离地1.5米的高度铺设遮阳网,遮阳网采用的遮光度为85%,在较为炎热的6-10月期间使用,其余期间需要将遮阳网撤除,每隔2周停止水一次,让苔藓通过干湿交替,提高抗逆性,期间每隔半月需追加叶面肥一次,所述遮阳网的铺设方法为:在种植模块上方使用1.5米长度的镀锌管或竹木搭建框架,再顶端框架铺设遮阳网,在苔藓练苗的养护过程中,每隔2周停止水一次,让苔藓通过干湿交替,提高抗逆性。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相对恒定的环境中快速促进苔藓茎段的萌发,之后在蓄水模块上经过较短的时间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苔藓植物的趋水特性,利用底部导水布导水与底部水分蒸腾补水的方式诱导苔藓紧贴表面生长,可以模拟在自然界中的生长状态,使苔藓矮匐,茁壮;同时底部的供给水分,使苔藓可以根据光照温度,自动调节蒸腾,除了有稳定生长的效果外,还能大大提高苔藓的抗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种植模块和蓄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种植模块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蓄水模块,2、种植模块,3、开口,4、导水布条,5、种植毯,6、基质土,7、苔藓茎段,8、薄膜,9、孔,10、保护装置,11、遮阳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苔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苔藓种苗在清水中洗尽泥土沙石,筛除其中混杂的杂质,然后在高锰酸钾5000倍液中杀菌处理5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两次去除高锰酸钾残留,再使用脱水机去除多余水分后将其粉碎成0.5cm长度的断茎备用,需要长期储存时,先将断茎进行阴干处理;2):将1)中处理好的苔藓种苗均匀撒播在种植毯表面,将播种完成的种植毯放置于苔藓栽培室内培养,控制光照度在5000LUX,温度在15℃培养,通过迷雾的方式对苔藓种苗补水,保持种植室内湿度在80%,每周叶面追加特别调制水肥一次;3):将长出新芽的苔藓茎段阴干后收集待用,在地面上方铺设种植模块,再在种植模块上平铺种植毯,均匀撒上基质土抹匀,厚度为0.5cm;5):将阴干后的苔藓茎段均匀撒在基质土表面,并按压,使苔藓贴近基质,在种植模块顶部紧贴着一层透明薄膜,在薄膜上扎孔,在提高基质表面湿度的同时拥有一定透气性,促进苔藓生长,经过1-2个月,苔藓在基质土上长满薄薄一层之后,在夜晚将薄膜移除,在白天将薄膜覆盖,通过一个星期让苔藓适应外部环境后彻底将薄膜移除;6):随着苔藓的生长,其含水量会逐渐提高,在雨天等环境时,整个模块会因为含水量的加大而增加重量,使模块下沉,需在步骤4)中种植模块下方贴近水面2cm处设置有防止种植模块下沉而导致苔藓泡水死亡的保护装置。7):经过5-6个月时间后,在苔藓茎叶体株体茁壮,茎叶与茎叶交织成片,整体厚度达到1cm以上,色泽翠绿,无明显病斑时即达到出圃标准。本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苔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苔藓种苗在清水中洗尽泥土沙石,筛除其中混杂的杂质,然后在高锰酸钾5000倍液中杀菌处理5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两次去除高锰酸钾残留,再使用脱水机去除多余水分后将其粉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苔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苔藓种苗在清水中洗尽泥土沙石,筛除其中混杂的杂质,然后在高锰酸钾5000倍液中杀菌处理5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两次去除高锰酸钾残留,再使用脱水机去除多余水分后将其粉碎成0.5cm长度的断茎备用,需要长期储存时,先将断茎进行阴干处理;/n2):将1)中处理好的苔藓种苗均匀撒播在种植毯表面,将播种完成的种植毯放置于苔藓栽培室内培养,控制光照度在2000-10000LUX之间,温度在18-30℃之间培养,通过迷雾的方式对苔藓种苗补水,保持种植室内湿度在80%以上,每周叶面追加特别调制水肥一次;/n3):在通风良好的室外场地制作可补水蓄水模块(1);/n4):将长出新芽的苔藓茎段阴干后收集待用,在3)中的蓄水模块上方铺设种植模块(2),种植模块(2)需在底部两两对称开口(3),共4处,每处两两对称间距为10cm,将27cm导水布条(4)自开口处导入形成一个导水区,垂挂入水,在种植初期,种植模块(2)与水面之间保持5cm,导水布条(4)入水2cm以上,之后再在种植模块(2)上平铺种植毯(5),均匀撒上基质土(6)抹匀,厚度为0.5cm;/n5):将阴干后的苔藓茎段(7)均匀撒在基质土(6)表面,并按压,使苔藓茎段贴近基质土,在种植模块(2)顶部紧贴着一层透明薄膜(8),在薄膜(8)上扎孔(9),在提高基质表面湿度的同时拥有一定透气性,促进苔藓生长,经过1-2个月,苔藓在基质土上长满薄薄一层之后,在夜晚将薄膜(8)移除,在白天将薄膜(8)覆盖,通过一个星期让苔藓适应外部环境后彻底将薄膜(8)移除;/n6):随着苔藓的生长,其含水量会逐渐提高,在雨天等环境时,整个模块会因为含水量的加大而增加重量,使模块下沉,需在步骤4)中种植模块(2)下方贴近水面2cm处设置有防止种植模块(2)下沉而导致苔藓泡水死亡的保护装置(10);/n7):经过5-6个月时间后,在苔藓茎叶体株体茁壮,茎叶与茎叶交织成片,整体厚度达到1cm以上,色泽翠绿,无明显病斑时即达到出圃标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苔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苔藓种苗在清水中洗尽泥土沙石,筛除其中混杂的杂质,然后在高锰酸钾5000倍液中杀菌处理5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两次去除高锰酸钾残留,再使用脱水机去除多余水分后将其粉碎成0.5cm长度的断茎备用,需要长期储存时,先将断茎进行阴干处理;
2):将1)中处理好的苔藓种苗均匀撒播在种植毯表面,将播种完成的种植毯放置于苔藓栽培室内培养,控制光照度在2000-10000LUX之间,温度在18-30℃之间培养,通过迷雾的方式对苔藓种苗补水,保持种植室内湿度在80%以上,每周叶面追加特别调制水肥一次;
3):在通风良好的室外场地制作可补水蓄水模块(1);
4):将长出新芽的苔藓茎段阴干后收集待用,在3)中的蓄水模块上方铺设种植模块(2),种植模块(2)需在底部两两对称开口(3),共4处,每处两两对称间距为10cm,将27cm导水布条(4)自开口处导入形成一个导水区,垂挂入水,在种植初期,种植模块(2)与水面之间保持5cm,导水布条(4)入水2cm以上,之后再在种植模块(2)上平铺种植毯(5),均匀撒上基质土(6)抹匀,厚度为0.5cm;
5):将阴干后的苔藓茎段(7)均匀撒在基质土(6)表面,并按压,使苔藓茎段贴近基质土,在种植模块(2)顶部紧贴着一层透明薄膜(8),在薄膜(8)上扎孔(9),在提高基质表面湿度的同时拥有一定透气性,促进苔藓生长,经过1-2个月,苔藓在基质土上长满薄薄一层之后,在夜晚将薄膜(8)移除,在白天将薄膜(8)覆盖,通过一个星期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从发吴骏陈学敏叶谦任昭杰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润生苔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